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ha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那么,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在思想政治课中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教师先导,切实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十分落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便成为一纸空文。我们要切实打造高效的生活化政治课堂,就必须充分发挥课程改革排头兵的积极作用。
  比如,笔者在讲授《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这一课的内容时,首先拿出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从教授学生如何辨别假币开始导入,引导学生理解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等价物。在讲授货币的职能时,笔者更是从学生身上穿的名牌衣服,上学骑的自行车,学习用的电脑等物品说起,引导学生理解货币是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存在的。至于像我们的父母将工资存起来,作为孩子今后上学的费用,抑或用来预防家里突发事件的发生等,这都体现了货币的贮藏职能;像还贷、交税、领取工资、获得利息等等,这些又体现了货币的支付职能;如果我们还有机会到其他国家进行交易,那么我们的货币就产生了世界货币的职能。这些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实际相联系,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很好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积极践行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最好注解。
  二、注重时事,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更为成熟,他们更关注社会实际,关注国际形势,这是他们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一种思想积淀,更是我们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基础。笔者主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将时事与所谓的教材内容生硬地割裂开来,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在时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比如在讲授“民主选举”的内容时,笔者结合村、乡、县、市、省进行的民主选举这一时事出发,结合教材内容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内容,引导学生珍惜选举权,鄙弃某些选举行贿的丑陋现象,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品行与政治素养奠定基础。再如,一些西方国家经常质疑我国的人权问题,鉴于此,笔者结合具体的时事材料,引导学生具体感受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与发展。如我们学生逐渐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费教育,甚至贫困学生还有补助;农民种地不但不再交税,甚至国家还会补贴,给予支持……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在人权事业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对西方国家的一些用心不良的言论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与学习热忱。
  三、运用多媒体,给生活化政治课堂注入活力
  相对而言,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理论性较强,知识点纷繁、抽象、枯燥、难懂,之间的隐性联系、内在脉络纵横交错。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些传统课堂的痼疾,给我们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注入了无穷的活力,让我们的课堂具体、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接受。
  笔者在讲解“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时,就运用多媒体展示了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规模、员工、职能,从1905年到现在国际贸易额的增长情况,外资在各国资本构成中的比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区别等材料。学生针对具体材料,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些丰富的材料给他们的思维活动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再如,笔者在讲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我国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的经济特区,开放的沿海城市,开辟的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带等等,并利用电子地图不断闪烁、标识,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多媒体的有效辅助下,我们的生活化课堂变得活泼灵动、积极有效。
  总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构建,不仅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政治学科知识本身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充分构建积极高效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在课堂上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无限内涵,在生活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与价值。相辅相成间,学生的政治素养与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已然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伟荣.探讨高中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学文摘,2013(93).
  [2]丁月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及策略[J].中华少年,2013(15).
  (责任编辑袁妮)
其他文献
临近中考,很多学生都处于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但是笔者了解到,在复习过程中,他们的复习效率并不高。为此笔者提出通过采用“疑、展、评”教学法来提高复习效率。  一、生疑研讨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只有内心存疑,才会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师在复习引导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生疑”。教师要根据复习内容抛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寻找问题的答
初中历史课上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对于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来说,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课堂效率、改变课堂生态已成为课堂改革深水区的两大课题,让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正是研究这两大课题的重要突破口。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倾听历史  课堂片断:黑白图片,一帧帧缓缓地切换着,浑厚的声音在悲伤而沉重地讲述着南京大屠杀的过程……讲台下寂静无声,但学生
夹竹桃是很常见的了。至于这个名字,却给人以许多美好的遐想,“竹桃”,清高与艳丽的相遇,让人心里瞬间就生出一种诗意。  夹竹桃,用方言形容一下,就是很“泼”,其实就是不娇贵,长在什么地方都成,而且花期长,不落叶,也因此成了最为常见的绿化植物之一。现在正是六月,你看它从这头一直开到那头,花开得盛盛的,墨绿细长的叶里隐着轻轻巧巧的花,花瓣微薄,花色却厚重。经常看到的夹竹桃是红、白两色的,也听说有黄色的,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可将知识直观化,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利用地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学好地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质是“会学习”。面对地理学科中各种类型的地图,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并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学会看图  在学生接触到一幅新图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图像的名称,这可
[摘 要] 作者在阅读美国加州中学历史教材的时候发现了不少培养“活”的即有创造力的孩子的细节,这些细节恰恰是我们所缺少的。文章选取其中的Glencoe-World History[ Jackson J. Spielvogel,World History,Columbus: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9]的第十七章《革命和启蒙运动》作为代表举例说明。  [关键词]
“上”乃天子,“津”为渡口。上津,即“天子渡口”。  上津古镇在郧西县,2007年被国家住建部、文物总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省九有其一。镇中有古城,2013年,入列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想像中,这座神秘古城远在鄂西北边陲,离省府武汉千里之遥。走过才知道,出武汉,乘汉十高铁,经十漫高速,三个多小时,就能品读上津这座弥香古镇了。  漫行碎踏间,细品慢酌中,古镇的青砖灰瓦透着墨香,徐徐打开
“让课堂融入生活,让教学回归生活”是当下教学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新课程强调的重要理念之一。让课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更应该身体力行地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促使思想政治课生活化。  一、向现实生活回归  现实生活可以为思想政治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知识的应用对象、实践活动的场景、体验与反思的材料等等。如果离开
众所周知,解析几何是高考数学中的重头戏,同时也是让广大同学感觉到难度大,很棘手的學习难点。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综合性比较强,往往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同学们也常常因缺乏解题策略而导致解答过程繁难、运算量大。实际上,此类问题解决方法较多,针对某类的特定问题,另辟蹊径就会踏上坦途,“柳暗花明又一村”。本文就针对利用参数法这一途径对特定问题进行举例分析。  抓住参数方程和参数的特点
摘 要:尺度或标准问题,是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但在现实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收入分配尺度思想。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尺度主要是生产要素的占有与不同占有者的实力。在共产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尺度是劳动与需要。从这些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四种分配尺度,即生产要素、实力、劳动与需要。客观考察各种分配尺度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效用,对解决中
从年幼时起,我就从门缝中窥视爷爷,领略着他如丝如缕的爱,没想到,一直到最后,我也未能将目光从门缝中移开。  爷爷有单独的书房,花梨木柜子安放在小小一角,虽说长年上着锁,但却被爷爷擦得光洁如新。时年七岁的我拥有无限的好奇心,也曾用铁丝铜勺试图打开那带锈的锁,一探其中奥秘,但终究无功而返。直到一天夜里,我从门缝内窥探,却被咳嗽声暴露了行踪。手足无措的我被爷爷带进书房,瞪大眼看着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摞摞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