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期,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面临着新的挑战。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为社会培养既具有一技之长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优秀人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生教育工作最直接的责任者——班主任,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如何创新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是职业教育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创新 班级工作 德育 艺术性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明确指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敬业、诚信、务实的精神,培养造就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根本保证。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深入进行,改革德育模式,提高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就成为时代所需。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研究历来受到各个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倡导,中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班主任成长=经验 反思”。目前反思之风日盛,它也带来了教育的革新和革新的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是一个多元的构成,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借助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通过示范、引导、启发、熏陶等方法影响和教育学生,巧妙地促使教育由被动转向主动,由说教转向动情,由一元转向多元,最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双进入一种情理交融的审美境界,班主任工作因此超越了传统的工作形式,由纯粹的科学工作升华为一种艺术化的创造。它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机智性、创造性和审美性。机智的班主任、开拓创新的班主任、诗情画意的班主任,都是讲究工作艺术的班主任,他们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失时机地有效实施已精心设计的工作计划,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通过提高新时期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来提高班集体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将是改革中职校教育班主任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新时期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特点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办学方针的指导下,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我们探索出了新时期高中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特点:复合性、开放性、民主性和专业性。
所谓复合性,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着眼于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而且更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特别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这意味着班主任工作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体,面向可持续发展,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使学生整体发展。班主任要根据复合性特点的要求,经常性地教育学生认识综合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每一项活动,注重激励,及时总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美的熏陶和享受,在充实精神生活的同时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品格修养,进而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促其全面综合发展。
所谓开放性首先就是把班级工作与社会和企业紧密联系,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来探讨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工作的正确途径。其次班主任要通过敏锐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客体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精神的成长和心理诉求,针对时代的新特点,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使其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根据这一特点,班主任不仅是学生职业道德的引领者更是人格心灵的塑造师。
所谓民主性,指的是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社会要求人才要有主体意识,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给予学生自主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做班集体的主人,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律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班主任应该经常性地就班级管理问题听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所谓专业性,指的是班主任工作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具有特定的内涵、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不能只凭经验和权威。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技之长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专门人才,班主任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富有时代意识,才能培养出时代新人。班主任也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和理论积淀,才能做一个无愧于时代需求的具有较高专业性的合格班主任。
二、注重“读书、思考、笔耕”相结合,畅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源头活水
由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繁重和职业的倦怠,班主任工作的学术土壤日趋贫乏,出现了认知结构功利化、思维领域世俗化、哲学思维枯萎化倾向。如此,对班主任们加强培训,倡导“读书、思考、笔耕”显得特别重要。
勤于“读书”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源头活水。班主任工作本身需要理论支撑,需要思想源泉。思想的源泉来自书籍。朱小蔓曾呼唤:“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书籍是一种工具,它能帮助你达到教育目标,进入理想的境界,实现教育的梦想。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是班主任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班主任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班主任工作的困惑和迷茫往往来自于班主任知识的褊狭,反映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理论知识,才能拥有理论的积淀,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的能力,勤于读书为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广开了鲜活的源泉。
善于“思考”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阶梯。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与思考密不可分。作为一名班主任,在让读书成为你的习惯的同时,还要让思考成为你的习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语)。“如果一个班主任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班级管理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在考文德希德这样先进理念的支撑下,思考就成了班主任工作的起点,更是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必由之路。
“读书”与“思考”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助推器。子思在《中庸》里提出要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询问,细心地思考,明细地分辨,切实地实施。由此可见读书和思辨的重要性。读书和思考应该成为班主任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和工作方式,好读书,善思考,目的在于切实地践行。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班主任
[关键词]创新 班级工作 德育 艺术性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明确指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敬业、诚信、务实的精神,培养造就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根本保证。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深入进行,改革德育模式,提高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就成为时代所需。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研究历来受到各个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倡导,中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班主任成长=经验 反思”。目前反思之风日盛,它也带来了教育的革新和革新的教育。班主任工作艺术是一个多元的构成,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借助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创造性地通过示范、引导、启发、熏陶等方法影响和教育学生,巧妙地促使教育由被动转向主动,由说教转向动情,由一元转向多元,最终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双进入一种情理交融的审美境界,班主任工作因此超越了传统的工作形式,由纯粹的科学工作升华为一种艺术化的创造。它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机智性、创造性和审美性。机智的班主任、开拓创新的班主任、诗情画意的班主任,都是讲究工作艺术的班主任,他们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失时机地有效实施已精心设计的工作计划,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通过提高新时期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来提高班集体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将是改革中职校教育班主任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新时期职业高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特点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办学方针的指导下,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我们探索出了新时期高中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特点:复合性、开放性、民主性和专业性。
所谓复合性,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着眼于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而且更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特别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这意味着班主任工作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线,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体,面向可持续发展,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使学生整体发展。班主任要根据复合性特点的要求,经常性地教育学生认识综合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每一项活动,注重激励,及时总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美的熏陶和享受,在充实精神生活的同时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品格修养,进而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促其全面综合发展。
所谓开放性首先就是把班级工作与社会和企业紧密联系,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来探讨班集体建设和班主任工作的正确途径。其次班主任要通过敏锐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客体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精神的成长和心理诉求,针对时代的新特点,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使其符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根据这一特点,班主任不仅是学生职业道德的引领者更是人格心灵的塑造师。
所谓民主性,指的是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社会要求人才要有主体意识,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给予学生自主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做班集体的主人,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律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班主任应该经常性地就班级管理问题听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所谓专业性,指的是班主任工作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具有特定的内涵、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不能只凭经验和权威。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技之长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专门人才,班主任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富有时代意识,才能培养出时代新人。班主任也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和理论积淀,才能做一个无愧于时代需求的具有较高专业性的合格班主任。
二、注重“读书、思考、笔耕”相结合,畅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源头活水
由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繁重和职业的倦怠,班主任工作的学术土壤日趋贫乏,出现了认知结构功利化、思维领域世俗化、哲学思维枯萎化倾向。如此,对班主任们加强培训,倡导“读书、思考、笔耕”显得特别重要。
勤于“读书”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源头活水。班主任工作本身需要理论支撑,需要思想源泉。思想的源泉来自书籍。朱小蔓曾呼唤:“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书籍是一种工具,它能帮助你达到教育目标,进入理想的境界,实现教育的梦想。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是班主任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班主任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班主任工作的困惑和迷茫往往来自于班主任知识的褊狭,反映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理论知识,才能拥有理论的积淀,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的能力,勤于读书为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广开了鲜活的源泉。
善于“思考”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阶梯。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与思考密不可分。作为一名班主任,在让读书成为你的习惯的同时,还要让思考成为你的习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语)。“如果一个班主任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班级管理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在考文德希德这样先进理念的支撑下,思考就成了班主任工作的起点,更是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必由之路。
“读书”与“思考”是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性的助推器。子思在《中庸》里提出要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询问,细心地思考,明细地分辨,切实地实施。由此可见读书和思辨的重要性。读书和思考应该成为班主任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和工作方式,好读书,善思考,目的在于切实地践行。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