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y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事件之一,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常规的教学中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笔者通过两次对这一教学内容的准备、教学和反思,力争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 反思 人文精神的培养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近现代史具有深远影响,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冒险精神以及坚信科学的态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绝好素材。遗憾的是,以前笔者的老师怎么讲,并没有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记住这些史实都费了笔者九牛二虎之力。因此,本人在日后教学时,时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总结、思考,并最终解决好这一教学内容。
  第一次教学:笔者在交代了新航路的重要性后,用一个表格简单地将这些重要史实呈现出来,让学生分别以时间对照、人物对比、到达地点、产生影响等指标进行比较。当笔者看到学生在认真地看表格,拼命想记住内容时,笔者已意识到这次教学设计失败了。首先,学生不是主动地、积极地探究,而只是被动地接受;其次,本课的人文教育目标需要学生去感悟,而学生的学识水平达不到“感悟”的层面。因此,这次教学是失败的。
  第二次教学:笔者提前做足功课,先查资料,力图让教学生动起来,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保留上次表格教学的长处。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笔者认为设计妥当后,才开始教授。
  课前笔者准备了两颗熟鸡蛋,手绘了三张航海路线图以及一份表格(未填写内容)。同时调整教学心态,让自己不再紧张,而是慢慢轻松起来,并让学生事先预习授课内容。
  课上,笔者拿出两颗熟鸡蛋,微笑着对学生说:“在座的各位同学有人能将这两颗鸡蛋小头向下,大头向上竖起来吗?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来试一试?”同学们一愣,脸上的表情仿佛在说:这是历史课,为什么要竖鸡蛋呢?有两个同学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讲台前,摆弄了好几次都以失败告终。笔者微笑着拿起鸡蛋小头向下一磕桌子,蛋壳碎了一点,鸡蛋却站稳了。笔者说:“什么叫创新?一言以蔽之,就是用别人想不到或做不到的方式去做好一件事。你们也不要把这个竖鸡蛋的例子看做是老师的创新。实际上,在15世纪末,一位航海家在宴会上就是这样把鸡蛋竖起来了,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人们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哥伦布。”“正确。”笔者让一名学生在挂好的空表中人物栏写上“哥伦布”。当学生返回时,教学屏幕上呈现出哥伦布的头像和简介,并提出“有人对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不屑一顾,说只要是人,驾着船在大西洋上一直向西航行,也能发现美洲新大陆。这种说法对不对?”的问题。有的学生说:“对。”于是笔者进一步加以补充引导,说:“但是在未知前途的情况下,敢这么做的人就是创新,就是探险,所以意大利人哥伦布是历史的缔造者,是英雄。他能在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完成这一伟大的创举,他是欧洲人民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那么,学习他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我们再来将表格的第一栏补充完整。”出乎笔者的意料,学生们竟轻易地就将表格第一栏的内容正确地填写出来。
  接下来讲授1497年葡萄牙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以多媒体呈现)。屏幕上礼花飞溅,一派喜庆,学生们对英雄的崇敬溢于言表,真正接受了一次英雄主义的心灵教育。在讲授麦哲伦1519年环球航行之前,笔者再次甩出问题: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大多按地理所学知识说地球是赤道稍鼓、两极略扁的球形。那么古代的人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呢?方形,我国古代人们就认为如此。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找到通往东方的海路后,地圆说虽被人所知,但又缺乏证据证明,直到1519年西班牙人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可惜他本人并没有完成真正的环球航行,他在菲律宾被杀害了,是他的手下船员帮他完成了最后的航程。
  通过无数人像三位航海家一样付出不懈努力,人类的眼界打开了,一幅新的世界地图呈现在世人面前。
  他们的壮举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将亚、非、欧、美四大洲联系在一起,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拉国家带了深重的灾难。
  学生在轻松地看图、填表中完成了学习任务,笔者也在激情与轻松中完成了教学。
  对比以上两次历史教学的成败得失,笔者意识到: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作为一名称职的历史教师,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并紧跟时代步伐。
  二、要善于学习。仅靠照本宣科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也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更是与真正的人文学科教育相去甚远。因此,历史教师要广泛地阅读资料,力求使课堂生动丰富起来,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历史教师要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幻灯片、简易教具都要学着做,只有善学才能善教。
  三、要敢于尝试。任何经验的获得都是一种阵痛的裂变。放弃尝试是阻碍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大障碍。要坚持走教学改革之路,在不断的尝试中积累经验,获取自信。只有当一名教师以自己的学识、修养成为学生的“偶像”时,才能构建亲其师、信其道的和谐课堂。
  当然,第二次教学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首先是虎头蛇尾,没有对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扩展,导致后半段显得平庸;其次,学生的思维被牵着走,没有得到发散,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就是我对这两次教学《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节的反思。
其他文献
【摘 要】从语文课堂看,教师比较注重教材内容、教学的流程等等,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只是一厢情愿地训练讲解,以期提高学生关于应试的语文能力。但从教学效率来看,这样做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初中的课堂至关重要,是语言在迅速积累的阶段,单单从应试角度的方法教授学生,使得学生学习得过于死板,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因此,初中课堂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的必要性尤为重要。结合实例让学生深入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
【摘 要】文章结合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针对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两方面的改进意见,一方面要求教师同学生一起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其次,要求构建起语文课文的整体性,最后还要构建起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关键词】初中 语文 教学 现代文    从小学到初中,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跨越。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达成驾驭语言能力的最终目标,在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提出应加大实验室投入, 完善实验室设备及管理, 使之充分利用于教学, 让实验室成为学化学的重要场所。    现今, 有的学校仍存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简陋、管理措施不完善、投资被一再压缩、实验常常被删去等现象; 也有些学校实验室设施较好, 但没有被利用起来, 实验室形同虚设。从这些现象不难看出: 实验室的重要性仍没有引起学校及教师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 主要是:   1.学化学的目的局限在“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全国各个小学都在进行课程改革,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学科也成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如今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呈现的问题已经逐渐显露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更是不容乐观。由于农村小学较为偏僻, 学生接触的事物较少, 信息相对闭塞,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学生思维与积极性的发展, 与当前素质教育相矛盾。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摘要】国内外高校动漫人才的培养基于国情的不同有着自身的特点和模式, 但不管具体的教育模式如何, 都必须立足于产业实际发展的需求。作为高校动漫教育, 应及时根据产业对人才类别、层次的不同需求确立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定位,从技术竞争力环节为产业提升内在驱动力。    动漫产业是个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作为产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直接决定了公司和产业的成败。国外从业人员质量来源于高校的培养, 公司的核心技术来源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 也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而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教育更是如此。众所周知, 不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 都离不开教育这一基础, 而课堂教学又是教育的“主战场”。因此, 中职英语教学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以适应社会和中职教育的飞速的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
【摘要】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期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本课题通过实践研究来探索一日活动中养成教育该如何具体实施, 提出了大班幼儿一日活动中养成教育的基本策略与实施途径, 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研究的意义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 幼儿生活活动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以及学习习惯形成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有公开课,我对上学期的一节公开课印象颇深,感触也颇深。  当时学科组长安排课后通知我说:“你的课安排到第三周星期四,在初一11班上。”一听到这个消息,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关于时间我并无异议,但这“初一11班”是全年级出了名的“捣蛋”班,学习的孩子只有三五个,其他几乎都厌学,也不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睡觉、说话、传纸条,干什么的都有,就是不听讲。几乎所有的老师连正常的教学都无法维持,我也是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 的新理念, 是对先哲圣贤优秀读书方法的传承, 又是语文课之所以为“语” 文课的最基本特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 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 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走进语文课堂, 我们发现语文老师的确重视朗读这一环节, 也在想方设法用各种朗读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 朗读教学还是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下面我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
每次批改孩子们的作文, 我总觉得孩子们和标点符号仍很陌生, 很多时候仍不能很好地与它进行和谐地交谈。为此, 我精心地准备一节课, 让孩子们真正地了解一下这位朋友。  上课伊始, 当孩子们听说今天要学习标点符号, 顿时,眼睛里闪现出一种不屑一顾的神色。我听到了孩子们窃窃私语的声音:“五年级了, 还学习标点符号, 是不是太小儿科了吧?” 我决定引导孩子们去会一会这位老朋友。  一、初识标点符号  我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