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一样的小画家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zhi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绘本故事
  《我是不一样的小画家》作者是新西兰的插画师和童书作家尼基·斯莱德·鲁宾逊(Nikki Slade Robinson),他为许多国内外的公司绘制商业插画,也绘制过许多明信片、卡通片、教育插图等。尼基最喜欢为儿童书绘制插画,已经出版了《叨叨鸭和羊默默》系列、《我是不一样的小画家》在内的60多种绘本。
  谁说一定要用颜料、画笔和纸来创造艺术?当只有棍子、石头、沙子、泥和云的时候,一名真正的艺术家照样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我是不一样的小画家》讲述了一个小画家的故事,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女孩在任何地方都能随手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不信你看她在森林里、沙滩上、雨后和天空中创造出的生动作品。很多时候想象力是最好的工具,这种视觉上的刺激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极其善于发现自然生活中的微小之美,并巧妙地运用它们,借助想象之力使之升华。这是一本精美的手绘书,它可以启发和鼓励孩子们用自然界中的日常物品来创造艺术,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水平。
  二、图画语言
  书中的小女孩(小画家)一头金发,身穿红色条纹T恤和黑色裤子,扎着两个可爱的辫子。她两脚分开,一手叉腰,一手握一根大树枝出场。她站在那里非常有气势,仿佛在向一切宣战。她的出场白也非常简明扼要:“我是一个小画家,走到哪儿,就画到哪儿。”一下子让读者感受了小女孩有着干脆利落、无拘无束的个性。
  她高兴地说:“我不带笔墨,纸也不拿,但好主意照样处处开花。一朵、两朵、三朵……嘿!多亏了我的想象力,哪朵花开不是靠它?”可见小女孩满脑子都是想象,不断地脑洞开花,创意满满。
  这位小画家来到森林里画,她选择了大自然中常见的物品来创作作品。可以是一片满是洞洞的树叶,可以是长得弯弯曲曲的树枝,可以是毛茸茸的女萝,还可以是滑溜溜的石子儿…… 不论是什么,哪怕是外观有缺陷的,我们的小画家都能用它们来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美丽的作品。
  在画面上看到的小女孩非常快乐,总是开心地手舞足蹈,让读者对这个小女孩的喜爱欲罢不能。特别在沙滩上翻跟斗的画面给读者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大。她自由自在的肢体动作和一望无际的沙滩、海洋形成了海阔凭鱼跃的不拘束感,充分体现出小女孩无拘无束的个性和对创作渴望的内心世界。作者用了四页篇幅呈现出了绘本的高潮内容。
  “贝壳上还留着大海的咸。” “拢起个小沙丘毫不费时间。”“再把拧成团儿的海藻铺展开,一点一点……”这些句子充分体现了小女孩在创作时耐心十足,同时折射出她通过创作更加热爱大自然的一切,甚至她把海面上的浮木比作小精灵,把浮木的影子比作手指头,两者融为一体。
  小女孩来到雨中画画,雨水发出哗啦哗啦声;小女孩踩在水坑,水坑发出吧嗒吧嗒声。于是,她说:“我为它跳一首曲子。”她用舞步结合波纹创作了神奇的动态画面。雨后的软泥巴更让她信手拈来,想到什么就捏什么,随手捏出一个个有趣的形象,栩栩如生。她走近自然,观察自然,用心去体验,与自然相谐的趣味画面让读者深受感染。
  在绘本的最后部分,小女孩躺在绿草地上,请天空在她脑海里溜达,根据云朵的变化充分想象,一幅幅画面都只有她自己看得见,那支想象力的笔就在她脑中。故事的结尾呈现出了小画家创作时“无形胜有形”的最高境界。
  三、创美活动
  1. 趣味组合
  材料准备:积木、落叶、小石子、瓦片等。
  适合年龄段:中、大班。
  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落叶、树枝、小石子、积木等户外随处可取的材料组合各种各样喜欢的作品。
  2. 创意沙画
  材料准备:沙子、树枝、PVC管等。
  適合年龄段:小、中、大班。
  指导:
  1. 指导幼儿可以用树枝、PVC管等辅助材料作为画笔,在沙坑里作画。
  2. 让幼儿取出沙子在操场上(玻璃上、水泥地上等皆可)撒沙子作画。
  3. 捏捏泥巴
  材料准备:泥巴。
  适合年龄段:小、中、大班。
  指导:让幼儿捏捏泥巴,创作出各种各样的立体作品,观察这个作品像什么。
  4. 快乐洒水
  材料准备:洒水壶、水。
  适合年龄段:大班。
  指导:洒水壶里装满水后,在户外水泥地上任意洒水,发挥想象,借形添画,表达内心世界。
其他文献
四川省直属机关东府幼儿园以美育为特色,并成功举办了三届创想节。创想节定在每年4月中旬,历时一周,由全园的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  创想节中的美术体验游戏,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指向儿童的审美发展,集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于一体。  1. 手舞足蹈  材料工具:大白布、颜料、扫帚、颜料盆、雨衣、筒靴。  游戏方式:以地为纸,以脚为笔,手舞足蹈,大笔挥舞,任意渲染。  注意事项:提供的大白布除了具有吸水性,
期刊
近年来,幼儿园逐渐重视综合利用周边社区资源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艺术领域”中也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走进博物馆逐渐成为实施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博物馆场域下发生的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相较于幼儿园亦有其显著的独特性。下面,我们以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展的系列艺术活动为例进行分析。  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  
紙是幼儿生活中的常见物,也是幼儿游戏的原材料之一,其中蕴含着多种多样的探索机会和教育价值。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运用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尝试表现和创造“纸”的艺术美,如纸雕、剪纸、刻纸、折纸等等。在探索中,我们发现了一种融合自然植物的别样纸艺——花草纸。  花草纸不仅有中国传统造纸的智慧,又融合了来自花草间的自然美,让古法造纸更具趣味性和艺术性。幼儿在动手尝试制作花草纸中,体验打浆、铺浆、抄纸、晒纸等
“艺趣梦想家”艺术博物馆位于我园的A栋3楼,与B栋3楼有连廊相通。于是,A、B栋间的连廊便成了通往艺术馆的通道。如何将通道艺术化?如何才能让幼儿在经过通道时就有通往艺术大道的感觉呢?艺术博物馆工作小组的教师们经过研讨后,决定制作半透光布艺窗帘,窗帘以幼儿喜欢的“星空”为主题,让幼儿尝试通过纸贴画、水粉画、蜡笔画等形式呈现脑海中的星空。  一、分享中发现星空的奥秘  在得知自己可以设计艺术馆窗帘图案
在美术馆中欣赏大师的作品比在班级中更具有先决有利的条件。在班级中区域面积较小,内容也会受正在开展的主题限制,区域中不会有多种艺术家和不通风格的艺术作品的呈现;而美术馆有充足的空间来设置与各种大师相关的美术区域,环境布置上比班级区域更加具有艺术性,材料资源也比班级更加丰富。  一、与草间弥生对话——波点创意区  草间弥生是一位孩子能够读懂画面的艺术家,平面化的用色,简单的造型会让孩子们觉得艺术如此的
藝术馆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拓展了美术教育形式和发展空间。幼儿园开展艺术馆美术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开放的情境中亲身感受、欣赏、体验、探索艺术世界,激发艺术兴趣和艺术创造力,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获得情感、社会性、艺术审美等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开展艺术馆美术教育活动的资源选择  寻找幼儿园课程、幼儿、艺术馆资源的契合点,选取合适的艺术馆资源开展美术教育活动
温暖的阳光下孩子们玩起了影子游戏,有“踩影子、找影子、影子捉迷藏、影子不见了”等,孩子们乐此不疲。如果把影子作为一种美术载体,能否将孩子的兴趣延伸拓展呢?于是一场把“影子”留下来,借助影子造型让孩子们体验借形想象创作的快乐之旅开始了。  活动目标  1. 多人合作拼摆出影子怪物形象,体验借形创作的快乐。  2. 尝试使用粉笔有目的借形想象添画出影子怪物。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喜欢影子游戏,
冬去春来,幼儿园里焕发着勃勃生机。小草发芽了,花儿绽放了,这些变化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你瞧,我们班的小菜地里也有了新变化。  一、活动来源:我们班的小菜地开花了  幼:我们的小菜地开花啦!  幼:我知道,我见过,那是油菜花。  幼:我吃过油菜花,还没开花的时候,摘下来炒着吃。  幼:不对呀,我们种的不是青菜吗?  幼:青菜开花了就是青菜花!  幼:我爸爸妈妈带我去看过油菜花,就是这样的!  新学期
作为北碚区域内的幼儿园,我们借力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尝试以馆园联动的方式开展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前期,教师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博物馆,聚焦恐龙厅,针对恐龙的居所、生命与进化,进行了两次参观活动。体验恐龙灭绝的悲壮美和新生命诞生的希望美,萌发了要保护濒危物种、保护家园,让生活更加美好的想法和愿望。回到幼儿园后,如何结合前期的博物馆参观,运用博物馆线上资源,继续开展有关恐龙世界的绘画活动呢?我们引
随着“春”主题活动的到来,小班老师提议“让幼儿在自然的情境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一、准备篇  “春天在哪里?春天的美在哪里?”带着问题老师们来到园外的小树林“采集春天”。蹲下身,努力用儿童视角发现和观察春天的足迹,身处实地思考:如果我是孩子,会看见什么?会对什么感兴趣?老师们用手机记录下了春天的美好——草地上的蒲公英花、拥有白粉的双色樱花树、满地的花瓣、石头缝里倔强的紫色野花……  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