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技能培训为主体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里,语文,作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建立完善的语文课程评价,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阐述及讨论如何正确地、适合地做好语文教学评价工作;改进中职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评价
目前,职高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情感,重传授轻合作、探究,重共性轻差异,重课内轻课外,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等弊端,致使学生对语文轻视并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职高语文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文化和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一、改革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学有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鉴于职高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忽略文化课的情况,我们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它专业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如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就要加强中外建筑文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又向相关专业课程延伸,并获得有关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熏陶,从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水平,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中职语文教学要联系实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体现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层面出发,尽可能地安排技术论文、求职信、申请书、总结、报告等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内容,确保语文能“学以致用”。应用文写作方面,要切实训练学生具备处理生活和就业中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听说方面,要根据职高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偏差的现状和日后就业的需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实用
中职语文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强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修养的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理论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密切联系专业实际,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增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一是要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编目,大胆改革教学内容,尽量选用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例如电子文秘专业,应注重公文书的写作等这些内容,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可以增加汽车文化等方面内容的文章。“听说读写”的训练上更应该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说”上,要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要模拟一些工作场景进行训练,在“读”上,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实际,着重进行教学生看产品说明书等项目训练。在“写”上,教学内容要重点放在如何写信、写请假条、写自荐材料等应用文写作上,确保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能将意思表达清楚。根据专业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作业,如汽修专业,可以安排学生在业余时间写与汽车相关的作文、散文等,激发学习专业的兴趣。
三、教学方式要灵活
我们除了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求职的模拟训练,在“求职”这个项目中,首先要进行求职信的写作,这可以训练写作能力,其次,要进行求职的模拟训练,模拟一场人才招聘会,可以进行“说”的训练,通过这个项目的完成,学生的语文知识不知不觉地增加了。此外,探究性学习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究性阅读。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充分感知文本,引导质疑探究;拓展课外阅读,培养探究习惯等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借着《荷花淀》教学的机会,指导学生在课外以“人物分析”为专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主要分析人物的对话概括人物的性格,主要观察身边的东西。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了,他们上网查资料,进行“分小组讨论,改编‘夫妻话别’的对话,通过改编水生嫂的语言重塑人物性格,改后人物性格为泼辣且识大体顾大局。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表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着文化的魅力,获得了心灵的充实,体会到发现的快乐,这正是“让学生直接体验、享受阅读的过程,提高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最生动体现。这是一条充满活力的探究之路。实践证明,这是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适应需要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性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张志公先生曾说:“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如历史上描写智力超常的‘才子’们那种‘出口成章’的表达能力;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面对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召唤,中职语文教学要加快培养学生快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较强的听说能力,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语文基本功,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信息社会和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时代。据专家估算: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一倍,现在是3~5年增加一倍,甚至增加得更快。这就是说,21世纪所要求的阅读能力是会吸收信息,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把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作为训练的目标,把培养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放在阅读训练的重要位置上,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训练项目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为准则,切实训练学生写求职信、总结、产品说明书、消息等实用文,培养学生具备处理生活和就业中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
五、结语
总之,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要能够面对现实,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对学生,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讽刺挖苦,要循循善诱,了解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法,从真正意义上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真是每一位中职教师的崇高职责和神圣使命。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评价
目前,职高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情感,重传授轻合作、探究,重共性轻差异,重课内轻课外,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等弊端,致使学生对语文轻视并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职高语文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文化和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的需要。
一、改革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学有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为专业课的学习服务。鉴于职高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忽略文化课的情况,我们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它专业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如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就要加强中外建筑文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又向相关专业课程延伸,并获得有关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熏陶,从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水平,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中职语文教学要联系实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素质教育的“育人”要求,体现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层面出发,尽可能地安排技术论文、求职信、申请书、总结、报告等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和口语训练内容,确保语文能“学以致用”。应用文写作方面,要切实训练学生具备处理生活和就业中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听说方面,要根据职高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偏差的现状和日后就业的需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实用
中职语文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实用性强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修养的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理论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密切联系专业实际,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增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一是要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编目,大胆改革教学内容,尽量选用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例如电子文秘专业,应注重公文书的写作等这些内容,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可以增加汽车文化等方面内容的文章。“听说读写”的训练上更应该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说”上,要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要模拟一些工作场景进行训练,在“读”上,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实际,着重进行教学生看产品说明书等项目训练。在“写”上,教学内容要重点放在如何写信、写请假条、写自荐材料等应用文写作上,确保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能将意思表达清楚。根据专业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作业,如汽修专业,可以安排学生在业余时间写与汽车相关的作文、散文等,激发学习专业的兴趣。
三、教学方式要灵活
我们除了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求职的模拟训练,在“求职”这个项目中,首先要进行求职信的写作,这可以训练写作能力,其次,要进行求职的模拟训练,模拟一场人才招聘会,可以进行“说”的训练,通过这个项目的完成,学生的语文知识不知不觉地增加了。此外,探究性学习方法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究性阅读。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充分感知文本,引导质疑探究;拓展课外阅读,培养探究习惯等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借着《荷花淀》教学的机会,指导学生在课外以“人物分析”为专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主要分析人物的对话概括人物的性格,主要观察身边的东西。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了,他们上网查资料,进行“分小组讨论,改编‘夫妻话别’的对话,通过改编水生嫂的语言重塑人物性格,改后人物性格为泼辣且识大体顾大局。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表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探究中感受着文化的魅力,获得了心灵的充实,体会到发现的快乐,这正是“让学生直接体验、享受阅读的过程,提高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最生动体现。这是一条充满活力的探究之路。实践证明,这是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适应需要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性
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张志公先生曾说:“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如历史上描写智力超常的‘才子’们那种‘出口成章’的表达能力;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捷准确的高效率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面对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召唤,中职语文教学要加快培养学生快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较强的听说能力,未来人才必须具备的语文基本功,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信息社会和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时代。据专家估算: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一倍,现在是3~5年增加一倍,甚至增加得更快。这就是说,21世纪所要求的阅读能力是会吸收信息,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把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作为训练的目标,把培养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放在阅读训练的重要位置上,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训练项目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为准则,切实训练学生写求职信、总结、产品说明书、消息等实用文,培养学生具备处理生活和就业中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
五、结语
总之,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要能够面对现实,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对学生,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讽刺挖苦,要循循善诱,了解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法,从真正意义上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真是每一位中职教师的崇高职责和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