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有效教学行为的探讨和实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1314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物理教学中有效教学行为的界定
  
  有效教学行为是教师为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更大的教学效果而实施的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习物理,觉得枯燥无味,或学了之后收效甚微,那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无效或低效;如果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觉得非常有趣,并且学后还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问题与教师商讨等,这样的教学行为就是行之有效,也是要不断寻求的。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树立全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
  
  传统的物理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播,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不够密切,纯知识、纯理论的问题训练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生活知识的缺乏给物理学习带来的障碍,在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安排学生实践活动、作业布置等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1.立足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体验中努力探究、开发心智,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系统建立实质的联系。实验是达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实验常常除给学生以“新、奇、好玩”以外,没有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影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除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外,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做到:
  (1)敏于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和“看的方法”,即明确观察的对象、条件、步骤、部位、顺序等。
  (2)勤于做。拓展实验空间和增加实验时间,让一些演示实验从讲台向学生的座位拓展,甚至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演示,真正实现实验的目的。
  (3)善于思。经常给出一些设计性实验是调动学生动脑、动手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力求使学生感到设计性实验有探索价值,能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激发其独立思考,联系教学实践,理解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提高知识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解决当前教与学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质和量,特别是能促进智力发育迟滞学生的有效学习,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学习的困难。
  二是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教师通过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及利用学习策略的教学,可减少教学和训练时间,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如在一章的教学内容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不同的主线进行知识梳理,组成知识网络。在操作中,教师可对知识整理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提示,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是小组协作完成,使他们逐步养成知识整理和归纳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课题探究,提高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中课题探究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还可以是探索性实验。针对某一具体课题,使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师生共同探究物理规律。探究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生活体验,在情境中捕捉各种信息、分析信息、产生疑问,同时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
  如在“测量凸透镜焦距”课题探究中,要求每组学生带好刻度尺、凸透镜、一张白纸和一副太阳镜。第二天的课堂教学,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中,在太阳底下两人一组开始测试凸透镜的焦距。开始时,有同学还不明白带太阳镜的真正作用,但当他们看到白纸上凸透镜会聚而成的既小又亮的白斑时,才知道没有太阳镜会损伤眼睛。在测量中,有的同学在白纸上得到的是一椭圆光斑,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的同学将白纸平面与凸透镜的中心平面垂直后再正对太阳,这时在白纸上测的是不完整的大光斑到透镜的距离。虽然同学们测得的焦距不一定准确,但是他们体验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以及对测量焦距的方法有了一个亲身的体验,使其在宽松、好奇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
  4.革新教学手段,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多媒体、网络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我们应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上的独特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网络课件,适时播放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视频动画和图片等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缺乏,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物理生活知识,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5.注重个体差异,作业习题符合新课程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承认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课后的作业习题要精心选择、编制,要既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果,又能紧扣教学内容,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有差异的作业,立足中间,促优顾后,解决“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另外,对于那些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对物理与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的部分同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布置一些容易引起其学习兴趣又有助于能力培养的探究性思考题、小制作、小实验等,也可适时让他们参加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地组织一些如能源、环保等方面问题的社会调查活动,让这些学生在活动中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以上笔者浅论了在物理教学中加强有效教学行为的几个问题。有效教学行为如何让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总之,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投入和主动建构的认知基础上。
其他文献
在国外大学申请里中,义工和短期工作经历也是要考核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结束之后会获得当地NGO组织颁发的国际义工证书和推荐信,对未来留学申请起到助力作用.国际义工
从保证矿山安全作业的观点来看,现代化的露天矿和废石场是大型的工程构筑物。因此,在设计阶段当评价边坡稳定性方面出现错误时,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其严重
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人们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也逐步深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大部分教师将简单的数学知识拓展的极为复杂,由于初中阶
研华科技日前宣布,针对更紧凑嵌入式工控机市场发布—ARK-1000系列。此系列的小巧、强大功能的一体化(all-in-one)、无风扇的系统设计专为坚固要求高以及空间要求高等自动化
高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是死气沉沉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使数学教学变得高效.基于此,
猪伪狂犬病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根除,在中国,目前只能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自2011年末以来,华北大部分地区的已接种疫苗的猪场爆发了伪狂犬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
在新的高中课程理念下,政治课堂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果.从创造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三个阶段探讨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当代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
现如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进一步改革和深化,为了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打下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就此,本文将根据实际
近几年,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发展起来很多科学的教学方法.其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发挥出其特有的创造性.奥尔夫音乐的发明人认为,音乐必须是与舞蹈、语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