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gu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前预习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要对课前预习这一教学环节加以重视,对课前预习作业做到分层设计。本文立足多年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对课前预习作业分层设计进行有效探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希望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教学有所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年级 课前预习 作业分层设计
  课前预习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教学的首要环节。我们要对课前预习这一教学环节尤为重视,对课前预习作业要做到分层设计。我立足多年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对课前预习作业分层设计进行了有效探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希望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教学有所帮助和借鉴。
  现在,有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常常忽视将要学习的具体篇目设计预习作业,没有层次性,只是一成不变地要求孩子们把课文读两遍,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抄一抄、写一写,概括主要内容,仅此而已。这样的课前预习可以说实效低下,毫无实效。孩子们在第二天上课中还存在对课文不熟识,对问题吃不透,以致无法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此,课前预习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教学的首要环节。首先,预习是孩子们了解文本的阶段,把孩子们引导到一个新的阅读线上,进而提高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进而改变孩子们学习的被动性,为高效学习打好基础。其次,对教师来说,预习具有诊断作用,能够根据孩子们在预习过程中的有效反馈,有效地调整教学设计,进而取得高效的教学实效。另外,预习为孩子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机会,是培养孩子们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对课前预习作业这一环节高度重视。课前预习作业分层设计有哪些方式呢?下面我立足多年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谈谈看法和体会。
  一、积累字词,联词组句
  小学语文教材在课文后面都安排了读一读和写一写。我们以前的做法是要求孩子们读准字音,会正确书写,再通过工具书和课文弄懂词义。我认为如此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掌握这些后,再运用课后读一读和写一写中的词语进行组句,不要做过多的限制,可以自主选择话题写一段话或编一个故事。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前,要求孩子们用课后“读一读和写一写”中的词语,自选话题,写一段完整的话。词语有:致敬、爱抚、团聚、窘相、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北风怒号、饱经风霜、恍然大悟、牛毛细雨。词语比较多,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但我还是鼓励孩子们试着写一写。甚至有一个孩子用课后“读一读和写一写”的词写了一个故事,用词准确,表达流畅,写得相当不错。我还在课堂上表扬了他。此后他的预习作业质量有了大大的提高,并且作文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联词组句“使孩子们在预习时,既学习了字词,又提高了孩子们字词的辨析能力,还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圈点勾画,整体体会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强调孩子们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保证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潜心阅读、反复阅读。阅读时我们要积极采取新课改阅读方式“感受性阅读”。孩子们在课前预习作业阅读完后,常常心中有话想说,也会产生一些使人感动的地方。但是这些话和感动,只会停留在孩子们头脑中,只是想想罢了。所以我要求孩子们在课前预习作业时把感受深刻的句子和语段特别标注,然后在空白处用铅笔写出读后语和联想,这样孩子们就能在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独特感受。读后语不必长篇大论,一两句尚可,还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的名言警句加以诠释。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就能写出让我们刮目相看的读后语,我们会感到欣慰,孩子们也会感到自豪,因为从孩子们短短的几句读后语可以看出他们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三、问题引导,把握中心
  在课前预习作业层次设计中,我们要立足孩子们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并对其进行有效重构,设计适合孩子们探究的问题,进而引导孩子们高效预习,并且问题的设计难易度要有一定程度的梯度,问题设计可以从课文的内容到人物的情感再到文章的写作意图,孩子们对这样的设计,回答起来熟车旧路,循序渐进,这样有助于孩子们借助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深入化的预习。这一层次的预习设计既有整体感知的内容,又有针对课文具体的细节刻画,还有主旨理解,可以说很好地涵盖了课文的重难点,这样可以很好地引导孩子们理解体会文本内容和主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孩子们的自学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四、自设问题,质疑诘难
  有句名言这样说:不会提问的孩子就是不会学习的好孩子,也就是说孩子们发现一个问题要比他们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经常鼓励孩子们要细读,通过自己的读和思考,发现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不解问题或者自己的一些独到体会,再自设问题。数量不限,但一定要有价值和意义。孩子们自设问题是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的具体体现,课前预习完成得好,为课堂上自主合作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也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五、关注课后研讨与练习,提高效率
  每一篇课文的课后研讨与练习,都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都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并且难度具有一定梯度,其作用不可小觑。因此,在课前预习作业设计时,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关注这些习题,可以把课后研讨与练习作为切入点,让孩子们通过它进行高效预习,这样能够大大提高课前预习的实效。通过这个课前预习层次的完成,孩子们很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达到自我检测的功效,有效提高孩子们的探究能力,也提高孩子们课前预习的效率。
  总之,要使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要靠教师的不断努力,更要靠学生长时间坚持预习实践。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学生就一定能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预习也一定能收到良好的实效。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生本理念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被教育领域提出。生本理念的具体内容是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放在教学过程的重要位置。初中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生本理念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的运用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本理念进行了分析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影响到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尤其在中考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笔者经过调査学生发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其一,轻视语文: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
摘 要: 中国古典诗歌将语言美与意境美统一结合。古典诗词语言虽短,但意境很深,是一种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为了让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就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诗词教学 语文素养 以情激趣 营造氛围 渗透书法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无不渗透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血、智慧,品读他们留下的字字珠玑的经典诗篇,无不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为之动容。古典
摘 要: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加强情感体验,增强对文本的感知。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学习,必然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创设情境 感受乐趣 情感体验 发展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语文课程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