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深度学习 凸显数学本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ixi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凸显数学本质,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处于高阶思维的状态,从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怎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呢?一是“巧设问题,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二是“经历过程,聚焦知识的深度建构”,三是“适时思辨,凸显思维的深度发展”,四是“适当延伸,促进知识的深度迁移”。数学深度学习,需要精心设计和科学引导,多种途径有机融通,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清晰、更合理,让学生的学习真正触及数学的本质,学习能力真正得到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问题;思维潜力;拓展迁移
   深度学习是源于学生自身内部动机对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展开准确、完整、深刻、丰富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思维学习新知,建构新体验,进而促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学中凸显数学本质的关键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一、巧设问题,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
   问题是激发和引领课堂教学的重要推手,是撬动学生思维的杠杆。以问题驱动为主线的深度学习,是以问题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走向知识的深入理解,是对知识内部意义的追寻和理解。学生通过解决逐层深入的问题,能实现对知识的重组与建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营造深度学习的氛围,促进深度学习逐层深入,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触及数学的本质。
   例如,教学“工地要运80吨黄沙。如果有下面3种货车选择:A货车载重量3吨,每辆运费65元;B货车载重量5吨,每辆运费60元;C货车载重量12吨,每辆运费70元,可以怎样设计运输方案?按你设计的方案,运这批黄沙一共要运费多少元?”教学时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如果你是工地老板,设计运输方案,你首先考虑以什么为标准?(省钱)(2)要想省钱,你怎么考虑?这个问题学生出现三种考虑:①一种都用80除以载重量老老实实算。②先比较三种货车中A和B车发现B货车量多钱还便宜,再比较B和C车,C车量翻倍而钱只增加少量,明显C车便宜,所以考虑先选C车。③求出三种货车每吨的运费,再比较,也发现C车便宜,所以也考虑先选C 车。(3)根据你列出的算式,你想到什么方案?(80÷12 = 6(輛)……8(吨))根据列出的算式的答案,这个问题学生得出三种方案:①考虑不浪费车的空间,选6辆C车、1辆A车和1辆B车;②考虑不浪费空间,选5辆C车和4辆B车;③考虑浪费空间却省钱,选7辆C车。(4)看三种方案算出的钱数,为什么第三种方案浪费空间最多还最省钱?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因为C车价格超便宜,有的学生说因为A车和B车各1辆合起来的钱比1辆C车贵多了……
   以上四个问题,激发学生整合生活经验、整合数学知识,多角度分析问题、寻求多种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将学习引向深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选择设计方案的有关知识、方法,使学生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二、经历过程,聚焦知识的深度建构
   数学本质是对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运算规则的形式和应用、问题解决等根本性的认识,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应用的学习过程,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的过程,是对数学本质全面的把握。经历过程的学习是引发深度学习的前提和根本,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才能深度建构新知。
   例如,“方程的意义”的教学。方程概念的建立,是小学阶段从算术思维转向代数思维的拐点,需要设置隐含代数思想的情境。方程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要让学生体会方程“用等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寻找相应的等量关系,构建“方程”的概念。
   (1)情境引入,初步体会
   教学时出示以下三个情境:
   ①天平做的小实验:
   ②哥哥、妹妹同时从家出发去学校图:
   ③我校五(2)班学生人数情况:
   学生依据三个情境展现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出式子。让学生感知“方程”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体会“方程”与等量关系的联系。
   (2)分类梳理,建构概念
   学生依据三个情境展现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出式子:①200 x=450②2x>450③150 x<450④500-y=150⑤150 y=500⑥26 23=49⑦a 26=50⑧7b=49,教师提出问题: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学生有的分成两类:不相等的式子②③是一类,相等的式子①④⑤⑥⑦⑧是一类,有的分三类:不相等的式子②③是一类,相等的式子中含有未知数的①④⑤⑦⑧是一类,不含未知数的⑥又是一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比较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揭示“方程的意义”。学生依据数量关系列出的式子进行分类梳理,逐步发现等式与方程的区别,抽象概括出方程的意义。
   三、适时思辨,凸显思维的深度发展
   思辨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分析、推理、判断、交流等思维活动中用数学方法从数学角度进行的思考和辨析。思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的欲望。值得思辨的问题往往是知识的核心,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思辨数学学习才有深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驱动学生思辨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思考、辨析中理解,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开展,引领学生思维深度发展。
   “认识负数”一课,围绕“假如世界没有负数可以吗?”“0是正数还是负数”这两个话题,学生展开交流,学生在课堂中各抒己见。
   1.纵向思辨,教师提出问题:“假如世界没有负数,可以吗?”生1:不可以没有负数,如果没有负数,零下的温度就没办法表示了。生2:不可以没有负数,如果没有负数,电梯地下一层没办法表示。生3反驳:可以没有负数,地下一层可以用字母A表示。生2回驳:如果地下100层呢?生3反驳:可以用“AB”“AABB”等来表示;生4回驳:用这么多字母表示你记得这些都表示哪一层吗……思辨“假如这个世界没有负数,可以吗?”的过程,学生从思辨“地下一层的表示”再到思辨“地下100层的表示”,思维不断深入,在思辨中感悟负数的产生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在思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2.横向思辨,教师提出问题:“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生1:负数的前面都有个负号,0前面没有,所以是正数。生2: 因为正数都有对应的负数,而0却没有,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生3: 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生4:正数都表示一个值,而0不表示一个值,它又没有负号,所以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思辨“0是正数还是负数”的过程中,学生列举0不满足负数的多个特点来思辨,在思辨中学生对正数、负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思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在思辨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思维瞬间被激活,对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并通过列举、推理、展示等方法验证自己的观点,大脑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思维潜力被充分挖掘,这样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批判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适当延伸,促进知识的深度迁移
   延伸拓展是指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增加新的知识,或将原有知识进行延伸联系以解决新的知识。数学知识是互相关联的,教学不能局限和固守在某一节课或某一个知识点上,需要有整体意识,从知识关联的角度以整体化的方式把握数学知识本质,获得结构化和系统化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出示下面巩固练习:“根据方程选题目:6m=300 ①每辆小汽车m元,6辆这样的小汽车一共300元。②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m千米,这辆汽车6小时行驶300千米。”教师提出问题引导:选哪一个符合方程的等量关系呢?学生得出多种思考:选①, 因为单价×数量 = 总价;选②,因为速度×时间 = 路程,两个都可以选。教师继续追问:“6m=300在生活中还可以表示哪个等量关系?”学生得出多种思路:每天生产m个零件,6天生产300个;每班有m人,6个班300人……小结得出:方程在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表現。一个根据方程选等量关系的练习就打通了这一类等量关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悟方程的不同表现形式,感悟它与以前学的算术理解的差异,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深度学习持续发展,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拓展迁移能力。
   总之,数学深度学习,需要精心设计和科学引导,多种途径有机融通,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清晰、更合理,让学生的学习真正触及数学的本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真正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晖.数学问题四驱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2018(2):266.
   [2]金洁.聚焦学生经历 有效建构概念[J].教学月刊,2017(4):46-49.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实现学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基于此,以体育能力弱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因、探究教学方式,旨在为优化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与健康;体育能力弱;教学指导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中,“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而以导为先的教学模式既能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又能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在此,以小学数学学科为切入点,对导学课堂展开具体分析,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向着良好的态势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学;兴趣;抽象能力   导学是指有指导的学,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一种模式。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小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教学改革应从哪方面入手是教师要探讨的问题。教学改革要循序渐进,同时要以科学的手段进行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改革的目标,提升教学的质量。数学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不能还停留在过去,要根据实践与时俱进、同步发展,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数学教学的要求。在此,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侧重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培养,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审核分析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最佳方法的能力和习惯。其中学生审题习惯的养成,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审题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结构,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读”“圈”“查”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审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错题,巧用错题,对教师来讲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小学教师重视错题的订正与讲解,却忽视了有效的指导和错题教学的升华。巧用错题,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一线教师重视错题这一教学资源,并开发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错题;数学;分类;习惯;讲解   在一线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出现重复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无穷。而在数字化背景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式也在进行着转变,传统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方式大多集中在学校内部,而在学生离开校园之后,教师就很难对他们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在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教育的方式出现多元化,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在行为习惯培养上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这种教育
摘 要:数学是对生活中一些常见规律的总结归纳,生活中几乎随处都可以碰见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意充分挖掘生活元素,将生活与数学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生活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此,对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活元素进行探索,希望能让数学教学活动焕发活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生活元素;数学教学;结合方法   教师要明白,数学教育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缺乏有效性、合理性等。基于当前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要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语文作业是引导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作业与课堂教育相辅相成,只有确保二者之间的联动性,才能有效发挥语文作业的本质功能。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的教师太过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水平,不但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增强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策略   数学是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和严谨性的学科。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外,还
摘 要:提升學生的多方面素养,锻炼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当下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深度学习的意义,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深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以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带来更多的帮助,从而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信息技术;拓展问题;现实生活   在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