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eh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概念的教学虽无定法,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概念的特点,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寻找其规律和技巧,概念教学的难点就一定会突破。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本质;规律
  概念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让学生把握好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化学基本概念都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得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定律、规律、原理和反应规律等。一般来说,学生掌握概念,要经过理解、记忆、应用三个过程。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下面就此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注意揭示概念的本质
  化学概念是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一定的内涵,它既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又是与之易混概念的区别。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弄清含义,抓住概念中的关键性的字、词,找出概念的本质,排除非本质的干扰。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 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二、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
  概念教学,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可将概念分为以下层次进行理解:①“质量总和”是指反应物,且指完全反应的那部分物质;②生成物是指反应后生成的所有物质;③“质量守恒”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再如分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分层理解:①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②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注: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③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
  三、引导学生多角度剖析概念
  一般来说,课本只以正面阐述概念。这无疑是重要的。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应在正面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逆向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每一个概念。如“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概念可剖析为:① 同种元素里的粒子中质子数一定相同。如氢元素里的氕、氘、氚三种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质子数均为1);钠元素里的钠原子与钠离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均为11)。②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氖原子与水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它不是同种元素。
  四、要避免概念混淆
  在化学概念中,有些概念之间虽有本质的不同,但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讲解新概念时,可提出与已学过的有联系的概念作类比,寻求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差异,避免概念混淆。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生成其它的物质;“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同一种分子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列表比较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避免概念混淆方法。
  通过类比,不仅可防止概念的混淆,而且还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亦可“温故而知新”,把旧知识连缀成有机的整体。
  五、在习题训练中掌握概念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化学概念,这些概念若只停留在实验上,教师的分析、讲解上,是远远不够的;那样学生只是暂时的理解,是不能真正掌握的。要想让学生对这些化学概念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教师必须在每教给学生新的化学概念之后,及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一步复习巩固。
  比如在教授《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把上课地点放在实验室,实验桌上摆放了一些药品和器材:蔗糖、食盐、熟石灰、硝酸钾、水、酒精、碘;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胶头滴管等。教师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他们经过积极思考、讨论,然后完成探究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不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除了得出书本上的实验结论外,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亲自体验到熟石灰微溶于水;酒精、硝酸钾、蔗糖、食盐易溶于水,尤其是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混合形成溶液;碘易溶于酒精,不易溶于水;大多数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有个别例外,比如熟石灰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所以它溶于水很容易形成饱和溶液,而硝酸钾、蔗糖、食盐的饱和溶液就不太好配制;酒精与水的饱和溶液就没法配制。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概念
  学习化学概念的目的,是通过概念学好其他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最大难点。一般可指导学生按以下三个步骤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认真阅读分析题目,找出有关概念;第二,确定运用概念;第三,结合概念分析、解决问题。例如,请判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增大了,因此这个反应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分析题目可知,本题所说的是物质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与此有关的概念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因为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所以这里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对本题可确定适用的概念是化学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与物理变化无关,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质是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前的质量是铁丝和氧气的质量总和,而反应后的质量是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显然,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增加了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元素质量,把氧的质量考虑进去,本反应并没有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总之,化学概念的教学虽无定法,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概念的特点,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寻找其规律和技巧,概念教学的难点就一定会突破。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学游戏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分析了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研究数学游戏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数学;情境游戏;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时期,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其中做游戏是小学生主要娱乐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做游戏方式进行教学
摘 要:本文阐述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题意识淡薄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不会提问,不善提问,这对小学生思维发展非常不利。本文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论述了问题意识的重要作用,提出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提问意识;培养  俗话说得好“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起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我们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问。孔子说的“每事问”就是对问题意识普及化的最好
摘 要: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衔接问题,是许多初一任课教师困惑而又急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中这一问题暴露得更为突出。回顾十几年来的教学情况,结合自己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由于中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较少,学术上的探讨也很少,出现了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衔接少,教学方法衔接不上,对每个学生的评价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等教学脱节现象。所以本文就自己的亲身体验,从关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摘 要:初中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左右着基础教育质量的走向,决定着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农村初级中学又是其中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而教研组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级中学;教研  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中
摘 要: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境中,并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和肯定、鼓励,那么学生会对学好数学产生很强的自信心,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提高  一、联系实际交流评价,创设恰当的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结合“诵读古诗文,感受意境美”的课题研究以及多年的古诗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1 立足诗词,培养诗学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西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由于初中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心里发育不很健全,而初中数学比较抽象,学习任务又比较重,要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不尽如人意,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摘 要:数学课的目的,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创新  数学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然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接着引导学生自
摘 要: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新课程下的科学教材内容丰富,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使科学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本质性提高。  关键词:农村;课外作业;评价  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是检验学生科学学习效果和科学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面镜子。如何让孩子喜欢科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