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教学实录与点评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307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广东深圳市南山区外国语学校 井亚杰
  评析:广东深圳市南山区教科中心 郑明江
  师:好了,开始上课了。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文吗?
  生:知道——《五彩池》
  (师板书课题)
  师:别看这个“彩”字不是生字,但很多同学容易写错。现在看老师写——要注意它的写法。
  【“彩”字虽然不是生字,但是老师不拘泥于教材,时刻以学生实际出发,把此字当作重点,让孩子看老师写,体现了“以需要为重点”的教学理念。】
  师:谁知道今天老师为什么选这一课来上?
  生:因为这篇课文很美。
  生:因为老师想找一篇最美的课文。
  (众笑)
  生:因为五彩池太神奇了,老师想让我们与听课的老师去旅游一下。
  师:多会说话呀!的确,五彩池不仅美而且很神奇。看来你课前预习得不错,你能告诉大家她的神奇和美表现在哪里吗?
  生:她的美表现在水池样子很多,水很清,还有神奇的是水的颜色因池子不同而不同。
  师:你是个很会学习的孩子,不仅预习得到位,还作了充分发言的准备,回答问题时有条理。
  其他同学把课文读了三遍的请举手。你们和刚才这位同学的意见一致吗?
  【看似很老套的一个开篇问题,其实老师别有用意: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猜——为什么选这篇课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第一印象总结一下,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一石三鸟!】
  接下来老师找四个人分别读四个自然段。
  生:我觉得××读得很有感情,但是调子有点怪怪的。
  师:我也有同感。谁能发现他的问题出在哪里?
  生:我觉得他读时语调太高,没有低的地方了。
  师:对了,你说到点子上了,声调普遍太高了。读书时,不管你是低还是高,都要有起伏变化才好。你想,一直用很高的调子,永远不低下来,听众是不是会觉得很累呀?再说,大家都看过人的心电图吧,要有曲线起伏的,如果是直线了,就意味着生命结束了。记住,有生命力的朗读是有起伏变化的。
  【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感情地朗读很容易被他们误解为“把语句读得调子高就是好”,如何进行纠正,这个例子很有实际意义。】
  师:(对刚才读书的同学)你明白大家的意思吗?
  生:明白了。
  师:以后读书时要注意这一点。你很有激情,这个毛病对你来说好改。
  大家读了前四段,其实文章还有一段,就是最后一句话。别小看这一句,作者把他单独列为一段是有深意的。
  大家先齐读一遍,看看是否能理解这句话。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师:来听听老师这样读:“原来五彩的瑶池不在天上,就在人间。”
  有什么区别吗?
  生:老师把“人间”和“天上”这两个词语的顺序颠倒了。
  师:你很会听。那么老师这样改还是课文那样写好呢?
  生:(齐)课文好。
  师:为什么?你们不是平时挺崇拜老师的吗?老师未必就不如作者呀。
  生:一样好。
  师:呵呵……我们办公室主任又发话了。
  (学生都沉默了。)
  【可贵的沉默!很多课堂上老师怕“冷场”,孰不知这样的“冷场”有多可贵。这才是真实的课堂,才能够真正体现由“不会”到“会”的生成过程。】
  (好一会才有人发言。)
  生:老师,我觉得还是课文好。因为你那样是强调了不在天上,课文是强调了就在人间。
  师:有点意思了。
  生:因为课文主要是为了肯定在人间,不是否认在天上。
  师:对了,虽然就这样换一个顺序,但课文的侧重点就不同了,课文是肯定“在人间”,强调五彩池的美;老师那样改就是否认“在天上”,强调天上没有。你们说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侧重哪一点?
  生:人间的五彩池。
  师:看来呀,老师还是不如作家,大家也看到了,你们说汉语的魅力大不大呀?
  (生笑)
  【相机对孩子进行一点汉语魅力教育,是语文老师的天职,也是激发孩子学好汉语的有效而不耗时的好办法。】
  师:好了,抓住了主旨——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板书:天上人间)
  师:大家发现没有,这两个独立的词我板书之后又可以连成一句成语了——天上人间。
  师:下面我们直接看地下彩池部分。
  (板书:人间——彩池)
  有没有发现,老师没有写“五彩池”而写了“彩池”。这样写准确吗?
  生:这样写不准确。
  生:这样也可以,因为要不要“五”都表示五彩池。
  (老师摇头表示不满意答案)
  (过了一会儿有人大悟,争着发言)
  生:老师这样写是为了和上面的字数一样,都是四个字。
  师:对。这叫对仗。但是老师在讲究对仗的同时更要讲究准确。我的问题是——这样写准确吗?
  生:准确。老师教过我们,这里的“五”不是表示只有五种颜色,是很多颜色的意思。
  (众哗然,大悟)
  师:真不错,你们很有心。就是这样,很多数字在词语里面或古诗中表示很多或很少,是虚指。
  【这就是设计的魅力:看似平淡的一处巧问,涉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语文知识点。长此以往,孩子的语文素养不愁提高。】
  师:好了,这个问题我们弄明白了。大家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是写这个人间彩池的?
  生:三个。
  师:看来比较重要。我们仔细地读读看,每个自然段都写了彩池的哪个方面?读后可以同桌或前后桌讨论一下。   (生自由读书,讨论。)
  【一节好课的标准就是看学生们是不是读书读得多,是否读得兴致盎然。老师的任务不是讲,而是引导孩子用心去读书,高明的老师会引导,会巧引导。】
  师:弄明白了吗?谁来谈谈?
  生:第二自然段是写池,第三自然段是写水,第四自然段写的是水变色的原因。
  师:不错,老师按照你说的板书。
  (板书:池
  水)
  师:概括第四自然段的话字数太多了,和前面一样,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生:(迟疑了一会儿)原因。
  师:快了,就俩字了,选一个,用“原”行吗?
  生(笑):用“因”。
  师:好了,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池、水、因。
  下面还是要读书。这一次读书要快速浏览,看看文章写池抓住了池的什么特点,写水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
  生:抓住了池子的多少、颜色、大小、形状。
  师:板书要用最少的字词概括最好。
  生:多。
  师:有这个特点,但不够全面。
  生:怪。
  师:怎么个怪法?
  生:很多形状。
  师:那不叫怪,怪有点贬义了,那叫——对了,奇!
  (板书:多而奇)
  师:现在大家做一件事,拿出笔来,把表现池多而奇的词语画出来。画完后体会一下应该怎样读,然后我再让大家来读。
  (生画词,快速练习)
  师:好了。我刚才巡视了一下,大家画得都挺准确的,老师相信你读的时候能读好了。来试一试。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对了,很聪明,我听出池子的“多”了,因为你们读时强调了“漫山遍野”和“大大小小”。
  【此时无声胜有声!读书时,哪些该重读,哪些该轻读,其实不需老师多讲,关键是如何去引导孩子读,给他信心,他才会明白你的用心,才会真正去体会和琢磨。这是一个不错的典例。】
  师:暂停——这个比喻句没有读好。想想,多美呀:好像是铺展在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感觉一下,再来读。继续。
  师:看看,这个符号代表什么?
  生:代表还有很多样子。
  师:对了,这个省略号不简单呀!就把几个有代表性的写出来就好,后面可以用省略号来代替。
  【小小省略号,老师也把它教得有声有色,别有滋味——要做教学的有心人。】
  这一段大家读明白没有?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老师,一亩、一丈分别表示什么呀?
  师:老师告诉你,我查了资料,“亩”是中国的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相当于666.67平方米,大概比我们一个操场还大。
  (生哗然——)
  师:你觉得大吗?
  生:大。
  师:错了。看看课文怎么写的?
  生:“大的不过一亩。”
  师:“不过”是表示小,可不是大。大家一定要联系课文中的句子整体理解,别只想600多平方米很大了呀。看起来有600多平方米很大了,实际看和什么比较了。和江河、大海比较它确实很小了。课文写的是一个池呀,不是写小水坑!
  【什么叫语言文字训练?这就是。“不过”不是生词,可是孩子理解没有到位,所以要延伸一下。学生的空白点就是训练点。这里也很大程度地体现了老师的课堂机智。】
  师:好了,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课文后面一部分是讲水变色的原因,我给大家留一项作业:科学课上我们都学习了写研究报告,也请你们回家后写一个研究报告——题目就是“五彩池池水变化原因探究”。
  下课。同学们再见!?
其他文献
在一次数学研讨活动中,两位老师先后执教了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的“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一课。这部分内容继续教学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与学生以往解答的两步计算不同的是:这里要求学生解答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都只含两个已知条件,这对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来说,难度有所增加。所以本节课除了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外,还要突出画线段图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
一款古典氣息十足的怀表也可以是当下的创作,它带着过去的情怀、经典的外形和不惧时光考验的精确性能,冲破时间的阻碍走向未来。金色怀表Patek Philippe 复古的鞍形腕表和小巧的金属腕表,经典的白色衬衫与优雅的软呢夹克,哪款来自过去?哪款又源于当下?正是这样的难分难辨印证了一个真理:好的设计拥有抵御时光变迁的力量。棕色鳄鱼皮表带腕表Hermes;Vintage金色圆形表盘腕表Omega;白色衬衫
课堂上,优秀的教师关心的不仅是教材的内容,更是学生的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自身的特点,下面就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特点一:学生的思维热情高涨,与数学思维需要的安静氛围有距离  在小学课堂上,经常看到小手如林、小脸通红的热闹场面,尤其是平常的数学课,往往你这边的问题刚提出来,那边的答案已经脱口而出,这不仅影响了课堂纪律,更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思维。更让老师头痛的是,往往这些答案有
语文课程积极倡导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算是焕发生命活力呢?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得好,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样的描述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从课堂的表象入手揭示出了有效课堂的深刻内涵,即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自主地进行智力挑战,实现自身的充分发展。这样的课堂不仅是有效的,甚至可以说是高效的,这也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心目
设计意图: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组中的一篇书信体精读课文,是中国男孩雷利致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他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写了失去父亲的悲愤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感情真挚,读来催人泪下。教学设计通过潜心涵泳、语境想象、移情体验、情景创设等方法引领学生走进雷利的内心世界,触摸他的心弦,想之所想,悲之所悲,开启一次以“呼声”起首,以“悲愤”贯之,以“渴盼”作结尾的心路
一、导入,揭题    (课前板书好课题和作者。)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20课,和当代作家冯骥才一起走进花的世界,去感受——  生(齐读):《花的勇气》  师:再读——  生(齐读):《花的勇气》(比第一遍读得好。)  (因为从“预习”到“探究”到“作业”,都想在一节课内完成,所以导入新课时力求简洁有效。)    二、学习“导读语”,明确学习思路    师:请大家把课本翻到20课。同学们,这
1.试图捕捉最真实最当下的“碧梨时刻”。2.结束了拍摄,碧梨与Nick Knight开心拥抱。3.在鏡头前自由舞动4.喜爱宽大廓形的碧梨  在第62届格莱美颁奖典礼前的几天,Billie拜访了洛杉矶儿童合唱团,她八岁时就成为合唱团的一员。对着正在练习的小朋友,她颇为怀恋地说:“这段经历对我意味太多。”那时的Billie还不知道,自己将会在几天之后横扫本届格莱美,拿下年度制作、年度专辑、年度歌曲、年
苏霍姆里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的确,语文课堂的教师评价是一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艺术,对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注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还存在或缺失、或过度、或失当、或缺乏语文味等现状。本文通过对几种怪现象的透视分析,探讨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思维与情感体验,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灵
有這样一群女孩,她们忠于自我,非比寻常;离经叛道,行为乖张。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她们被称为无性别主义风潮的引领者——TEDDY GIRLS。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此,每位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以至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投入这项工作。其中,写日记是教师们使用得最普遍的方法,而且每天一篇,循序渐进。学生天天写,教师天天查,生怕有什么闪失。但现实是,除了几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写得较好外,其他学生进步不大。  从学生的日记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无主题,漫谈胡扯。(2)记流水账,写得平淡,无波澜。(3)内容很少,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