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长远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包括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途径是巧妙设疑,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对文本标题设问,激发学生进行预测与探究。2.对文本大意进行提问,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3.对文本内容或作者提问和评价,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总之, 教师只有建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认知基础,才能在教材中挖掘出文本价值,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思维品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阅读
  【作者简介】张金勇,芜湖市三山区教研室。
  引言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核心素养强调人的思维,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英语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
  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可见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具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的人才,而创新意识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外语学习显著有助于促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发展。因此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长远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一、什么是思维品质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思维品质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就英语学科而言,主要指与英语和英语学习有关联性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包括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
  二、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目前课堂教学理念和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还任重道远。就思维品质培养来说,教学大多停留在记忆等浅层思维活动,话题的选择、问题设计等方面没有思维含量。
  以阅读教学为例来分析,会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单纯把阅读材料当作语言知识的载体,阅读教学几乎等同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单纯训练阅读技能,忽略对内容的学习;机械地看待鱼片结构,机械地将文章分段;忽视语篇产生的背景、意图、对象等;教学方法单一:读前、读中、读后。
  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
  笔者结合现行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中阅读这个模块来谈谈一些初步的尝试。
  三、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途径
  如果在外语教学中有系统的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来训练学生,就可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阅读教学方面有目的地进行了积极尝试,让每一个教学的过程都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去体验、理解和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掌握学习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他们的思维智力品质。
  思维训练是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核心。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的素养:一是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搜集、理解基础信息的能力;二是发展学生通过推理来理解语言背后的真实意义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归类能力、分析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的能力等;三是发展学生通过思维判断文本阅读中真正有效的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将信息与自身认知结构相关联,进行思维理解。可见,没有积极的英语思维活动,没有准确的理解把握,英语阅读课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因此,阅读课的教学教师要通过挖掘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那么,培养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有哪些呢?
  1.对文本标题设问,激发学生进行预测与探究。一篇文章的标题作用是很多的,有的是直接標明了文章的中心内容或线索,有的是为了引发读者的兴趣与思考。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运用预测、质疑、推断、分析、评价的策略,探究标题的含义,立足于标题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文本的思路主旨。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英语8A Unit6 Birdwatching Reading部分时,通过关于标题“Zhalong—a special place”提问 解读标题,预测推理,结合思维导图(图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Teacher:Before we read the text,I’d like you to focus On the title“Zhalong—a special place”Where do you think Zhalong is? Why do you think it is a special place?
  再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英语8B Unit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Reading部分时,就标题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抛出三个问题(图2):(1)What does the word“interview” mean?   (2)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an interview?
  (3)What questions will you ask Dr. Ma ?
  这样启发设疑,激发思维矛盾,引导学生预测推理。
  该部分问题的设计都是直接聚焦标题,让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假想和猜测,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很快集中在标题部分,从而自然地引出文章的话题。
  2.对文本大意进行提问,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的提示性问题,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培养学生跳读获取文段主旨大意的阅读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英语8B Unit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Reading部分时,教师提问:What’s the main idea?布置任务:快速浏览全文,归纳四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用ppt呈现答案(图5)
  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大意之后,细读文本,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概述和归纳能力。例如上述reading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呈现下图,学生完成填空,更清楚了解ORBIS的情况,概述、归纳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3.对文本内容或作者进行提问和评价,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并且善于通过采用设疑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要努力让所有的学生在疑问中综合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努力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考。
  例如上述reading部分教学,进入讨论环节时,教师抛出以下问题:
  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way to donate money to ORBIS?
  If you think it’s a good way, why?
  And how can we raise more money?If not, why not?
  Do you have a better way to support it? What is it?
  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这些问题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在语言的运用中培养他们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品质得到有效训练。
  四、结论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英语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境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应各自扮演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导、誘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地向着既定的方向进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可见,教师只有建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框架的认知基础,才能在教材中挖掘出文本价值,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3]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单俍.深度解读文本,培养高阶思维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专刊),2015.
其他文献
【摘要】切块拼接法(Jigsaw)作为合作学习的方法之一,主要强调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切块拼接法更符合初中生生理心理的发展需求,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课堂参与度以及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中使用切块拼接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切块拼接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合作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句法结构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本文以《干校六记》中的“下放记别”的英语译文文本为研究对象,以Mona Baker在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一书中对“语气”的阐述为理论基础,发现在汉译英中被动语态使用的特点和频率之高。即主动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是汉译英文本中经常使用的翻译策略,而且被动语态常隐含着说话者的消极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Error Analysis, and it is hoped to be helpfu to the English teachers.  【Key words】Error Analysis; Se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dure  Contrastive
【摘要】当今社会对英语学习的需求日益增加,乏味的传统课堂也让学生对英语敬而远之。笔者结合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介绍清睿口语100把人工智能技术引进课堂的过程。文章从学生自学资源与教师备课资源、大数据反馈与精准教学、个性化自我提升等方面阐述清睿口语100构建英语人工智能课堂的实施策略,其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清睿口语100;初中英语智能课堂;资源优化;核心素养 
【摘要】评价体系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的、直观的手段。因此,评价体系要适应时代背景,符合教学目标。目前普遍采用的医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学生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反馈。针对医学英语教学评价现状的弊端,本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努力探索一个符合医学英语教学规律的、动态的评价体系,以期达到评价检验、监督、指导教与学的目地。  【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创新、经济水平不断的提高,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当今英语风盛行的时代,英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还是沟通的渠道的桥梁。学习好英语,为将来能够走出家门,走出国门铺设一条平坦的成功道路。  【关键词】游戏 中小学英语教学 衔接  引言  小学英语是启蒙教育,为初中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教学机智是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的,更多时候是对突发情况和特定情境下形成的临时应变、反应的能力,反映着教育者的教育底蕴和灵活能力。在处理教学失误、学生失当行为、教学环境突变等情况下都需要教学机智。运用教学机智演绎优校课堂,需要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课堂生成信息进行优效重组、把握教育分寸、提高自身修养。  【关键词】教学机智;优校课堂;英语  【作者简介】陈麟,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教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英语的自然拼读法进行了分析,并对音标教学方法进行全面阐述,最后分析了两种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阶段运用,音标教学方法是相对传统的一种方法,其对于学生对单词读音的掌握有一定的作用,自然拼读法注重字母音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见到单词能够知道读音、听到单词的读音能够认识单词,这两种方法各有特色、优势,使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
【摘要】“互联网 ”时代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日常教学的课件,教师应该制作一些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本文主要介绍Hot Potatoes软件,探讨如何利用Hot Potatoes制作交互式英语网页课件以及Hot Potatoes在英语网页课件制作中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Hot Potatoes;英语网页课件;创新应用;反馈语;HTML代码  【作者
【摘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四大内容。对于英语写作这一块,学生的练习较少,导致写作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要对写作进行提升,就必须加强其他三个方面的教学,以“听说读”来促进“写”的能力的增长。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对“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庄清海,福建省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