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四种教学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就拿初中教材来讲,修订前说明文不到20篇,修订后增到40篇。在各种文体中增长率最高,这样加大说明文的教学量,它符合了语文科工具性和实用性原则的要求。同时也清楚表明了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是因为说明文一般平平实实,缺乏形象性。老师上课时,再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另外,中学写作教学对说明文的练习也不够重视,以致不少写作能手虽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和议论文,却写不出像样的说明文。就目前三种基本文体教学来看,说明文教学是最为薄弱的环节。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
  从中学说明文的内容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蝉》、《眼睛与仿生学》、《语言的演变》、《中国石拱桥》、《死海不死》、《机器人》、《大自然的语言》等等。这些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能激发人们的兴趣。不仅给人以经验和智慧,而且给人以启迪和开拓。因此,说明文教学笔者认为决不能舍弃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知识本身,片面地就文教文,以致失去了让学生感受知识理趣的机会,而应该是让学生在吸收课文原有知识养料的同时,触类旁通适当地或介绍或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兴趣。那么,这样的说明文教学不但能上得扎实生动,而且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于是,笔者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下面四种教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一、运用激发情趣的方法导入课文。
  倘若每节说明文教学一开始就能使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学生就不会觉得学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则会好些。不久前,笔者上法布尔的《蝉》,课上介绍了蝉的知识,说蝉的俗名叫“知了”古人叫“蜩螗”,它是诗中常见的寓体,还是治病的良药;再由科学家研究蝉的目的,讲到人类与昆虫的关系,介绍了仿生学、鸟儿与飞机、鲸与轮船、蜜蜂与建筑、车轮子与螺旋状……还介绍了作者之所以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这与他长期对各种昆虫的观察研究是分不开的。同时,笔者还介绍了观察的要求和作法,又举了习作中不善观察不作思考而闹出的种种笑话。这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教《蜘蛛》一课时,让学生猜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单提飞来将。”谜面有趣简单,学生很快就猜着了。接着再提两个问题,蜘蛛以什么为生?它是怎样吐丝的?因为蜘蛛是学生所熟悉的动物,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了,连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纷纷议论开了,课堂顿时轻松活跃起来了。笔者一般是采用想象、联想、列图、猜谜和成语等较有情趣的方法来导人课文,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二、注意课堂教学的生发,要开拓与课文有联系的知识。
  因为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只要是新奇的東西,就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学生对学习说明文最厌烦的是老调重弹,所谓“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套话,他们一点就熟了,何需我们老师喋喋不休!于是笔者就采用了生发和拓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上《眼睛与仿生学》这一课,在理清该文说明顺序、结构和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仿生学的知识:在科学技术上,仿生学的产生主要是得到了动物某些特性的启示。现代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如飞机、潜艇、雷达、超声波等无一不是从鸟的翅膀,鱼的流线形,蝙蝠的特异功能研究中得到启示而发明出来的,同时还温习了初中课文《松鼠》。学生兴趣盎然,思路也开阔了。课后,笔者干脆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在了解某种动植物习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写一篇与仿生学有关的科幻式小品文。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百出,有写绿色与伪装学的,有写跳蚤与生物战的,其中有个学生参考了课文《蝉》中蝉的习性,写了题为《蝉与音响学》,设想了要发明一种像蝉一样大小却能发出无限大声音的袖珍放音机。内容虽近乎荒诞,但却妙趣横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读写说明文的兴趣,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并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课内教学与课外研究相结合。
  比如笔者教《向沙漠进军》这一课,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掌握“改造沙漠、化害为利”的主题,即以此作为点,并印发《绿化沙漠开发沙漠》的通讯报道(《文汇报》1994年3月14日)作为参考,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害为利”的重要性,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防止水土流失、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要求学生联系本地实际,以《谈××公害及治理》为题,着重说明一至二种影响生活和生产的公害以及化害为利的情况。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出自课本又超出课本,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所以很合学生的口味,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后来笔者还为此开了专题报告会。四、结合课文,参照比较,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比如笔者教《死海不死》这篇科技小品,让学生了解了死海的成因和变迁,使他们对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印发了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未来海底世界》(选自《中学生之友》)这篇融科学性、文艺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小品文与课文放在一起阅读,在内容上与课文互为补充,写法上又可以参照比较,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知识的基础上,比较这类文章的异同,这样不但能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的情况,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因所比较的文章富有趣味性,能引人入胜,这也就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从上述四点教法可以看出,它们在教学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初步概括为下列三点:
  第一,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率。这四种方法,都是以说明文的知识性、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兴趣为着眼点,这要就要求老师对每篇说明文教学给予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它在结合讲析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说明方法的基础上扩展教学内容。它既能提高学生思考、研究、想象和读写的训练效率,还能以特有的新意和创造性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快乐。
  第二,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这四种方法是依据说明文的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而设计施教的,它能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作更好的发现:或把课内所学的知识用于新环境,形成能力;或者通过某种变式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既获得课内知识,又领会怎样获得更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能从学生的心理实际考虑。依照说明文的知识理趣来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说明文过程中感到新鲜和富有新意,并能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适度地“点”“面”相联,以此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沉浸在求知氛围中,使课内课外气氛活跃,使学生精神振奋。
其他文献
摘要: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音乐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影响里的幼儿园音乐教学就是教几首儿歌而已。现在的幼儿园的音乐教学相较于以前有这天壤地别的变化,现在是用精致的艺术形象让幼儿接触。从而幼儿的审美观及艺术的修养得到了提升,同时也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使幼儿的全面都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园音乐教育 结合  信息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发展而来的,具体是指声音和图像等传达形式的结合运用。音乐教学用
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影响,高职学生表现出诸多共性特点,即思想活跃,个性张扬,但学业成绩处于高考录取的末端,综合素质薄弱,理论学习兴趣淡薄。因此,为适应新形势、新环境需要,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新通国际学院着力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和思政教学改革,拓宽思政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环境载体,培育“大思政教育观”,探索融日常思政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  大思政教育“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
)  著名的蒙氏教育创始人蒙台梭利主张,对幼儿的教育要“把握敏感期的学习”。幼儿会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的刺激特别敏感,教师如果能抓住“敏感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的语言学习敏感期很早就开始,在不同的阶段,家长和教师要抓住不同敏感期带领幼儿学习语言,培养他们的早期阅读习惯。  幼儿从能听懂大人的语言、看懂大人的手势(一岁左右)开始,对鲜艳的色彩特别感兴趣。这个时期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外作业不仅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获取,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如果我们懂得如何利用作业这一途径的话,它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下面是我结合实际做了一些尝试  1.巩固作业凸显其趣味性,让学生乐做。  巩固性作业是家庭作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对这类作业产生并保持兴趣,很的程度上取决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鲜感,他们喜
运算能力的培养依然是初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的运算能力之所以不好,一方面是有些学生对运算不重视,认为运算无伤大局,只要考试稍加注意就行了;另一方面则是计算比较枯燥繁琐,学生做起来乏味,不感兴趣。然而翻开学生的作业、试卷,你会发现在学生诸多错误中运算的错误占了很重的比例,有的题在最后一步運算错误,导致客观性命题的分数全部被扣去;有的题由于步骤中某一步运算错误致使原来很整齐的数字变得繁复杂乱,因而
[摘要]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在学习中设疑答问、增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本文通过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克服这种现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开发并训练思维,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 设疑答问 培养 思维 能力  我国古人认为学从“疑”得,知从“问”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
由于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差异,英语听力成为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但它在高考中占的比重较大,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对听力的教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就“如何提高英语听力”问题谈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注重素质培养  英语听力的最终目的在于理解,要达到理解的境界就离不开良好的听力素质。那什么是听力素质呢? 所谓听力素质就是指对英语语音基本知识的掌握,如音素识别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新课程标准的出现使我们的数学教育回归人文教育,凸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而体验性
摘要:作文能力是小学生最重要的语文综合素养之一,作文教学是培养作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从当前的作文教学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教学方式单一,作文教学课堂缺乏生机,因此需要进行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小学作文 创新 观察个性课堂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令学生害怕和教师头疼的“症结”。在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写,也常常觉得不知道如何去写,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切实发挥主导作用,想
【摘要】 实效性高的语文课堂,我认为必然是如水般灵动多姿的。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乐园,课堂教学也是师生人生长河中一段特殊而丰富的经历。如何让课堂为师生彼此的人生打底奠基、增色添彩呢?我想没有比构建如水般灵动的课堂更能吸引我们的了。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实效性 探索  作为培养学生基本交际能力,滋润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语文课堂,更需要师生共同用心去经营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