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户外美术活动:我们班的菜花地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ac_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去春来,幼儿园里焕发着勃勃生机。小草发芽了,花儿绽放了,这些变化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你瞧,我们班的小菜地里也有了新变化。
  一、活动来源:我们班的小菜地开花了
  幼:我们的小菜地开花啦!
  幼:我知道,我见过,那是油菜花。
  幼:我吃过油菜花,还没开花的时候,摘下来炒着吃。
  幼:不对呀,我们种的不是青菜吗?
  幼:青菜开花了就是青菜花!
  幼:我爸爸妈妈带我去看过油菜花,就是这样的!
  新学期开学,孩子们发现去年种的青菜开花了,一片金黄色的花,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便有了疑问,这到底是“青菜花”还是“油菜花”呢?于是,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孩子们运用不同的感官,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观察菜花。
  二、细致观察:“青菜花”还是“油菜花”
  怎样知道菜地里的花到底是“青菜花”还是“油菜花”呢?孩子们想出了好办法,有人说,可以用手机里的软件扫一扫,识别一下,有人说去找油菜花的照片来比一比。于是,于是我们借助手机软件以及网络上的图片,对菜花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我们知道了,油菜花是黄色的、有四个花瓣,花茎粗粗的、有许多分枝,叶子尖、边缘有锯齿; 而我们菜地里的菜花却有些不一样,花茎比较细、叶子圆形、边缘没有锯齿,但是花和花茎上的分叉和油菜花差不多。我们得出结论,原来,我们的菜地里是青菜花。
  三、創作准备:画一画我们的菜花地
  经过了一番细致研究,大家决定还要画一画我们班的菜花地。结合我们近期美术活动的经验基础,我计划给孩子们准备水粉颜料来绘画。但是,当我去和孩子们商量的时候,却发现他们还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
  幼:我想用油画棒来画,我需要一盒油画棒。
  幼:用纸也可以呀,可以用剪刀剪。
  幼:我想用黏土来做菜花,需要准备绿色和黄色的黏土。
  幼:还需要一张大纸来当一片菜地。
  幼:也可以用咖啡色的纸或者黏土来做土地。
  孩子们讨论出四种方案:用颜料绘画、用油画棒绘画、用彩纸剪贴和用黏土制作。我们还决定把创作的场地搬到户外的小菜地里,并且打算提前绘画和制作好土地部分。
  四、分组创作:我们班的菜花地
  一切准备就绪,孩子们的创作开始啦!
  剪贴组:我要用剪刀剪纸条当花茎,剪小圆形当花瓣。花朵很小,剪小圆形太难了。有没有其他办法呢?搓个小纸球!就像小班时候做小果子一样。
  黏土组:绿色的黏土搓成细长条就是花茎了。黄色的小圆球是花朵。把黏土压扁,就是一片叶子。
  油画棒组:花茎要用长长的线条来表示,花朵小小的,一点一点地点画。
  颜料组:我们也是用线条表现花茎,可以用点画的方法画花朵,叶子是圆圆的。
  五、活动反思:跟着孩子的脚步去探索
  很意外,这一片没来得及清理的青菜不仅开出了一片美丽的菜花,还生成了一个有趣的课程活动。其实,当孩子们注意到这片菜地的时候,我构思了很多开展活动的计划,但最终我的计划一个也没用上,孩子们的一个个问题,一次次讨论,让这个课程活动逐渐丰满起来。通过我们班的菜花地,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是我们领着孩子向前走,而是要跟着孩子的脚步去探索。
  ◆幼儿作品: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当下,弘扬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如同一本百科全书,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是重要的社会教育场所。六朝博物馆无论作为艺术审美教育、幼儿园“爱家乡”主题的课程资源,或是作为教师的文化提升学习场域,都值得我们去走进和开发。由此,开展“美在六
我園创办于1954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公办幼儿园。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注重幼儿美术教育的研究,秉承“美育童年,放飞成长”的愿景,践行“以幼儿为本,自然、自主、生活”的教学理念,建设“多元、童趣、互动”的校园环境。教师尊重每一位幼儿,鼓励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欣赏五彩的大自然色彩,以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多元的手法来支持幼儿。我园在自主、自由的游戏环境中成就了幼儿的主动成长,实现了自我表达,使之体验自由
四川省直属机关东府幼儿园以美育为特色,并成功举办了三届创想节。创想节定在每年4月中旬,历时一周,由全园的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  创想节中的美术体验游戏,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指向儿童的审美发展,集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于一体。  1. 手舞足蹈  材料工具:大白布、颜料、扫帚、颜料盆、雨衣、筒靴。  游戏方式:以地为纸,以脚为笔,手舞足蹈,大笔挥舞,任意渲染。  注意事项:提供的大白布除了具有吸水性,
期刊
近年来,幼儿园逐渐重视综合利用周边社区资源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艺术领域”中也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走进博物馆逐渐成为实施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博物馆场域下发生的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相较于幼儿园亦有其显著的独特性。下面,我们以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展的系列艺术活动为例进行分析。  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  
紙是幼儿生活中的常见物,也是幼儿游戏的原材料之一,其中蕴含着多种多样的探索机会和教育价值。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运用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尝试表现和创造“纸”的艺术美,如纸雕、剪纸、刻纸、折纸等等。在探索中,我们发现了一种融合自然植物的别样纸艺——花草纸。  花草纸不仅有中国传统造纸的智慧,又融合了来自花草间的自然美,让古法造纸更具趣味性和艺术性。幼儿在动手尝试制作花草纸中,体验打浆、铺浆、抄纸、晒纸等
“艺趣梦想家”艺术博物馆位于我园的A栋3楼,与B栋3楼有连廊相通。于是,A、B栋间的连廊便成了通往艺术馆的通道。如何将通道艺术化?如何才能让幼儿在经过通道时就有通往艺术大道的感觉呢?艺术博物馆工作小组的教师们经过研讨后,决定制作半透光布艺窗帘,窗帘以幼儿喜欢的“星空”为主题,让幼儿尝试通过纸贴画、水粉画、蜡笔画等形式呈现脑海中的星空。  一、分享中发现星空的奥秘  在得知自己可以设计艺术馆窗帘图案
在美术馆中欣赏大师的作品比在班级中更具有先决有利的条件。在班级中区域面积较小,内容也会受正在开展的主题限制,区域中不会有多种艺术家和不通风格的艺术作品的呈现;而美术馆有充足的空间来设置与各种大师相关的美术区域,环境布置上比班级区域更加具有艺术性,材料资源也比班级更加丰富。  一、与草间弥生对话——波点创意区  草间弥生是一位孩子能够读懂画面的艺术家,平面化的用色,简单的造型会让孩子们觉得艺术如此的
藝术馆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拓展了美术教育形式和发展空间。幼儿园开展艺术馆美术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开放的情境中亲身感受、欣赏、体验、探索艺术世界,激发艺术兴趣和艺术创造力,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获得情感、社会性、艺术审美等全面发展。  一、幼儿园开展艺术馆美术教育活动的资源选择  寻找幼儿园课程、幼儿、艺术馆资源的契合点,选取合适的艺术馆资源开展美术教育活动
温暖的阳光下孩子们玩起了影子游戏,有“踩影子、找影子、影子捉迷藏、影子不见了”等,孩子们乐此不疲。如果把影子作为一种美术载体,能否将孩子的兴趣延伸拓展呢?于是一场把“影子”留下来,借助影子造型让孩子们体验借形想象创作的快乐之旅开始了。  活动目标  1. 多人合作拼摆出影子怪物形象,体验借形创作的快乐。  2. 尝试使用粉笔有目的借形想象添画出影子怪物。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喜欢影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