培育语文素养,绽放人生光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又如何让个性各异的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绽放出人生的光彩。笔者从语言积累、生本对话、思维碰撞以及生活实践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
  
  “活动单”导学的理念为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景象,也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过去教师那种“一只粉笔”“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早已无法适应当今学生的需求,但在此同时教师也怨声载道,满腹的牢骚和委屈:“现在的学生怎么语文素养这么的差劲?”殊不知,教师要负起相当一部分的责任,学生如果都是天才的话,那还需要教师的吗?学生学的不好,教师要反省自己“导”得好不好。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要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不能靠教师的“教”,不能靠考试的“逼”,不能靠每个学生仅凭毅力去自觉地争取拥有。也许困扰我们教师的问题是:语文学习对学生的价值在哪里?怎样学习才能让学生轻松、愉悦,饱含激情?或许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学生身上寻找答案。面对中学生语文素养差这种现象,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在丰富的语言积累过程中培育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积累。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感知汉字,培养习惯是首要任务。我认为在初一新生入校的第一节语文课都有必要上一堂初中语文起始课,告诉学生学语文的常规,告诉学生学习是潜移默化的,特别强调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每天都得读文章、练汉字。比如,可以让学生每天交一张正楷的书法钢笔字,在汉字猜谜活动中更加感受中国文学的丰富多采和无穷韵味,提高学生认识汉字的价值,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而且在学习生字的同时学会识字和写字,做好读书笔记,获得学习汉字的方法、能力、习惯和兴趣,为终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的学习,学生在课内及时进行整理,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词整理在课堂笔记上,并结合之前所学进行总结归纳,以便今后灵活应用,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激情。
  二、在与课本的对话过程中培育语文素养
  课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而又不是唯一的载体。学习一篇课文,不是简单地读读几百个汉字有机组合起来的语段,而是在读懂、理解语段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心理及作品的思想,得到审美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文学、人文修养和语文基本素养。如学生学习《甜甜的泥土》一文时,通过读课文“欣赏”到了儿子埋藏亲生母亲送来的奶糖,明白了母亲对儿子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感受到了浓浓的甜甜的母爱。学生对是非有了鲜明的判断,甚至有学生咬牙切齿,因为他们从文中“埋糖”这一情节中也读出了继母的可恶与可恨,继而引发对自己生活的思考,言语中充满对自己母亲的愧疚以及珍惜母爱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多彩四季这一单元,编排的课文丰富多彩,《春》、《夏》、《三峡》、《济南的冬天》,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归纳诵读的要求:语音、语速、语气、语调等,鼓励他们放声朗读,有表情地朗读,选取自己或小组喜欢的语段合作朗读。久而久之,学生能自己摸索诵读的诀窍。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在诵读中把自己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体会作者的感情。白居易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三、在思维的碰撞中培育语文素养
  随着“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层层推进,课堂上教师要真正的发挥“导演”的作用,把教学的重、难点精心地设计成问题提出,让学生在学习中去解决。而笔者更多地尝试采用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或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展开讨论、各小组进行班级展示,结果是课堂效果时常出人意料,甚至有时令人惊叹,学生学习的热情急剧高涨。真庆幸自己没有扮演“授者”的角色。如学习《梵天寺木塔》一文时,对于全文的写作特色,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本文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上,学生对此部分内容观点不一,一部分学生认为详写的是匠师建塔的过程,一部分学生认为详写的是喻皓,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学生争得不可开交。我就因势利导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把学生分为两个方阵,此时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了起来,而最终认为详写匠师建塔的过程的同学在另一方同学的强烈的“轰炸”下一时无语,甘拜下风。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学生这种智慧的火花让我惊叹不已,而学生同时又学到了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如何安排材料的方法,提高了写作的能力。
  “情境”中的课堂上老师用及时的鼓励与热诚的赞美代替绝对的权威;学生用激烈的争论与热烈的掌声代替是害怕答疑的种种顾虑;用鲜活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来避免内容上的“生吞活剥”。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等心理特点得以张扬,探究式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智慧的火花时常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闪烁。
  四、在与生活的交流中培育语文素养
  语文即生活,要切实提高语文素养,不仅要关注课堂,也要从课堂走向生活,开放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放归自然,让学生感悟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感悟大自然的雷鸣闪电,山川河流、花鸟虫鱼,通过他们亲身的体验,会把真善美的感悟提升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如果时机成熟的话,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因为有些素养形成是封闭的课堂永远无法给予的。让学生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亲身去领略大自然博大的胸襟和独特造化,感悟人生的秋季,体悟付出的艰辛,收获的甘甜,从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去体会人的心灵广阔,从而构筑起饱满的生态伦理情怀。
  课堂是进行语文教学培育语文素养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竭尽全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时自主积累字词,揣摩、感受、领悟字里行间洋溢的情感和人文精神。同时,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阵地,如开通校园广播台、开辟文学专栏、板报、建立文学社,编辑文学社刊等培养语文素养,能够为课堂教学增添异彩。 课内与课外齐头并进,既培育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让学生的人生激情尽情绽放!比“翼”双飞!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成长以及他们身上一点一滴的变化是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常常天真的认为,我所说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哪怕有时会发脾气,会大声的批评他。我给自己的理由是:这都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啊。殊不知,有时候,我们出于对学生的爱,甚至会做出有悖于爱心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爱,实际上成了一种对学生的伤害,特别是村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的伤害。对几十个孩子来说,老
摘 要: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下的一种教学模式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比传统教学有一定优势,但也有弊端。进行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明确多媒体的多方法作用,二是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生体验建立良好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结合 课件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也要看到事物的短处,还要分清事物发展过程
教育部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学生甚至放任学生的现象。  孙子兵法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班级管理、学生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主张只可智取,不可强攻。攻心,得了解学生的心理。不了解学生的心理,你如何去攻呢?所以首先
【摘 要】在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研究“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物理课堂教学则是搞好学生发现—提高问题能力培养,落实创新教育的基地。  【关键词】问题 提问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物理学始于问题,物理教学本身离不开问。物理难学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物理的双重性——它既是
我和我的小木屋  今天是9月1号,我离开了广西的梅林中学来到了从江县往洞中学,在我的印象中,只是有那么几个往洞的同学,也是知道这里著名的是增冲鼓楼,却从未来到这个地方,一路上,我都是忐忑不安,在想象着无数个学校的样子和老师同学们。以为悬着的心到了学校就可以落下了,可是当我跟随着校长到达我的住处时,我不禁振了一下,与我想象的实在是差得太远了,此时的心情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首先,我看到地上布满的垃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必须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着创造的空间,在胸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欲望。  关键词:小学生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造就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技
【摘要】高效愉悦的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程序。轻松、高效的语文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教无定法,贵在有心。本文分析了高效愉悦型教学的作用和具体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愉悦型教学;探析  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会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做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才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生活实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能有计划、有组织地完成预设的步骤,但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除了预设的精彩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会出现预设的无法预约的生成,这种生成往往能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背景]  PEP Book 5 Unit 5 My New Room Part A部分的Let’s learn的教学目标是掌握curtain, closet, mirr
【摘 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说明文的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说明文也是中学生最不愿意学的一种文体,这造成了说明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使其处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要使学生把握好说明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异体比较的教学方法,对于帮助学生认清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读写要求,确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说明文 异体比较 教学方法  
“厌学”即“厌烦学习”,这一现象在当前的小学生中存在也较多。主要表现为读书学习不能专心,效率低,易健忘,成绩差。对学习不感兴趣,有厌烦感,畏惧老师,注意力不能集中,坐不住,无耐心,尤其是对书写、计算有厌烦心理,不喜欢讨论学习问题作业拖拉,敷衍了事、难以按时完成,字迹潦草,作业错误率上升且不及时改正。虽经教育难以改变,严重时出现说谎、逃学、出走。厌学心理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病症”,它严重影响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