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模糊语在中国刑法条文英译本的适用性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m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法律文本的英译对于中国法律思想的传播十分重要。法律英语的准确性让法律具备了无上的权威,从而保障了法律效力的充分发挥,而其模糊性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法律英语中,与法律语言的准确性相辅相成以消除法律的缺陷,其中也大量运用于中国刑法文本的翻译。因此就模糊性用语在刑法的英译文本中的运用是否准确做了分析,希望能够达到规范法律语言翻译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刑法英译;模糊语;适用性
  【作者简介】胡萍(1995.10.27-),女,重庆人,汉族,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研究生,法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2016年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兜底条款——从法律语言学中准确性与模糊性的对立统一视角”(2016XZXS-065)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影响力的扩大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对法律翻译的需求日益增加,翻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然而,法律翻译的高质量来自于对法律语言的系统和全面的理解。因此,将中国刑法文本进行优质的翻译以利于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法律。本文着重于探讨中国刑法英译本中使用的模糊语,以便使译文更好地匹配中国法律文本,完整地传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法律观点。
  一、模糊语的发展现状
  英国哲学家Russell(1923)的Vagueness称所有语言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模糊,在自然语言中,精确词和模糊词的界线是相对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自动控制专家Zadeh最先提出“模糊集”并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20世纪70年代,许多语言学家如Lakoff,Ross,Crystal,Davy等在模糊语义学,语法模糊,语用模糊等领域做出了努力。中国的模糊语言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伍铁平教授(1979)发表的论文“模糊语言”是模糊理论最早进行语言模糊性的研究,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其他相关研究包括何自然和俞东明的模糊语用研究,黎千驹、张乔、石安石和吴振国的模糊语义研究,赵艳芳的模糊认知研究,伍铁平的模糊词语研究。近年来,也有许多学者对法律英语中模糊词语的运用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如杜金榜、潘庆云、何咏梅等学者。上述成就不仅丰富了语言学的研究,而且有助于社会科学的发展。
  二、中国刑法英译中的模糊语现象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是指立法中的一些规定,司法文件中的表述和法院辩论中的陈述的语义不确定性。在立法文本翻译中,模糊词一般是在法律条文不能准确表达其语意的情况下使用,用以表达数量、特征和程度。由于社会保护的需要,犯罪的预防和语言的限制,刑法的模糊性不可避免。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
  模糊词语的使用。即有些词语和表达形式本身就是模糊的。如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的翻译中“intentional”本身就具有模糊性。所以很难给“intentional crime”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所以判决依据的范围更广,给司法审判提供的空间更大。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模糊限制语是指使最初清晰的概念变得模糊的词和短语,即附加在意义明确的表达形式之前的词或短语,可使本来意义明确的概念变得模糊。Lakoff将模糊限制语(hedges)定义为“一些有意把事物弄得更加模糊或更不模糊的词语”。例如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的翻译中“particularly large”和“other particularly serious circumstances”,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规定诈骗金额具体多少或是具体的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但是当使用了“particularly”就能够准确的囊括不具体的诈骗金额。
  模糊蕴含的使用。模糊蕴含即有的清晰概念含着某些不言自明的细枝末节,以精确形式传递模糊意义。例如我国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英译中“harmful”, “unavoidable”和“unforeseeable”都是模糊蕴含的用法。损害结果包括哪些具体损害以及什么情况是不能抗拒或者不可预见的,这就给了相关案件的法官刑法中的某种自由裁量权以弥补立法的缺陷。
  三、模糊语在刑法英译本中的适用性
  Gibbons(2007)认为“如果法律文本的措词太严格,他们可能对我们的生活施加一些不恰当和不必要的限制。”因此模糊语言可以有效弥补人类语言表达的不足,让人们掌握范围。对于模糊语在刑法英译本中的翻译适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模糊性直译,即用英文的模糊性词语去翻译中文的模糊性词语的方法,尤其是刑法中那些有意使用的模糊词语;模糊性意译,即用一种模糊语言来对另外一种模糊语言进行翻译,两种语言的概念虽不同,但其表意一样,对法律文本的含义并无影响。如刑法中“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采用模糊性意译为 not be less than 6 months and not more than 15 years,其法律含义是相同的。省译法,即当法律文本当中存在部分近义词的时候,就可采用此译法进行翻译,近义词的连用只是为了强调这几个词语之间的微小差别。
  四、结语
  立法文本要求准确性并不意味着极端清晰,它可以容忍正确的模糊语的存在。因此为了确保英译本能够体现原文所要表达的法律含义,经过对刑法英译本中模糊语运用的探讨与分析得出,翻译恰当使用模糊词可以体现刑法语言的準确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从而对正确判断类似行为的性质,及时发起惩罚权力,保护社会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约翰·吉本斯.法律语言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姜廷惠.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研究:兼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语言表达的解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上公开课是每位教师走上讲台后的必经之路,教师通过公开课前准备、上公开课、及公开课后的总结以提高教学水平;本文,笔者以《学前英语综合教程》(基础册)第七单元第一部分幼儿基数词11-19英语教学为例,从做好课前准备、设计好教学环节和及时总结反思教学效果三大方面,详细介绍基于MOODLE教学平台的中职学前英语公开课的准备与设计,上好中职学前英语公开课。  【关键词】公开课;备课;英语;教学设计 
【摘要】随着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英语教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英文原声电影作为英语拓展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实际运用中要合理选择电影题材,并且在适当的情景中发挥出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高中教师在运用英文原声电影实现英语拓展教学时,必须重视原声电影和教学实践的融合,从而创设出高效英语教学课堂。本文从现实出发,通过分析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拓展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英文原声电影实现英语拓展教学的途径方
【摘要】转化英语学困生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效率,关系着我国语言人才的整体质量。为了让高中生形成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新课改提出了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而2017年版的英语课程标准也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几个层面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希望高中生可以通过英语学习形成稳定的学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将从有利于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改善学困生
【摘要】英语作为国际性交流工具在促进人类交流沟通及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让学生掌握英语技能也是当今教育所重视的问题。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注重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形成及学生思维拓展、情感态度的培养。本文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从参与多样化英语活动、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探索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刘晨峰,江苏省姜堰二中
【摘要】本文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及Kress和Van Leeuwen建立的视觉语法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个适合分析多模态语篇互动意义的模型,并据此分析了电影海报《摔跤吧!爸爸》中的互动意义构建。本文兼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在理论层面上拓宽了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研究领域,同时也能为电影海报的设计和赏析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 互动意义 电影海报  一、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
文化负载词在不同翻译策略指导下的完美阐释不仅能够忠实地呈现源语文化,又能让目标语读者广为接受,喜闻乐见。本文以英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对苏农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文译本的翻译进行分析,探索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翻译出这些文化负载词的原汁原味。  一、引言  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积淀,会为该国的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一些源语中的文化负载词很难在译入语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词。这种文化鸿沟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and fashionable network class platform in China in this year. Many teachers in the university of China have been using this APP which named “Blue Ink Network Clas
【摘要】英语是小学教学改革的主要课程之一,教学有效性对于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学生能力能否得到充足的培养与发展,都与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有直接关系。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小学教师及教育改革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提出自己的方法和建议,总结可行性实施策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  【作者简介】
【Abstract】Tom Sawyer is the protagonist of the novel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written by American novelist Mark Twain.The story was happened on the Mississippi River.By 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所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尤其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来说如何短期内更好的提升写作能力成了老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词块教学法能够很好地使用学生的认知规律,高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初中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值得一用。  【关键词】词块教学;写作教学;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赵书芬,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西黄村中心学校。  为了帮助学生既准又快地记住教材中的四会单词,我对小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