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失踪之迷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学期我们班上来了一群小客人,它们是文文周末郊游时带回来的7只小蝌蚪。这7只黑头黑脑的小家伙立马成了全班孩子的宝贝,他们把小蝌蚪们放在小鱼缸里,大家轮流定时为它们换水、喂食。一些平日里调皮好动的孩子也常常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这群可爱的小家伙,有的还会和蝌蚪“聊天”呢。小蝌蚪在孩子们的悉心照顾下一天天长大了。“小蝌蚪什么时候会长出脚呢?”“什么时候会变成青蛙呢?”我们共同期待着。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刚刚走进教室的我就被一阵争吵声吸引住了,几个孩子围着帆帆并不断地指责他什么,而帆帆则一边哭一边大声争辩着。“怎么回事?”我赶紧走过去问。看到我出现了,孩子们立刻大哭起来:“老师,我们的小蝌蚪被帆帆弄死了!”我朝鱼缸里一看,呀!怎么7只小蝌蚪只剩5只了呢?这群小家伙和我们在一起两周了,已经成了孩子们的朋友,怪不得孩子们如此愤怒和伤心。我安慰了大家两句后,就问怎么回事。原来孩子们说早上来看到帆帆拿着小棍在草地上玩,后来去看小蝌蚪就发现有两只不见了,于是孩子们认定是淘气的帆帆干的。可是帆帆说他一直在草地上,根本没有进来看小蝌蚪。看着帆帆认真的表情,我相信他。帆帆平日里虽然经常“搞破坏”,可是他对小蝌蚪是宠爱有加的啊,小蝌蚪住的鱼缸就是他从家里带来的。
  跟小朋友们澄清之后,大家再次陷入了迷茫,那到底谁是杀害小蝌蚪的“凶手”呢?
  第二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许多关于怎样养蝌蚪和蝌蚪死亡的资料,他们激烈地争论着蝌蚪死亡的原因。
  “我妈妈说小蝌蚪肯定是饿死了。”
  “不对,一定是因为星期天沒有人给它换水。”
  “电脑上说有可能是被猫给吃了。”
  春天到了,最近的确常常看到幼儿园的花园里有野猫出入,于是大家一致把野猫视为了“犯罪嫌疑对象”。那该怎么保护小蝌蚪的安全呢? “我们给小蝌蚪做一个家吧。”孩子们提议。说着孩子们就去建构区里找来了一个大纸箱,他们小心翼翼地把鱼缸放在箱子里,月月还把自己放书包的格子让了出来存放纸箱。看到小蝌蚪有箱子和书包格子的双重保护,孩子们都放心地出去玩了。
  这段日子里,孩子们更加细致地照顾着蝌蚪,而这5只蝌蚪似乎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关爱,个头长大了一些,有一只还长出了两只后腿,孩子们都乐坏了。这下,它们的安全就更成了孩子们心里的头等大事。
  一天早上,被大家重点保护的的蝌蚪又莫名其妙地不见了3只,看到自己悉心照顾和保护的朋友又失踪了,孩子们的心里非常难过。这样看来不是野猫“杀害”了蝌蚪,那这个“凶手”到底会是谁呢?
  这个谜底终于在接下来的星期一早晨揭开了。当我和孩子们走到鱼缸前准备为仅剩的两只蝌蚪换水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只有一只蝌蚪漂浮在水面,而且一动也不动了。这只蝌蚪的嘴里似乎还有什么东西。仔细一看,原来那只大蝌蚪吞食了自己的同伴,还剩下一截尾巴露在嘴巴外面。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了:原来蝌蚪在饥饿时会互相吞食,恰巧周末两天没有人给它们喂食,怪不得“惨案”总是在星期一被发现!
  晨间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小朋友进行了一次集体活动。我将盛有小蝌蚪“尸体”的鱼缸放在了展示台上,准备以“蝌蚪互相吞食”为引子给大家开展一次科学活动。突然,从教室的一角传来了低低的抽泣声,紧接着,哭泣的声音越来越大,环顾一周,我发现很多孩子的脸上都挂着泪珠儿。
  我的心被强烈地震憾了,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突然明白孩子现在最需要什么,最想做什么,于是赶紧中止了这一次科学活动。
  午饭后,我利用睡前时间跟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在书架上存放已久的绘本《长大做个好爷爷》。这本图画书在一个充满温馨的氛围中讲诉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在给孩子们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数次感到喉头哽咽,我看见孩子们的眼中也有泪光在闪烁。阅读完后,我们对“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展开了讨论。此刻,孩子们似乎读懂了书里的故事,也知道了需要珍惜时间、生命和身边的人。慢慢地,孩子们的心情平复了。
  这场“小蝌蚪失踪之谜”的风波平息了,可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这不是一次教育活动,却胜似一次教育活动。在这个事件中,孩子们是主角,而我是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疑惑、伤心的同伴。我观察着孩子们的行为、语言、情绪,分享着他们的体验。没有老师的指令,孩子们每天坚持照顾着这群小生命;没有老师的要求,他们主动回家去收集蝌蚪死亡原因的资料;没有老师的讲解教导,他们从小蝌蚪的经历和绘本故事中理解了“死亡”。这是一次没有预设目标的生活教育,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智慧探索在学习着、体会着、成长着。
  反思以往的教育活动,我们大部分总是从教师或知识的角度出发,刻意、生硬地给孩子灌输着,对他们的情绪反应与情感体验却缺乏应有的重视。通过小蝌蚪失踪事件,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情感世界是真实而丰富多彩的,需要成人密切关注。只有以幼儿的兴趣、情感为前提来组织活动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需要。而老师需要做的是蹲下身用眼睛去仔细观察、用心灵去认真体会,再给予幼儿智慧的引导。
  在这次活动中我也差一点就犯了错,当发现蝌蚪死亡的原因后,我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知识点,可以以“蝌蚪互食”为引子生成一次科学活动,但我失败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孩子当时最需要得到的是心灵与情感上的慰藉,而不是从科学的角度去探索什么“奥秘”。
  的确,就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言“生活即是教育”,而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放开视野,全面关注幼儿的情绪与认知表现,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独特的情感世界,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引导。
其他文献
1991年7月,我自幼师毕业后在幼儿园做老师,到2018年7月,我从事幼儿教育已经27年,期间有幸经历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与贯彻。一路走来,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幼儿教育在改革中拥有了生命活力,幼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尊重和欣赏,他们自身的成长力量得到激活与释放。幼儿美术教育
教育活动目标是幼儿园目标体系中最具体、最底层、最下位的,其特点就是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具体指导、调控教师的教学过程。而在实践中,发现很多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目标作为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甚至作为一学期、一学年皆通用的、笼统的、概括的大目标。其实,这些老师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我知道要考虑孩
小班幼儿喜欢玩水,爱模仿,而娃娃家正是满足了他们爱模仿的天性,使他们能尽情玩耍,在游戏中不断再现并丰富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我们要做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当发现问题时应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因噎废食。可以换个角度去想一想为什么“老师多次提醒,幼儿在很小心的情况下还会把水洒到地上”?孩子们为什么会出现“磕碰、拥挤”的现象?  小班幼儿小肌肉动作发展不成熟,动作还
园舍既现代、时尚,又质朴、原始  藤幼儿园的建筑极具现代感,很时尚新颖,因而近年来不断有人前往观摩,国人也趋之若鹜。然而,这所幼儿园并非刻意求新求变,而是意在回归幼儿教育的本源,园舍建筑是为了“唤起孩子自主成长之力”,是促进儿童成长的具有实用功能的大玩具。可以说,这是一间将现代、时尚的外观,与朴素、深刻的内涵很好地结合的园舍。园舍处处散发着从孩子出发的温度,同时蕴含了日本人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
益智玩具,顾名思义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力的玩具,是幼儿园的常见玩具之一。优质的益智玩具能够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专注力,增进手眼协调能力,培养耐心,还能让孩子在操作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彩色纽扣”是一款益智类玩具,由4块透明的操作板、4种颜色的184颗纽扣、24张  范例卡组成。游戏过程有助于幼儿观  察、图形感知、数量、排序、想象  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玩具价值分析  “彩色纽
大班幼儿面临幼小衔接,为了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提高做事的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根据家长反映的问题,把合理安排晚间生活引入“经历学习”的活动中,请孩子们制订具有个性特点的晚间生活计划,引导幼儿学会安排自己的晚间生活。  计划,是一种将目标转化为可预期行为的思维过程。做计划的时候,幼儿要预期需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执行计划时,幼儿需要保持对自己所设目标的专注度
摘 要:本文在推进高校信息化应用的背景下,运用开放、协同的运行环境,搭建以学生综合素质育化为目标的素质育化信息平台,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学生的创新实践,推动数字校园的创新应用。介绍了实施平台的搭建目标、组成模块、工作流程,讨论了该平台在应用创新中的效用。  关键词:素质育化平台;教学信息化;应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1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9-0027
摘 要:随着高校教学资源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有效解决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的海量存储、实现应用(服务)和数据的分离、提高服务性能和数据安全性等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数字资源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SAN在高校数字教学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和基本实现方法。  关键词:SAN 数字资源 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2-0078
案例描述  周五下午的一个过渡环节,洋洋哭着找到我,告诉我她的裙子被初初撕坏了。我一看,可不,新纱裙上居然被捅出两个不小的洞。发现问题后,我听了两个小朋友对事情的描述,询问初初为什么把洋洋的裙子撕坏了,初初说:“我喜欢她的裙子。”洋洋却说:“初初故意把我的裙子给撕坏了。”了解事情之后,我告诉初初这样做是不对的,喜欢别人的纱裙可以摸一摸,但是不能给撕坏了,并引导初初给洋洋道了歉。洋洋接受了初初的道歉
摘 要:本文结合个性化服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Web挖掘的个性化远程教学模型。它能充分利用用户Web访问记录以及用户与站点的交互数据进行挖掘,以此来发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改进页面设计,优化站点结构,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个性化远程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 Web挖掘 远程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