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问题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课堂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更多时候,它能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过程中。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当注重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策略,让这些问题真正成为学生开启数学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本文初步探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正确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点,因此,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虽然教师比较重视问题导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但仍旧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生活化的问题以及创造愉悦的问题氛围等方式来实施具体的问题导学法策略。接下来,本文就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展开具体论述。
  一、适当地创设问题情境
  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数学教学最明显的特点之一,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课堂不仅氛围沉重、呆板,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例如,教师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时,我便借助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首先,我给出了一个鸡兔同笼的数学题目,并设鸡和兔的只数分别为x只和y只,然后我便结合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引导学生列出了两个方程——关于头的数量的方程和关于脚的数量的方程,接着我便问学生:“这两个方程来源于题目,并且根据题目意思我们能够知道x和y都会满足这个两个方程式,所以在这两个方程式中,x和y的值是不是相等的呢?”“是相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那既然这两个方程式中x和y的值是相等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两个方程式联立起来一起求解呢?”学生又一次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我便接着说到:“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程组,即未知数的值相同的一组方程式。接下来,我们将会做一些练习来巩固大家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以积极的情绪和态度投入到了接下来的练习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学中适当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效果。
  二、引入或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
  为了拉近数学问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引入或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来深化学生对问题实际应用意义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初步统计》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样本和总体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我便列举了这样一个实际生活问题:我国很多城市空气中的PH2.5的值都很高,并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现在某地区的环境监察局为了了解当地的PH2.5的浓度便采集了部分空气做PH2.5浓度的检测,并用检测结果评估当地的环境质量,请问,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样本?什么是总体?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统计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给出了如是的问题答案:部分空气的PH2.5浓度是样本,当地空气的PH2.5浓度是总体。显然,在解答这个生活化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样本、总体这两个重要的统计学概念的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应用的能力,这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帮助极大。
  三、营造愉悦的问题氛围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对所学的知识提出疑问,是一种质疑精神的体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利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到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还应当给学生营造出相应的问题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教学课堂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这一知识点时,我首先给学生讲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列举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轴对称例子。接着,我便给每一位学生发了一张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白纸,并问学生:“刚刚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现在你们告诉老师,手里的白纸是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呢?”“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那现在你们能够找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吗?”我刚说完,学生便动手开始将白纸对折起来,过了一会,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我找到了两条对称轴。”我微笑着点点头,接着另外同学疑惑地问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那正方形是不是会有四条对称轴呢?”我并未直接解答该生的问题,而是让其自己将手中的白纸裁剪出一个正方形,并验证自己刚刚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借助一些简单的教学道具便轻松地学习了关于轴对称的知识,并且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我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问题氛围,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了问题导学活动的开展。
  四、結语
  实际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使用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数学知识的枯燥性,提高数学知识点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还能够营造问题式的教学环境,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作为一名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新时代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并改进旧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问题导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途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272.
  [2]吕德劝.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4(4):29-30.
其他文献
摘 要: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在体能活动中,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展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心理发展;体能测试;体能活动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
摘 要: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教育界已经勃然兴起,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微课的特色及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优点,并依据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利用微课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  關键词:高中语文;微课;课堂教学;运用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到来,高中语文教师如果还抱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放,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所以当
摘 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物理这门及抽象又现实的科目的正确有效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刻的掌握物理知识,进一步调动初中生对于学习物理的积极主动性。那么要想培养初中生的实现操作能力,首先就应该从培养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入手,将物理实验真正的代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之中,让他们深刻了解物理实验的趣味和奇妙。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其抗药性或耐药性强,许多常规的化学农药均不能达到防治目的。应用昆虫病原微生物和天敌防治害虫,是害虫
摘 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学生终身语文能力的发展,小学老师应加化阅读教学的组织,利用课内引领,课外延伸,提升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品质。为小学生的丰实人生奠基。  关键词:小学生;高效阅读;培养;终身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是“唯分数论英雄,唯成绩评成败”的质量观,造成了教师不断
摘 要: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它是现阶段人们使用比较广泛的一项数学能力,另外还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内容。小学生计算能力对深化以及拓展数学学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营造学习氛围和使用教具演示、加强口算培养等方面入手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本文主要探究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进而
摘 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儿童的标准应包括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良好,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其中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幼儿是否健康的标准,因此,通过调查了解问题儿童的性格特点,探究性格形成的机制,分析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就显得关重要。本研究重点分析了问题儿童的不同性格特点,并结合心理学有关理论进行分析、阐释,为培养和塑造幼儿良好的性格特点提供帮助。  关键词:问题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学校和老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小学音乐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态律动作为一种新型音乐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对体态律动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体运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体态律动;具体方法  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重要内容,指的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中地位不断提升,出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热”。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定位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望采纳。  关键词:高校;汉语言文学;中华传统文化  经济全球化刺激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