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07081820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怀柔区红螺寺中学从2006年秋季开始,在普通高中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探索活动,有效地开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效果的取得与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与校长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领导密不可分,可以说,校长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水准。
  红螺寺中学在高中一年级共开设了13门校本课程,包括旅游地理、化学与生活、探索历史奥秘、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生活中的哲学智慧、健美操、家用电器与汽车、物理与生活、心理健康、阅读与欣赏、英语阅读与写作、剪纸技法、成功学。
  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后,教师对自己的课程方案、教学简案、专题提纲、活页讲义等校本课程的教学资料进行整理和提炼,编制成为校本教材。经过北京教育出版社审核修定,报请新闻出版署审批后,公开出版为校本教材。目前,红螺寺中学已出版了《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热现象与生活》、《高中生心理健康读本》、《剪纸技法》、《家用电工、电器与汽车》、《化学与生活》、《环境与我们》共7种校本教材,其中《高中生心理健康读本》获全国第五届健康杯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体系中,校长发挥着引领作用,对于建设工作的推进,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包括思想启发、决策规划、榜样示范、协调指导、政策保障等。
  
   思想启发作用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因此,推进学校校本课程建设,首要的是对教职工进行教育思想的启发,更新观念,使教职工从理论上明白:校本课程是直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由学校决定的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补充的课程。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校本课程”作出了明确说明:“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求以及可利用的资源,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校长要通过组织教职工参加市、区、校三级培训,订阅有关报刊资料、购买图书、开展讨论等方式,促使教职工明白校本课程建设的意义:校本课程是从当地实情出发,从校情出发,基本由教师作主、由学生作主开设的课程,充分地反映了师生的需要,尊重了师生的意愿,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建设校本课程最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符合学生发展的长远利益。
  校本课程是学校创新性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教学参考,更没有可借鉴的教案,教学难度很大。校长需要反复动员,增强教职工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意识,承担起教学创新的任务。
  
   决策规划作用
  
  在转变教职工教育观念、提升教职工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开设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开设校本课程的标准,能否真正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校长要起到决策规划作用。
  首先,校长的态度要坚决,思想要坚定,信心要足,要求要严,从领导层面让教师感受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的决心。
  其次,校长要与学校干部一起共同进行宏观规划,设计校本课程。要从当地情况、从学校资源情况,特别是教师资源实情出发,整体构想全校开设多少门课,体现学校什么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要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先由他们申报,写出开课介绍,同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与兴趣,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是否喜欢这些课程。
  最后,综合各种因素后,召开研讨会,制定本校校本课程计划,编制《选课指导手册》,向学生发布选课说明,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需求,报名选课后,协调解决各种矛盾,最终确立本校校本课程计划。
  
   协调指导作用
  
  做好课程规划工作之后,校长更要做好协调指导工作。
  首先,制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准,规范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标准主要包括:符合社会需求、符合学生需求、符合课时需求、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等。
  其次,校本课程物化。学校要善于物化教师成功的教学创新,特别是当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教学成果,产生了教学方案、简案、专题提纲、活动安排、活页讲义等形式的课程资源后,校长更要给予指导,帮助教师整理这些课程资源,升华为正规的校本教材。校长要指导教师设计封面、编排目录、修订内容,同时学校要联系出版社,争取正式出版。把教学实践中产生的课程资源升华为校本教材,是一件严谨、细致的工作。由出版社审订、新闻出版署批准刊印号,政策性很强,校长应该努力做好指导工作。
  
   榜样示范作用
  
  校本课程开发对于红螺寺中学这样的远郊区县高中校的许多教师来说还是第一次尝试,校长不仅要从领导、管理层面发挥作用,还应该从专业角度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校长“下水”,身先士卒开发校本课程,为教师做出样子。这种榜样示范作用具有强大的推动力。红螺寺中学在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启动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之始,我本人就带头开设了《人文素养课——成功学》,设计了“如何改变一生的命运”、“如何建立成功的信念”、“如何实现目标的秘决”等专题,采用案例法、讨论法、演讲法、作文法、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成功学》这门课。
  课程进行一个阶段后,同学们都写了学习体会。有一位同学写道:“校长给我们讲了很多成功者的例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在成功以前受过无数的挫折。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美国一位总统——林肯,他为了做一个成功的人,用了20多年的时间,去努力,最终成功了。在这之中受过的磨难是无法想象的。这让我确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有一位同学说的话,给了我巨大的鼓舞。他说:“校长是一个有知识、有学问、有道德、有品质的人。在我心中您是那么的高大,您是那么不平凡,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听您讲课,我十分激动、自豪,如果有机会我还想上您的课,还想……”
  学生写的收获体会,让我感悟到:开设选修课真的为学生展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天地;教师会从学生那里学到珍贵的东西,受到学生激励。
  校长率先开发校本课程并开课,对学校教师也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让教师感受了校本课程开设的标准、校本课程开设的程序、校本课程教学方法等,有效调动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
  
   政策保障作用
  
  课程建设是一项教育创新工作。教师开设的课程,大都是独特的,属于教学创新活动,校长要征求领导班子意见后,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提供政策保障,特别是物质、资金保障。第一,图书馆要备足可供学习的相关资料,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提供资料保障;第二,担负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课时费要偏高于担负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教学任务的标准,引导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第三,提供出版、印刷费用,支持教师出版校本教材,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愿望;第四,付给编写校本教材的教师一些研究补助。■
  □编辑 朱桂英
其他文献
无损检测技术在现代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桥梁结构的可靠性得到提升,为技术人员更为迅速的分析桥梁结构问题创造良好技术条件,是现代桥梁检测所需选用的主要检测技术之
尽管到目前为止遗传学的研究还没有改进疼痛的治疗,一些研究者依然认为大量的发现指日可待。神经科学家史蒂芬·韦克斯曼(Stephen Waxman)试图了解基因是如何影响慢性疼痛的,
期刊
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观念变化的速度如此之快,每一个人都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作为教育系统的党政干部,更要具有新思维,新理念,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教育创新。因此,每一位干部都要不断学习。而参加培训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的最快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大规模培训干部”,作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机构,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与校长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选
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提高教师素质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系统地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等方面的理论,采取集中学习、独立学习、群体研讨、录像观摩等形式,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课改理念,从而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课改的意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加强政治学习。我校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新《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基础教
“想得切实、干得扎实、做得真实、活得踏实”,为环境教育讴歌、为科技教育实干、为校外教育拼搏、为创新事业奉献是我践行的教育人生。    我在校外开展环境教育已有25个年头。有时,自己都感到吃惊,居然在校外环境教育战线坚持了这么长时间。其间有过孤独的摸索、失败的彷徨、焦急的等待……但更多的是为我钟爱的教育事业,为我热爱的美好家园,为我喜爱的科学创新而顽强地拼搏、勇敢地应对、不懈地探索。因此,我感到走过
确立 “立人”的办学思想    教育的功能与属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成长,而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是“预期社会化”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小学生最终都要由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获得能力,更要学习社会和群体的规范,知晓当今主流社会或群体对人的要求,从而使自己逐步具备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与能力,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由此
周又红,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特级教师,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环保科技教育近30年。辅导学生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创新奖,其中获国际奖4项、全国奖50余项。主编及撰写600万字的专著和教材。曾获全国环境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地球奖”、全国十佳优秀科技教师等称号。    50岁的周又红,热情、爽朗、健谈,面对艰辛、漫长的教育求索之路,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乐观
李莹: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科学教师,北京市小学市级骨干教师,西城区科学学科带头人,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兼职教研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我努力践行的为师准则,也是我毕生坚守的教学理念。     执著教学,探究科学教育规律    20年来,科学的魅力让我始终保持着如孩子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学科的新鲜感。在引领孩子们探究自然科学的同时,我也在不断探究着科学教育的规律。
从当地市售的传统酸奶中分离出一株产胞外多糖的链球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确定为嗜热链球菌ST.在补充了20g·L-1的葡萄糖,初始pH7.0的培养基上,40℃,培
脑部成像技术有助于探究和阐明疼痛的编码模式以及急性与慢性疼痛之间的区别。大卫手背接受强激光照射,同时接受脑部扫描。接受激光照射几分钟后,他的手背开始出现烧灼样疼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