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伤害事故对学校体育工作影响及对策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F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体育伤害事故是学生伤害事故中的突发性事故,由于具有不可避免的特点,所以一直困扰着各高校的体育教师,并影响着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由于体育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加上媒体的宣传和我国体育法规的不完善,进而引发了许多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纠纷。因此,如何正确的认识体育伤害事故,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是目前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就体育伤害事故对学习体育工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体育伤害事故 工作影响 对策
  一、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体育课在众多课程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体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是衡量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由于部分学校的经费投入较少使得学校体育设施的不完善,器材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和更换,进而留下了许多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体育课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伤害事故率,加上部分体育教师上课纪律不严,没有较强的责任心等也是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将伤害事故降至最低,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加大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不断的完善体育教学设施,体育教师也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这不仅有利于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落实,同时还有利于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论何种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都是由原因的,不同的原因会带来不同的后果和责任,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设施的原因
  根据相关的调查,由于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不安全进而引导的体育伤害事故占到了总伤害事故的77%,是造成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维修不及时、保护不当、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体育设施安全性的不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等都会造成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特别应注意的是室外的体育器材,会受到日晒雨淋,久而久之器材就会腐烂、生锈,如果不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那么就会引发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体质的下降也是导致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不良的饮食习加上缺乏一定的锻炼,使得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较差,不能承担相应的教学训练,进而引发伤害事故。人在处于十分疲劳或生理机能都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后会因肌力不足和协调力差等引发伤害事故。
  (三)课前准备不充分
  体育教师对伤害事故认识不足,在课前和课后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对场地的安排不够合理,使多个班的学生挤在同一个场地上进行训练,特别是投掷类项目的训练,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场地不平整、跑道有坑、体操项目的保护不正确、护垫的摆放不合理等均会造成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体育伤害事故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会直接的影响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一些学校为了避免和减少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所有可能发生意外的体育项目都不在开设了,这也不准那也不准的,学校自己也自动这样做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但是也没有其他的方法,严重的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学校领导作为恼火和头疼的事,一方面是由于事故的发生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会给学校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虽然如今人们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具体的法律该怎么执行,权利和义务的划分都还不够了解。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而要求体育教师,不论体育课上得怎样,只要别出事就行,更有甚者,宁可不开设体育课,也不能在体育课上出现伤害事故,这无疑是使得得不到重视的体育工作雪上加霜。
  三、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对策
  首先,学校应建立一套安全快速应对伤害事故的机制,以便事故发生后科学及时的做出处理,最大程度的减小伤害事故对学生和对学校的影响。在事故发生之后应及时的报告给学校的有关领导,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并送医,避免应救治不及时而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不论学校是否对事故有责任,本着人道主义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应对学生和家长进行照顾、安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必要的帮助等。减少或是杜绝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的健康不受伤害,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前提,同时也是学习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加强教育职业法律知识的修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教育法律知识,以适应日益完备的法制化国家的需要。此外,学校还应加强管理,严格要求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提高防范意识,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四、结束语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不仅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除此之外,妥善处理好不可避免的体育伤害事故,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体育伤害事故对学校体育工作影响及对策的研究”(编号:CEXⅡ402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2011.06.08.
  [2] 石秀丽.浅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对体育教学的影响[D].锦州师专.2011.03.15.
  [3] 谭小勇,向会英,姜熙.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制度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体育法学研究中心.2011.11.25.
  [4] 舒胜宏.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不良影响及其预防[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13.10.25.
  [5] 刘怀志,张虹.论高职院校体育伤害事故以及预防措施[J].湘潭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室,湘潭体育运动学院.2009.06.2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众所周知,我国辽宁地区是国家发展建设的主要地区,辽宁人口数量众多,经过历史变迁,形成了较强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精神。一些体育运动与民俗活动积极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并且将它们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以使其得到弘扬和传播。这些体育运动形式和活动是长期积淀而成的优秀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高校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成因,并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体育环境 体育行为 终身体育  一、研究方法  以鄂西少数民族地区3所高校非体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重庆市高校排球课体育教师胜任力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重庆市高校排球课体育教师胜任力评价体系,涉及7个维度:理论知识、运动技能、 教学能力、学生表现、学习能力、个人性格、科研水平。最终结果与实际吻合,运用的模糊数学构建的重庆市高校排球课胜任力模型具有参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终身体育的产生标志着社会发展与进步,证明了终身体育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说明社会的发展需要终身体育。  关键词 大学生 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主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通过科学锻炼,充分掌握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以及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互联网产业与体育粉丝的发展与相互影响。论述了体育粉丝对于加快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提升体育网络文化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作用,指出目前我国互联网与体育粉丝发展中存在的同步发展失衡与体育粉丝网络行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 体育粉丝 网络文化  一、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2010年和2013年陕西省西安市上报教育部的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分析,发现2013年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肺活量等测试指标较2010年有了明显的提升,但肥胖率和近视率有所上升。  关键词 西安 中学生 体质健康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决定社会的发展,一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中考体育加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已经实施了多年,它的出现给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改变,使得初中体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让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帮助他们从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上重视体育锻炼。本文主要从中考体育成绩提升的制约因素出发,反思应该如何以正确的思想看待中考体育加试问题。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近几年来,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承办或主办的各类体育赛事也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各种国际性的大型体育赛事也都纷纷青睐于我国。这些大规模的体育赛事能否成功举办,其中举足轻重的一环便是赛事志愿者的服务。本文从目前上海市大型体育赛事中志愿者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努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1  摘 要 非奥运项目的文化特征及其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愈发凸显。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参与非奥运项目的同时,常常会忽略其运动项目的文化魅力,没有更深层次的去了解它,更缺乏对其价值的研究。然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也推动了西安市非奥运项目的普及与发展。我们应深层的去探索非奥运项目的文化及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