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 也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而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教育更是如此。众所周知, 不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 都离不开教育这一基础, 而课堂教学又是教育的“主战场”。因此, 中职英语教学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以适应社会和中职教育的飞速的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
近年来, 中职生整体素质在下降, 英语基础较差, 导致部分中职英语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 抱怨学生素质差, 学习态度散漫。其实, 教师应更新观念, 充分认识到中职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应耐心并满怀激情地投入其中, 树立标新立异的观念, 不断进行创新教学的实践。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水平, 采用分层和启发式等方法去教导学生, 把对他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 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创新教学目标,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主攻方向, 这个主攻方向就是平常所说的教学目标, 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 和“指南针”, 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中职教育准确合理地定位教学目标, 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首先, 把学生掌握“够用” 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中职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其次, 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中职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三、优化课堂结构模式, 是取得良好课堂效益的保障。
教师可运用“复习导入——整体理解——细节理解——巩固操练——创新交流” 五步法模式, 根据英语课的目的和要求, 采用适当的方法, 引导学生自觉参与, 主动尝试, 听说读写交替进行, 以操练为主, 优化语言环境,增强语言交流的真实感, 通过模仿性联想、记忆性联想、想象性联想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交流, 逐步由模拟型交流、巩固型交流过渡到扩展型交流。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应用各种感官的活动, 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就能协调有序地开展。中职生思想活跃, 接受新奇事物的能力很强, 根据这个特点,可采用如小游戏、小组讨论、报告会、演讲、竞赛、辩论以及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其学习积极性内在动力的有效手段。英语教师应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优化训练形式上狠下工夫, 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服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来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一要有效利用有声系统, 定时播放英语听力材料,创设感受空间; 二要举办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会等, 还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和英语晚会。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环境氛围, 能大大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学任务、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构成的运动过程。更新教学手段, 引进现代教育技术, 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对英语教师来说, 应根据教学内容、设备条件尽可能地把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组合, 实现抽象问题具体化, 枯燥问题趣味化, 静止问题动态化。
五、完善考核标准,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是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 人们的目光都注重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上, 学校和社会在各专业课上已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学科评价机制, 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评价受到重视,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 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是否合格的标准。而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 校内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 导致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 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要树立科学的现代考评理念, 摒弃重知识、轻能力、以识记书本知识为考评标准的旧观念, 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参与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考试内容要全面, 重视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 避免纯知识的考核。其次, 成绩的考评要多元化, 力求客观、科学, 避免将单一的成绩作为测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尺度。考试形式应包括考试与考察、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等多种方式。教师在命题过程中, 可以根据学生层次不同而制定级别不同的题目, 规定必做题和选做题, 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考试的满足感, 从而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中职英语教学必须不断创新, 勇于探索有时代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大胆革新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 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让他们个个成为“职场”高手。
一、更新教育观念, 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
近年来, 中职生整体素质在下降, 英语基础较差, 导致部分中职英语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 抱怨学生素质差, 学习态度散漫。其实, 教师应更新观念, 充分认识到中职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应耐心并满怀激情地投入其中, 树立标新立异的观念, 不断进行创新教学的实践。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水平, 采用分层和启发式等方法去教导学生, 把对他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 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创新教学目标,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主攻方向, 这个主攻方向就是平常所说的教学目标, 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 和“指南针”, 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就要求中职教育准确合理地定位教学目标, 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首先, 把学生掌握“够用” 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中职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其次, 把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中职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 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三、优化课堂结构模式, 是取得良好课堂效益的保障。
教师可运用“复习导入——整体理解——细节理解——巩固操练——创新交流” 五步法模式, 根据英语课的目的和要求, 采用适当的方法, 引导学生自觉参与, 主动尝试, 听说读写交替进行, 以操练为主, 优化语言环境,增强语言交流的真实感, 通过模仿性联想、记忆性联想、想象性联想使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进行交流, 逐步由模拟型交流、巩固型交流过渡到扩展型交流。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应用各种感官的活动, 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就能协调有序地开展。中职生思想活跃, 接受新奇事物的能力很强, 根据这个特点,可采用如小游戏、小组讨论、报告会、演讲、竞赛、辩论以及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其学习积极性内在动力的有效手段。英语教师应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优化训练形式上狠下工夫, 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服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来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一要有效利用有声系统, 定时播放英语听力材料,创设感受空间; 二要举办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会等, 还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和英语晚会。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环境氛围, 能大大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学任务、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构成的运动过程。更新教学手段, 引进现代教育技术, 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对英语教师来说, 应根据教学内容、设备条件尽可能地把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组合, 实现抽象问题具体化, 枯燥问题趣味化, 静止问题动态化。
五、完善考核标准,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是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 人们的目光都注重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上, 学校和社会在各专业课上已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学科评价机制, 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评价受到重视,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 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是否合格的标准。而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 校内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 导致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 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要树立科学的现代考评理念, 摒弃重知识、轻能力、以识记书本知识为考评标准的旧观念, 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参与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考试内容要全面, 重视对学生全面语言技能的考核, 避免纯知识的考核。其次, 成绩的考评要多元化, 力求客观、科学, 避免将单一的成绩作为测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尺度。考试形式应包括考试与考察、口试与笔试、开卷与闭卷、独立完成与分组完成等多种方式。教师在命题过程中, 可以根据学生层次不同而制定级别不同的题目, 规定必做题和选做题, 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考试的满足感, 从而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中职英语教学必须不断创新, 勇于探索有时代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大胆革新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 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让他们个个成为“职场”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