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在我们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学生甚至放任学生的现象。
  孙子兵法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班级管理、学生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主张只可智取,不可强攻。攻心,得了解学生的心理。不了解学生的心理,你如何去攻呢?所以首先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些教师运用了错误的方法,比如说体罚。有些体罚确实有震撼学生心灵之功效,但是更多的体罚,只能是学生情绪更加对抗,心理更加逆反,这与我们的攻心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体罚就如同攻城一般,学生即使被征服,教师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就算本着保护自己的原则,我们反对使用体罚,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实际上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就是一个很好的心罚工具。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不公平表扬与批评是很大的心罚,他会不理解:为什么老师表扬别人却不表扬我?为什么老师对我的进步视而不见?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老师为什么不批评我?教师的不公正态度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巨大反响,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种心罚。
  批评实际是班主任日常教育中常用的教育手段,他的实际是要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认清自己的错误,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从而少犯错误,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但有时在学生犯错误后,班主任会把学生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如果学生不服气,就接着骂,必要让其服帖为止;教师要让一些学生学习,以强力迫之,对于不认真学习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必要让其崩溃;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规定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对于不同意见,千方百计打压之,必要时祭出校纪校规或请家长来校等法宝,一定要让学生就范。然而这些就长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不利的,甚至是阻碍学生的发展。那么在我们实际的批评教育中我们应当在适当的情形下“对症下药”。
  在对学生批评之前,首先我们教师必须弄清错误的事实:是违反了课堂纪律还是下课乱来;是日常行为不规范还是不参加集体活动和劳动;是不尊敬教师还是与其他学生发生矛盾;是学习不用心还是……这些问题必须在批评之前弄得清清楚楚,对于错误的前因后果也要搞得明明白白,然后才能下准药。批评是一种消极教育,其实他不仅仅是一种消极教育,更是为了把学生身上的各种优点和长处充分发挥出来,是为了调动他们身上的一切积极因素的积极教育。因此,我们教师在批评之前,一定要充分地了解错误的真相。而且还要充分了解批评对象的特征:比如年龄、行为习惯、性格、思维、家庭环境等,以及他们是初犯还是常犯,是有意还是无意……诸如此类,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方能因材施教。
  教师的言行应为学生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无声的批评,以达到“无声更胜有声”的效果。批评学生时要庄重严肃,语气恳切,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把椅子歪靠在墙上,翘起二郎腿,或口叼香烟,喷吐烟圈;有点摔课本、拍桌子等,这些举动不但会使学生产生反批评的心理,降低批评效果,而且有损教师自身形象。一些学生由于自制力差难免會再而三地做错事,有经验的班主任在批评这些学生时,不揭他们的就疮疤或新帐老账一起算,而是就事论事,指出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并启发学生去反省,提示错误一经处理,就不再提起,给学生一个改正错误的时间。而有些教师出于好心或一时之气,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就常常提起以往的一些错误,想使学生牢记以便改正,孰不知学生会认为你不信任他,一直在搜集他的错误和缺点,反而伤害了他们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另外这种秋后算账式的批评也是对他盲目自尊的一种彻底否定,从而产生极端自卑心理。因此,班主任的批评要有针对性,千万不可揪住辫子,搭车批评。
  要取得批评的最佳效果,必须讲究“火候”,即选择批评的最佳时机和场所。一般而言,任何人在被批评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只要其他人在场,即使教师的态度再诚恳,批评的方式再温和,也会让学生感到伤面子。因此,批评尤其是严厉的批评,要选择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时候进行,同时,批评要及时,充分发挥其近因感知效应,不能拖的时间过长,批评应该点到为止,只要让其明白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就罢手,不宜穷追猛打。
  正确的批评方式,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调节学生的逆反和报复心理,并能引导学生有消极变为积极,不同性格、情感、意志和自我控制力的学生对于批评有明显的不同,所以班主任批评学生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如对性格活泼的学生给予直接式的批评;对性格内向,多愁善感的学生给予对比式批评;对逆反心理的学生宜采用缓冲式的批评;有的学生爱恶作剧,课堂上你可以尽量不与他正面交锋,有点学生爱面子,你可以随时随地轻描淡写地给予点化。
  批评,即使是最温和的批评,也是对学生否定的评价。批评之后,学生感情上也可能会产生自卑、消沉、低落等消极反应,我们教师要细心观察这些变化,一方面要教育其正确对待批评,另一方面对其批评后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这样一来不至于使学生因自尊体验的极端性而走向我们教师意愿的反面。
  如果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能讲究批评的艺术,那么批评就会成为帮助学生克服和杜绝不良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这个度,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批评的功能,使之达到教育的目的,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我们教师,与其说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是肩负改变学生心理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是他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我们稍微使一点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加足马力,驶向光明美好的前方。
其他文献
【关键词】和谐 民族性格 定位角色 塑造教师形象 树立威信 师爱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相当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实施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前提,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展现,是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学相长,使学生“自由地呼吸”的必备条件。而师生关系又不同于一般人际关系,从组织关系看,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从教学关系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
情境:指情景和境地。数学教材本身就是理性重于情感的教学素材。既轻松好玩又生动快乐的数学课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其去观察、探索和想象。达到自由交流,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如何为课堂教学铺垫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轻松又巧妙地导入新授内容,是数学知识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有趣味性的、能够展现数学魅力的课堂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的指导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工作。下面,我以自身的教育实践,谈谈老师对学生作文前的指导。    一、平时积累,平时作文基础指导    作文教学的成效在课内,功夫在平时。学生作文的内容要靠平时积累,表达内容的语言文字也主要靠平时积累。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不能仅限于作文课上,要重视指导学生从生活和阅读中积累材料,积累语言。  1.指导学生从生
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它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存在于教学中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是教学过程活动发展的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谈谈
【摘 要】教师专业的提升有多种渠道,我们学校社政教研组正在积极推行一种新的评课模式——基于课堂教学有效性下分观察点评课。观察内容可分为五点:一、教材处置的有效性;二、情景创设的有效性;三、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四、问题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五、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关键词】提质减负 分观察点 评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能保证课堂观察的有效进行,在听课前安排课前会议,每小组确定自己的观察点。观察
摘要:审美能力,包括唤醒审美意识的对美的感知能力、形成审美情境的对美的欣赏能力、调动审美情感的对美的鉴别能力和丰富审美心灵的对美的创造能力。电教媒体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鉴别、创造能力四个层面,正日益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  关键词:审美能力 电教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 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为几个层级,涉及对美的体验、理解、判断、升华并由低往高发展,是过去的语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和追求目标。那么,怎样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主要从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角度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问题。  关键词:语文;备课;上课;作业;效率    一、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先决条件    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有效备课,抓好备课这一环,因为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重要角色,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纽带和桥梁,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协调者。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到关重要。  一、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难处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改革。而今的班主任都在感叹:“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蛮力法不行。”由于社会上的各种不良因素,使得学生的思想存在很大的差异,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增加
作为一名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成长以及他们身上一点一滴的变化是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我常常天真的认为,我所说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哪怕有时会发脾气,会大声的批评他。我给自己的理由是:这都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啊。殊不知,有时候,我们出于对学生的爱,甚至会做出有悖于爱心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爱,实际上成了一种对学生的伤害,特别是村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的伤害。对几十个孩子来说,老
摘 要: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下的一种教学模式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比传统教学有一定优势,但也有弊端。进行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明确多媒体的多方法作用,二是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生体验建立良好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结合 课件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也要看到事物的短处,还要分清事物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