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腹膜透析导管重置术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血液净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d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腹膜透析导管重置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患者寻找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术式。方法 对2013年5月~2019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的76例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的患者行改良腹膜透析导管重置术,观察手术前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改良重置术。初次置管至发生导管功能障碍时间为(335.3±556.3)天。导致功能障碍者中,漂管45例,网膜包裹10例,堵管7例,漂管及网膜包裹10例,漂管及堵管3例,其他1例;重置术手术时间(74.44±25.93)min,手术中出血量(21.17±2.94)ml;截至2021年9月1日,随访时间(38.68±26.76)月,重置术后仅1例腹膜炎后出现堵管,2例发生术后早期腹膜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次漂管、网膜包裹、腹腔脏器损伤、胸腹瘘、切口感染、手术相关隧道感染等情况。导管失功率为2.6%,2例患者分别因渗漏及腹壁疝退出腹膜透析。结论 改良腹膜透析导管重置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尤其是极大地减少了再次功能障碍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颗粒物质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物质之一。力学上颗粒物质是由离散固体组成的宏观体系,由于其自身的高度离散性、接触本构非线性等特点,其动力响应具有丰富的非线性特性。随着离散单元法等分析方法的飞速进步,颗粒力学相关研究也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颗粒材料的独特非线性特性可调可控可利用,相应研究成果也逐渐被转化应用到机械工程、岩土工程等诸多领域。特别地,颗粒材料在缓冲、耗能吸振、冲击波控制等
目的:骨肉瘤作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患者肿瘤转移早且临床预后差。目前对于骨肉瘤的临床治疗多采取手术治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虽然近年来骨肉瘤患者五年生存率较之前有所提高,但是其临床治疗疗效仍不满意。大剂量的化疗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反应以及多药耐药等问题,导致骨肉瘤治疗难以完全治愈。基因治疗作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可能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成为未来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显示,肿瘤细胞恶性增殖、死
2020年8月3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齐鲁书社联合主办的"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的主持下,多位学者从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谈礼论俗,畅所欲言,对当前礼俗研究动态进行反思,并预估其未来趋向。本期选刊的一组笔谈,由各位学者在现场演讲录音
期刊
【目的】探讨测定元阳梯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特征。【方法】在元阳梯田核心区域选取6种植被类型(鼠麹草、撑绿竹、野牡丹、杉木、旱冬瓜和樟木),按0~20 cm和20~40 cm土层进行取样,测定各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pH、有机碳、总氮、碱解氮、总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和土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分析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
生态美育是运用生态美学观念提升人的生存境界的美育教育,是传统美育的转型与发展,花艺疗法是生态美育的一种有效方式。高校生态美育能使大学生认识生态的重要性,从情感上热爱保护环境,从行为上自觉养成环保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该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农林高校特点,提出花艺疗法融入生态美育的多彩愈疗模式,将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途径融合开展学生身心素养教育,希望为高校普及生态美育提供参
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对消防档案进行统一保管、备查。随着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消防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系统化、流程化、协同化、动态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面临着很大挑战。因此,笔者引入消防档案精细化管理理念,
期刊
为了促使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文章以“人文地理学”课程为例,首先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和目标,然后从教师主讲,引发共鸣;小组汇报,激发火花;课外实践,充分体验三方面论述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途径。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T-614)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M1型极化的影响。[方法]细胞毒性实验观察3个浓度(400 g/L,800 g/L,1 200 g/L)的T-614对RAW264.7的影响,使用LPS/IFN-γ诱导RAW264.7发生M1型分化,同时进行T-614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表面F4/80+CD86+与MHCⅡ+的比例,ELISA检测细胞中IL-1β、
探析公安学“大问题”对厘清学科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价值。现象学的“还原—解构—建构”范式为系统分析公安学“大问题”的本质、特征和建构路径提供了逻辑依据。从“还原”视角看,公安学“大问题”是指对公安理论研究和公安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乎我国社会安全稳定的根本性问题,它解决难度大、联动性广且潜在影响强。从“解构”视角看,公安学“大问题”具有真实性、公共性、多元性、权威性、对话性、情境性和动态性等特征。从
生态文明背景下对新工科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开展系统生态美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相关教学实践和研究相对缺乏。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文章结合该专业学科特色和培养目标,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了生态美育探索性教学,并调研了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室内互动教学—室外实践教学”的三阶段式生态美育教学模式,可为该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生态美育教学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