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改下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策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y3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的全面改革,小学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必要的改变,新的教育理念慢慢影响和改变着教学方式,尤其是对小学数学的转变,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一尘不变的数学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老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活动方式。目前,很多学校的老师对数学教学活动展开了策略研究,纷纷提高了对小学数学学科的重视度,但是在教学探究中,数学教学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策略的转变来改变小学数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策略;转变方式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意识里还没有学习的概念,贪玩的性子还没有收敛起来,通过学前教育,虽然学生对课堂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小学数学要想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设计就要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抓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凡是阻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因素都要进行调整。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传统,观念落后
  目前小学数学存在的问题其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仍然受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影响,老师对于数学中概念、公式、定理等主要要求学生以背诵为主,老师的教学以灌输式的方式为主,教师占据了课堂是主体,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过分的重视分数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原本充满趣味的数学变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过去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根深蒂固,教师的教学模式主要围绕最终的考试而开展,小学数学教材中设计很多概念性的知识,新课改下的概念学习是先对概念和公式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通过在实际事物中的运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记忆,而老师的教学是只要学生熟练的背诵数学概念与公式,就能轻松解决数学问题,这种错误的教学意识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反而降低学习效率。
  (三)数学课堂整体没有合理规划
  小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喜欢玩,很多数学老师的教学方式虽然结合了学生的特点,但是整堂课的划分不合理,分配不均匀,要么让学生整堂课都是学习书中知识,做大量的习题练习,要么就是全部时间用于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活动结束后数学问题答案也出来了,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无形中会降低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
  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思想决定行动,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才能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不能全部抛弃,要推陈出新,借鉴优秀可取之处,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积极的做好引导,不要一昧的认为只有学生死记硬背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小学生的智力发育不够成熟,学生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认真听并做好笔记记录,课后加强背诵,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中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老师将学生以四到六人为单位组成一个合作小组,老师前半节课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后半节课把问题留给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提高學习效率,促进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情境教学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知识,开创新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的教材设计难度是循序渐进的,对于简单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发挥自身的教学经验完成教学,对于一些涉及空间方面的知识以及学生不能直观理解的数学问题,可借助与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直观的学习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老师营造的视频动画中快乐学习,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丰富教学活动方式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大多数都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有机的将数学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数学,并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解决数学。在小学数学中图形的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学习数数等,这些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引导学生数数班级有多少同学,女生和男生分别有多少人,学习加减法之后,可以帮妈妈算一算今天买菜总共花费了多少钱,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还能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
  三、结束语
  新课程背景下转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方式,首先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开展小组合作模式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让学生透过生活寻找数学问题,挖掘神奇的数学世界,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借助现代科技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推动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郭胜利.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学周刊,2018(02):49-50.
  [2]雷晶,靖国平.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17,40(05):19-22.
  [3]申美慧,刘雪纯.浅析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06):203-204.
  [4]杨红云.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2):241.
  [5]符晓利.浅析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6):192.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教师要清楚问题类型是实施该法的必要条件;教师具备提问技巧是实施语文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实施该法中要善于发挥问和导的作用。学生敢问、想问、会问,我们的教育才是有希望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教学”  一、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教师要清楚
摘 要:体验式学习教学方法可以在小学数学中得到有效的推广,其具备了亲历性、情境性、实践性和情感性的四大基本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科学地吸收。本文将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体验式学习教学是现代教学方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国内外
摘 要:初中语文对于初中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整个世界的世界观刚刚形成,非常容易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影响。所以积极的影响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以后的发展能够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的方法,创新教学的传统观模式,使学生能够经过语文的学习,最终给自己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要素。小学体育教学进程中,锻炼学生身体素养是教学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而,小学体育教學中,体育教育需具备强烈的使命感或者责任感,教师通过提升自身专业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贵在疑,即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集中在学习的质疑上,我国古训也曾说:
期刊
摘 要:基于互联网+的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这些改变,不仅仅是技术,必须正视小学语文高年段习作现状。微课助教,是一种创新模式,有助于小学高年段习作教学形式的完善,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习作教学;微课助教  微课,已高频率的出现在老师们的眼球,它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范围得到逐渐拓宽。微课助教,是一种创新模式,这种改变,不仅仅是技术,有助于小学高年段习作教
摘 要:微课是现代教育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与方式,具备传统教学方式没有的显著优点,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微课视频;计算机教学;有效性  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广泛应用于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与各门课程,对教育教学创新与改革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我国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为提高中小学学校教学质量,引入微课教学方式是必要
摘 要:新课程新理念的不断改革、发展、更新,如何实施有效的开放性、创新性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学习教学的情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这是当前课改研究的一个重点。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我将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一、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摘 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好一节课导入是关键。新课的导入在每节课程中虽然仅仅几分钟,或许只几句话,然而这几分钟或几句话,所起的作用却很重要。导入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也没有最好的模式,完全取决教学的气氛、对象和目标。  关键词:课时;导入;好奇心  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