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肺康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ten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集束化肺康复治疗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静态肺功能、心肺运动功能、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0例COPD患者(中重度稳定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除了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外,同时给予集束化肺康复治疗。最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和6个月的肺功能、心肺运动功能、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对照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n 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n 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n 1/FVC)]、心肺运动功能[峰值运动功率(peak load)、峰值摄氧量(peak VOn 2)、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ak VOn 2% pred)、千克摄氧量(peak VOn 2/kg)、峰值分钟通气量(peak VE)],治疗后3、6个月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n P>0.05),康复组治疗后3个月较前一阶段未有改善(n P>0.05),但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均明显改善(n P0.05)。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CRP、IL-6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均下降[CRP:(5.48 ± 0.91)mg/L比(6.26 ± 0.99)、(6.09 ± 0.97)mg/L,IL-6:(9.17 ± 1.04)ng/L比(10.83 ± 1.79)、(10.29 ± 1.53)ng/L](n P0.05), the indexes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n P 0.05); the CRP and IL-6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3 months: (5.48 ± 0.91) mg/L vs. (6.26 ± 0.99) and (6.09 ± 0.97) mg/L, (9.17 ± 1.04) ng/L vs. (10.83 ± 1.79) and (10.29 ± 1.53) ng/L, n P < 0.05. In rehabilitation group, the CRP, IL-6 and TNF-α 3 and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evious phase: (5.21 ± 0.87) and (5.67 ± 0.91) mg/L vs. (6.15 ± 0.92) mg/L, (8.56 ± 1.17) and (10.03 ± 1.61) ng/L vs. (11.06 ± 2.01) ng/L, (7.16 ± 1.33) and (8.05 ± 1.62) ng/L vs. (8.97 ± 2.05) ng/L, n P < 0.05. In rehabilitation group, the CRP, IL-6 and TNF-α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ulmonary function (FEV n 1, FEVn 1% pred and FEVn 1/FVC) and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function (peak load, peak VOn 2, peak VOn 2% pred, peak VOn 2/kg and peak VE) (n r=- 0.641 to - 0.884, n P < 0.01).n Conclusions:Bundl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stable COPD can improv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function and reduce inflammatory factors.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重庆市高校排球课体育教师胜任力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重庆市高校排球课体育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涉及7个维度:理论知识、运动技能、 教学能力、学生表现、学习能力、个人性格、科研水平。最终结果与实际吻合,运用的模糊数学构建的重庆市高校排球课胜任力模型具有参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终身体育的产生标志着社会发展与进步,证明了终身体育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说明社会的发展需要终身体育。  关键词 大学生 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主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通过科学锻炼,充分掌握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以及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互联网产业与体育粉丝的发展与相互影响。论述了体育粉丝对于加快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提升体育网络文化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指出目前我国互联网与体育粉丝发展中存在的同步发展失衡与体育粉丝网络行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 体育粉丝 网络文化  一、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2010年和2013年陕西省西安市上报教育部的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分析,发现2013年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肺活量等测试指标较2010年有了明显的提升,但肥胖率和近视率有所上升。  关键词 西安 中学生 体质健康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决定社会的发展,一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中考体育加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已经实施了多年,它的出现给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改变,使得初中体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让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帮助他们从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上重视体育锻炼。本文主要从中考体育成绩提升的制约因素出发,反思应该如何以正确的思想看待中考体育加试问题。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近几年来,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承办或主办的各类体育赛事也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各种国际性的大型体育赛事也都纷纷青睐于我国。这些大规模的体育赛事能否成功举办,其中举足轻重的一环便是赛事志愿者的服务。本文从目前上海市大型体育赛事中志愿者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努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非奥运项目的文化特征及其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愈发凸显。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参与非奥运项目的同时,常常会忽略其运动项目的文化魅力,没有更深层次的去了解它,更缺乏对其价值的研究。然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也推动了西安市非奥运项目的普及与发展。我们应深层的去探索非奥运项目的文化及价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体育伤害事故是学生伤害事故中的突发性事故,由于具有不可避免的特点,所以一直困扰着各高校的体育教师,并影响着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由于体育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加上媒体的宣传和我国体育法规的不完善,进而引发了许多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纠纷。因此,如何正确的认识体育伤害事故,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是目前所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江西省高考加试体育的有关方面的内容进行解析,阐释江西省高考加试体育的必要性。研究认为:江西省高考加试体育有益于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并且有利于学校体育地位的提高。  关键词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