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千万不要忽视了识字教学——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的识字教学效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识字目标确定为“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那么,以阅读与习作为教学重点的高年级如何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呢?
  目前,高年级识字教学存在这样两种做法:1、放任自流:让学生在预习时进行自学,学完课文默写检查。2、巨细无遗:像低年级一样,把生字、词语拎出来写满半黑板,开火车读,组词造句理解意思,用上半节课时间解决字词问题。到了高学段,阅读与习作成了教学重点,但识字任务也不能放弃。教师既不能将识字任务完全交给学生,也不能采取低年级式的全方位的教学。那么教师选用何种教学策略,既让学生完成识字任务,又不“喧宾夺主“呢? 我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小学高年级的识字教学效率。
  一、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预习生字要有明确的要求
  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会拼读生字的字音,会分析生字的字形,也会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义。因此,生字可以让他们自己先预习。我们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在字音方面,要求学生不看注音就能读出生字,把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在字形方面,要求学生给每一个生字找出一个形近字比一比进行辨字组词,把认为最难写的生字加上着重号多写几遍。在字义方面,要求学生查字典和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等等。学生有目的地预习,会大大提高预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交流预习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总要先开辟三到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小组(4——6人)合作交流课前预习的成果,我进行全班的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很受高年级学生欢迎,它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既肯定了他们课前劳动,同时也落实了我的作业检查工作。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读认生字,理解词语,相互纠正自学中出现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交流了识字的方法,加深了对重点字词(易错、易混、难理解)的识记和理解。这种方法既激励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相互合作学习的精神。整个交流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互相检查、督促的过程。
  二、 教师指导要舍易取难,舍熟取生
  对于具有了一定的识字数量和识字能力高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教学就要学会适当的“取”与“舍”,以适应学生的特点,提高课堂识字教学的效率。
  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采取“读写分流”的方法。一部分为了满足阅读的需要,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被称为“一类生字”。而另一种字要求学生在音、形、义等方面做全方面的掌握,即“二类生字”。根据这一前提,高年级识字教学应对这两部分采取不同的方法,作不同的取舍。
  首先来说“一类生字”。这部分生字随文都注有拼音,课后列在双线内。这类生字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完全有能力自己认读。教师的任务是在课堂上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避免因为粗心造成的错误。或通过检查学生阅读课文,顺便检查学生对于课后生字的掌握情况,及时地进行正音,融识字于阅读教学之中。
  课后田字格内的是“二类生字”。这类生字大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得比较多或者笔画较简单的生字。许多学生在课前对这部分生字已经掌握,不但会读而且会写,所以课堂上对于这部分生字要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那些学生容易读错或容易写错的生字上。例如,我在教《晏子使楚》一文时,巡视小组合作交流时发现,“敝”中的一竖许多孩子分两次写。于是我面向全班重点指导了这个字的笔顺,纠正了孩子写错的笔画。课后作业中,孩子都能正确地书写这个字。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望月》一课时也是这样做的:在引导学生读书之前,于老师先检查学生是否都能将生字字音读准了。在教学最后要求学生描红时,重点强调了“甥、瞳、锁”三个左右结构的字左右各占的比例,并作了示范板书。
  识字教学舍易取难,舍熟取生,既落实了识字目标,还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
  三、让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
  对于字义来讲,它们都有一般的意义和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词句、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地理解字义,读准字音,做到音、形、义的有机结合,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三者之间的稳定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反过来说,在阅读和写作中又能加深对生字的巩固和理解。我们能不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达到对生字的巩固效果,提高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呢?一些走在教研前线的名师们已经身先士卒,探索出一些宝贵的切实可行的方法,请看《白杨》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4——14小节。
  生:(读)(当读到“妹妹分辩着”一句时,老师指导辨析“分辩、分辨”。)
  师:老师说两个句子,请同学们说说这两句话中该用“分辨”,还是用“分辩”。(1、站在茫茫的大戈壁上,fēn biàn不出天和地的界限。 2、哥哥说:“这道数学题得数是8”,妹妹fēn biàn说:“不对,这道题应该得6。”辨析完之后,又让学生分角色读二人的对话。)
  上面是于永正老师教学《白杨》的一个教学片段。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贯穿课堂的始终是读,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高年级要以阅读为教学重点的要求,但于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没有忘记语文基础的教学,他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的结合。在读中识字,在辨析中认清字形,在阅读训练中掌握字义。课堂上“寓识于读,识读结合”,彰显了识字的最基本的目的之一——阅读,使识字和阅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曾强调:“在整个小学阶段,千万不要忽视了识字教学。”她在告诉我们,字词教学并不单是低年级的事情,中高年级也不应该放松。所以,老师们,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千万不要忽视了识字教学。
  文献参考: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高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李修韶
其他文献
一、采取多种形式,激活背诵兴趣  小学生如果对学习语文课失去了兴趣,丢掉的将是学习语文的情趣,损毁的将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悟性。学生背诵的方法和兴趣从一年级起我们就要注意开发和培养。如一年级词和句子背诵,我们可以把它编成儿歌,制成动画,绘成卡片来激起学生思维,激发背诵兴趣;中年级的段落背诵和短文背诵可采用“结对子”、分角色、夺红旗等竞赛形式培养兴趣;高年级可采用改写、续写、插入片段等方式背诵,班内可
期刊
目的:观察大鼠脑实质内触液核团神经元5-HT1A分布和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同时程中受体表达的变化和相关行为学表现,探讨脑实质内远位触液核团神经元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时程的关系。
摘要:作为学生对英语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体现,英文短文的写作方法和汉语作文是相同的,要对短文内容和中心思想做好构思,论证有力且论据充分。要写好英语短文作文,首要的关键因素就是保证语法正确、通顺且句子连贯并切合主题,而以上三点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一定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统一性、连贯性;句式变化;用词正确;切题  中图分类号:G623.31  前言:  自大学英语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生活必备的能力之一。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彝族孩子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大都见识少,胆小害羞,不善言辞,日常生活中又习惯使用本民族语言,口语交际能力令人担忧。如何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一个个说得流畅说得精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期刊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是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写的训练中,学生既要注意句子结构及单词、词组的用法,又要注意语法及标点符号的用法,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己学过的但没有真正学会的单词,实践了只会用来分析但没有实际运用的语法知识,锻炼了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应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读书随写”呢?  一、疑问性的“读书随写”  阅读是由主体操作、进行的一种行为,它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书旁记下自己的疑问,以便通过进一步阅读理解或与别人讨论交流解决疑问。  比如《将相和》一文,揭示课题时,就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从当前初中学生写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作文教学的策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英语意识,增加有效阅读输入,重视写作阶梯训练,激活写作思维,建立有效评价机制等五个方面渐进地培养学生用英语书面语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英语意识;阅读输入;阶梯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31  英语写作是人们运用英语文字进行记录、传播信息和表述思想的语言交流活动。作为一种语言输出技能,教师在
新课标对语文教改提出新的要求:“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因此,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更应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由,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而,引导学生将作文介入关于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与探索,做到“人”与“文”合一,这是现今作文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
期刊
摘要:诗,是我国文学早期表现形式之一,在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没有诗歌,文化将变得暗淡无味;没有诗歌,就没有民族的灵魂。无论是从文学发展还是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来说,诗歌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现代诗歌;诗歌教学;初中  中图分类号:H319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作家,但几乎每一个人都曾有过作家的梦。是否?  说文学,不敢当;说语文,尚可以。我
一、导入讨论  师:同学们,今天请允许我来和大家分享一段民间传说。相传一个秀才要从内陆乘船去交趾,但是由于暴风雨一连数日未能起航。一个个烦躁的深夜他总能听到海上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吟哦持续到天明。第五天头上,这秀才终于不耐烦起来。他走上船头,对着海面大喊道“这首诗太过沓,不如我来改改——落霞与孤鹜,秋水共长天。仁兄你看如何?”良久,海面上传来一声长叹。从此,土人再也没有听到自从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