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法(或称计算机键盘操作)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基本内容。对于学生以后的计算机学习和操作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齐做手指活络操,手指灵活打字好
人的十根手指,并不是每根都一样灵活的,用得最多最自然的食指和拇指最灵活,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学生或成人打字时喜欢用食指去按键的原因。但我们打字指法要求十个手指各施其责,怎样办?如果能像弹钢琴前先练手指或运动前做热身运动的话效果应该不错。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笔者编了手指活络操,每次打字前做一做,活络一下手腕、手指,疏松手臂的肌肉和韧带组织,训练每个手指的灵活性 ,达到知(大脑)与行(手指击键)协调,避免打字时手指僵硬,不听使唤。
手指活络操分五组,具体动作如下:
1. 甩手运动:双手在胸前激烈地甩动手腕,约10秒钟。
2. 压指运动:将十指分开,两手手指之间指腹相对,用力对压,重复多次。
3. 屈指运动:即握拳后松开成巴掌状,握拳要用力,手指伸展要充分,反复多次。
4. 弹指运动:双手十指模拟弹钢琴,从大拇指开始一个一个弹向掌心,熟练后可不按顺序进行,各手指弹完要及时恢复原位,重复多次。
5. 点指运动:用手指指腹适度击打桌面,可用手指同时击打,也可不按顺序击打。
这五组动作都是有针对性地活动手与手指,老师带领学生做,边解说边做,可以培养学生有意识控制自己的十根手指,打字时灵活使用每根手指进行击键,这比直接就开始打字练习效果好多了。打字练习一段时间,学生觉得累也可停下来做一做,既可以放松一下,又可以巩固一下手心的协调性。
二、口唱眼看手做操,基本键位记得牢
记熟八个基本键位是实现盲打的关键,许多孩子在打字时发生手指分工错误或不能盲打都是因为没有过好这一关。为此,笔者自编手指键位对应操来让学生记忆这些键位,要求学生记熟了基本键位之后才正式进行上机练习。
手指键盘对应操其实很简单,跟上面的“弹指”很相似,结合口唱。做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举起手,刚开始先左手,老师说“a”,尾指同时用力向前弹出然后收回,学生跟着老师唱和做动作。接着唱“s”弹出无名指,唱“d”弹出中指,唱“f”弹出食指,做的时候要注意及时收回手指。开始时学生弹手指很容易牵动其它手指的,特别是尾指,所以先要慢,等学生能控制了再加快唱和动作速度。练习的方式还可以老师做手指动作,学生唱出字母,或老师说字母,学生做手指动作。左手熟练了再练右手,方法相同。
随着难度加深,举起双手来练八个键,各手指随机来练。另外每次打字练习前也可与手指活动操结合起来温习巩固。
手指键位对应操通过口唱、眼看、手做动作,调动了学生的多器官参与记忆,手心一致,学生较容易就记住基本键位和手指击键方法。为了验证这种方法的效果,笔者在两个班进行了实验,一个班按普通的教法,老师简单介绍后直接让学生上机练习键位,另一个就是通过手指键位对应操来教。第三节课后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按普通教法的学生频频低头看键盘的多,只用食指来按键也多,速度慢。
分析二者,我发现普通教法课中学生练习指法时还没有记住键位,即要看显示内容,又要看键盘,还要想用哪个手指去按,特别累。另外要看键盘那手指很多时候就不能放在正确的键位上,因为那样会挡住自己的视线的,看不清楚要击的键在哪,移开了很自然就会用食指去按了,要想用正确的手指去击键那就要复位,速度就慢了。这样练习学生不容易记得住键位,养成不良的打字习惯也难改。而采用记熟了基本键位再练,学生的眼睛注意力基本只需放在显示内容上,难度分解了,符合学生的单一注意的特点,出现问题就少了。
责任编辑 邱丽
一、齐做手指活络操,手指灵活打字好
人的十根手指,并不是每根都一样灵活的,用得最多最自然的食指和拇指最灵活,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学生或成人打字时喜欢用食指去按键的原因。但我们打字指法要求十个手指各施其责,怎样办?如果能像弹钢琴前先练手指或运动前做热身运动的话效果应该不错。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笔者编了手指活络操,每次打字前做一做,活络一下手腕、手指,疏松手臂的肌肉和韧带组织,训练每个手指的灵活性 ,达到知(大脑)与行(手指击键)协调,避免打字时手指僵硬,不听使唤。
手指活络操分五组,具体动作如下:
1. 甩手运动:双手在胸前激烈地甩动手腕,约10秒钟。
2. 压指运动:将十指分开,两手手指之间指腹相对,用力对压,重复多次。
3. 屈指运动:即握拳后松开成巴掌状,握拳要用力,手指伸展要充分,反复多次。
4. 弹指运动:双手十指模拟弹钢琴,从大拇指开始一个一个弹向掌心,熟练后可不按顺序进行,各手指弹完要及时恢复原位,重复多次。
5. 点指运动:用手指指腹适度击打桌面,可用手指同时击打,也可不按顺序击打。
这五组动作都是有针对性地活动手与手指,老师带领学生做,边解说边做,可以培养学生有意识控制自己的十根手指,打字时灵活使用每根手指进行击键,这比直接就开始打字练习效果好多了。打字练习一段时间,学生觉得累也可停下来做一做,既可以放松一下,又可以巩固一下手心的协调性。
二、口唱眼看手做操,基本键位记得牢
记熟八个基本键位是实现盲打的关键,许多孩子在打字时发生手指分工错误或不能盲打都是因为没有过好这一关。为此,笔者自编手指键位对应操来让学生记忆这些键位,要求学生记熟了基本键位之后才正式进行上机练习。
手指键盘对应操其实很简单,跟上面的“弹指”很相似,结合口唱。做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举起手,刚开始先左手,老师说“a”,尾指同时用力向前弹出然后收回,学生跟着老师唱和做动作。接着唱“s”弹出无名指,唱“d”弹出中指,唱“f”弹出食指,做的时候要注意及时收回手指。开始时学生弹手指很容易牵动其它手指的,特别是尾指,所以先要慢,等学生能控制了再加快唱和动作速度。练习的方式还可以老师做手指动作,学生唱出字母,或老师说字母,学生做手指动作。左手熟练了再练右手,方法相同。
随着难度加深,举起双手来练八个键,各手指随机来练。另外每次打字练习前也可与手指活动操结合起来温习巩固。
手指键位对应操通过口唱、眼看、手做动作,调动了学生的多器官参与记忆,手心一致,学生较容易就记住基本键位和手指击键方法。为了验证这种方法的效果,笔者在两个班进行了实验,一个班按普通的教法,老师简单介绍后直接让学生上机练习键位,另一个就是通过手指键位对应操来教。第三节课后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按普通教法的学生频频低头看键盘的多,只用食指来按键也多,速度慢。
分析二者,我发现普通教法课中学生练习指法时还没有记住键位,即要看显示内容,又要看键盘,还要想用哪个手指去按,特别累。另外要看键盘那手指很多时候就不能放在正确的键位上,因为那样会挡住自己的视线的,看不清楚要击的键在哪,移开了很自然就会用食指去按了,要想用正确的手指去击键那就要复位,速度就慢了。这样练习学生不容易记得住键位,养成不良的打字习惯也难改。而采用记熟了基本键位再练,学生的眼睛注意力基本只需放在显示内容上,难度分解了,符合学生的单一注意的特点,出现问题就少了。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