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动态建构历史学科校本课程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转向了课程,校本课程的建构开发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同时也是难点。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广大教师迎难而上正探索校本课程的建构。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不揣浅陋,谈谈自己在探索建构历史学科校本课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社区的独特性,充分发掘乡土资源,突出学校传统和地方人文特色
  我所在的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其前身是船山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建构了一个以“王船山"为中心的历史校本课程,开设了《一代闻人王船山》、《王船山的教育思想》《王船山与“与时俱进"》等课。采取让学生查找资料、采访上年纪的学校老教师、组织考察王船山故居“湘西草堂”等方式进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深刻了解了我校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以学校为荣的奋发向上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参与该课程的学生表示:一中有光荣的历史,今天我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我为荣。
  衡阳市地处南岳衡山之南麓,蒸湘交汇,山灵水秀,物产丰饶,衡阳儿女在此生生不息,群英辈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乡土历史。在建构校本课程中,我们发掘乡土历史资源,建构了《蔡伦与造纸术》《湘南学联》《夏明翰》《近代女权运动与唐群英》等课目。我们还进一步拓展,拟定了《抗战中的衡阳保卫战》《湖湘学派衡阳人》《毛泽东在衡阳》《衡阳地名溯源》等课目。这些课的开设充分展示了衡阳作为一座文化名城的古典神韵,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增光添彩的热情,促进了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历史校本课程兴趣小组”有一段这样的总结:我们的家乡衡阳之所以可爱,在于历史上它如此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东汉时期大发明家蔡伦,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与秋瑾齐名的一代女杰唐群英,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光辉典范、著名英烈夏明翰,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罗荣桓元帅……就是衡阳大地上人杰、英才的代表,学习他们的光辉业绩和献身精神,将激发我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投身于振兴衡阳经济的实践中去。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全面发展
  我们在建构历史校本的发端之时,采取举办“历史校本课程兴趣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学生自己拟定课程题目并讨论,然后才决定实施建构。这一举措为我校历史校本课程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开端。如今,“历史校本课程兴趣小组”队伍在扩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学生感觉做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成就感特别强。譬如,兴趣小组有十几个成员提出衡阳市的地名特别有文化,建议建立一个《衡阳地名溯源》的课目。历史兴趣小组师生们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尊重这些学生的意愿,并让他们参与这一课程。大家进行了分工,分头查找资料,实地考察,采访社区等,忙乎下来有了出乎意料的成绩。如黄茶岭原名黄巢岭,是唐末黄巢起义远征江南路过此地时留名。传说黄巢曾在一株樟树上拴马,此株樟树至今犹存,千年古樟号称古樟之王,衡阳市政府正采取措施保护古樟,建造“古樟公园”。实地考察时,师生们面对历经千年沧桑的古樟,感慨颇多。
  南岳衡山“万寿鼎”,大鼎上铸有一万个不同字体的“寿”字,旨在弘扬“寿”文化。“历史校本课程兴趣小组”就此展开了讨论,决定建构《南岳寿文化》课目。建构中有的学生引经据典,论证了“寿比南山的南山就是南岳衡山”。看其架式,俨然博士论文答辩,同学们那整合资料为已所用的能力,真让我刮目相看。
  建构校本课程需要开放的教学环境,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學环境越开放越民主,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越活跃,教师把握学生的认知程度的质量就越高,指导的针对性就越强。同时,从操作层面来说,难度也就越大,对教师的素养要求也就越高了。
  三、注重教师的创造性,充分体现课程的动态生成,有利于历史教师的专业发挥和业务素质提升
  建构历史校本课程,与其说是历史教学的改革,还不如说是对历史教师的改造。强化历史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加强课程改革的动力和愿望,是校本课程建构的重要前提。建构校本课程,要注重教师的创造性。
  什么是教师的创造性呢?简单言之,不仅指教师对历史知识本身特征的认知度与运用技巧,更主要的是指教师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社会和历史的认知能力。
  校本课程建构所追求的创造性、个性发展,不是简单地要求资料拼凑能力或进行课程模式训练,而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体验和社会性的发展中,不仅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为终身发展奠基。
  校本课程建构之初,作为一线历史教师,我们真有点无所适从,习惯了“照本宣科”,真不知如何来“建构”以校为本的新课程。随着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全面展开,我们的“历史校本课程兴趣小组”诞生了。“一代闻人夫之堂堂留正气,百年母校学生处处泛中流”,第一个历史校本课程课目《王船山》从学校大门的对联上走了下来。尔后的事情,不是教师领着学生做,而是学生想到了提出来,教师们再商量着,组织师生一起探索。“好老师是学生培养出来的”,一期下来,历史老师不再是板着脸的念书匠了;一年下来,历史老师好象真的“博古通今”了。看来,要想成为一名让学生满意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是一位学者型或专家型或研究型的教师,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独创的教育教学风格,三还要有独特的教师人格魅力。校本课程的建构需要优秀历史教师的组织参与,校本课程的建构也要有利于历史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综上三个方面所述,校本课程的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有力回应,是学校充分发展自身优势,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进而推动社会进步,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探索校本课程建构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万里长征刚刚起步,唯有在这条路上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追求进步,才能真正获得教育改革带给教师与学生的乐趣,才会真正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愈加明显。会计作为一种国际商业交流工具,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会计从业人员的现状是数量很大但质量较低,中、高级会计从
目的观察CaN抑制剂FK506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探讨CaN抑制剂在I/R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FK506假手术组,I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中学乃至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呢?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自我的修行需要内动力的驱使,数学学习的最大内动力就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从而达到计算准确、迅速的目的。就数
办园特色是指幼儿园在总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幼儿园创建办园特色,能使幼儿发展有目标,幼儿园发展有方向,教育教学有主题,教师成长有平台。当然,幼儿园特色是一个相当长而又曲折的过程,需要幼儿园的内部条件作为保证,不能离开幼儿园的自身条件来谈幼儿园的特色。在江苏省丹阳市练湖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的特色活动建设过程中,我们边摸索研
摘 要:行动导向理念最早起源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为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这种理念和模式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主流。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理念下,需要缩短职校技能教育与企业具体工作任务之间的差距;需要让中职学生能走上岗位直接为企业所用。因此基于行动导向理念指导下,本文将探讨“园林Photoshop”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一些基本途径与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理念也在不断提升,一些人在林区建设了旅游山庄,吸引人们来到林区休闲娱乐,但同时对林业资源也造成了一定破坏,如何有效地维持林区生态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