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应重视交际语言的运用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只强调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结构式教学,即只把英语作为语言知识来传授,而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在课堂上只局限于传授给学生单纯应付中考的“应试对策”,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于繁琐、复杂的语法知识,大量枯燥乏味的词汇和不同于汉语的语音、语调,其结果是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到头来仍将语言知识束之高阁——既不会听,更不会说。难怪多数学生一旦离开学校便与英语绝了缘,更有甚者,不少学生在校期间就已对英语失去兴趣,致使日常教学举步维艰。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猛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日益彰显它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运用交际语言的技巧技能,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English(英语),而不是something about English(英语的相关知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在交际语言教学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做法和体会。
  一、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
  语言首先是有声语言。因此,教师在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方面着手,从介绍简单的“Hello.”“Good morning.”“Good-bye.”“Thank you.”等表达导入,循序渐进,逐步加深。比如,句型教学一开始,笔者就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听录音,要求他们认真模仿领读老师的语音、语调、句子的重音、连读等;句型与对话要求学生能熟读与背诵。每讲授一篇新课文后,尽可能地为学生设置些情景会话,多为他们创造登台表演的机会,争取在课堂上让他们多听、多讲、多练,使他们逐步养成敢于开口,踊跃发言的习惯。
  “Duty Report(值日生汇报)”也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之一。课初几分钟的“Duty Report”虽属老生常谈,但其知识覆盖面较广,情景意识较浓,有利于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使新旧知识密切结合,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课堂用语耳熟能详,记忆深刻,这既有利于营造课堂的外语氛围,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善于归纳,灵活运用
  对于一般学习者来说,英语是技能,是用来交际的工具。教师在讲授句型的同时,要重视归纳法的运用,启发学生多动脑筋,多运用发散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同一个句子可探讨多种不同形式的表达法。如“去警察局的路怎样走?”这句可用下面的几种形式来提问:
  Excuse me. Where is the police station?
  Excuse me.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police station?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police station?
  Can/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olice station?
  Can/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police station?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police station?
  Excuse me. Is there a police station near here?
  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技巧。于是,语言便再也不是机械、呆板的陈词滥调,而是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情感交流。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把语言当作技能来学习,多听多说多运用语言,轻松愉快地掌握语言,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重英语的习惯表达
  由于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人讲英语难免有悖于英语的习惯表达,出现所谓“Chinese English(中国式英语)”。比如,到商店购物时,售货员的主动招呼是:“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我能帮你什么忙吗?),而不是“What do you want to buy?”(你要买些什么东西?);“你口渴了吗?”应该说:“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或“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而一般不说:“Are you thirsty?”同样的一句话,前者让人觉得热情、礼貌,后者使人感到唐突。
  四、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
  英语“新课标”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现行英语教材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侧重口语训练。然而,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承的,所以,我们在强调“听、说”的同时,要注意“读、写”的训练,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内外进行反复操练和多种练习,做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为语言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有了一定的听说能力,也就为读写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在这一基础上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进而养成读与写的习惯。课内,可要求学生多朗读、多背诵课文的重点或精彩段落,课后要鼓励他们多阅读英语读物。同时随着教材课程的深入,逐步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训练。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定期将优秀书面作业张贴展览或公开讲评,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他们读写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充分运用交际语言,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大家共同围绕着这个目标,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把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转变成新课程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好的数学教学方法并加以实施,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也是数学思想的体现。灵魂的体现在于它的思想,数学也是这样。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受到教学内容和时间、教学规模和计划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授课,这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限制了其认知水平以及思维的发展,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则导致其为了学习任务而忙碌不堪却常常无法达成目标。  这种情况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效果上出现了水平分化现象。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应该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下面将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教
一、教学设计思想  “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自主学习的过程。我的设计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无论是口语水平很高的学生,还是羞羞答答不敢开口的学生,都要让他们参与进来,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听、说、读、写、译等每一项语言技巧都离不开词汇。笔者发现:在听、说过程中,学生听不懂对话,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大的原因是缺乏词汇;阅读文章时,影响他们理解的最大绊脚石是词汇;写作上犯错最多的还是词汇错误。江苏省普通高中自2005年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英语学科使用的牛津版教材与先前人教版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词汇量的成倍增长,而且有的词汇因用法灵活而较难记忆。按照新课标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汉族与外民族的语言文化接触也更加密切,许多外来词频繁地出现在日常交谈中,逐渐被人接受,并被广泛使用。中西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诸多领域中相互影响,表达中国独特事物的汉语词汇大量涌入英语中,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等方面,都对英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们在中西方交流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英语、汉语对对方吸收借鉴的方法、领域,分析其所蕴含的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对
一、在城郊初中实施英语“浸入式”教学法的背景  (一)城郊初中英语学习的现状  笔者所执教的学校位于城郊。这里就读的孩子,既没有农村孩子的单纯朴实,又没有城里孩子学习上的优越感。大部分孩子都是在自信和自卑之间徘徊,尤其对于英语学习很不自信,主要表现在不敢说,不敢读,考试时紧张。只有部分学生对英语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和教师配合。很多学生开始学英语充满了新鲜感,兴趣很高,但好景不长,过了一年半载,就有部
词汇在初中阅读理解教学和练习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广大中学老师和学生也逐渐把目光放到文章的词汇问题上,真正掌握有效的猜词技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教学成果的实现具有双重意义。然而,很多学生却因为不熟悉具体的猜测方式而无法在短期内提高自身英语成绩。鉴于此,我们应从实际的课堂英语学习入手,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效的阅读猜词方法,这必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一、初中英语词义猜测  我
设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存疑才能求解,释疑才能长知,就个意义上说,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不断释疑求解的过程。“在可疑与不疑之间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的话精辟地阐述了学与疑之间的关系。  经过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为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也正在逐步地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教学是师生双方
新课程理念决定了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课本是生长的、开放的。新的教育形势下,九年级英语教学需要更加大胆地机动地、创造性地使用课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握好课程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考总复习分为三轮:一是熟悉课本,夯实基础;二是分版块复习,整合知识体系;三是题型训练,提升答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听说和书面表达的专项训练,这就要求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而每
今年是东莞市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工程”关键的一年,报告听了很多,“高效课堂展示课”也听了很多,回头又“照猫画虎”试着上了几节课。但镇办中学如何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是照搬成功的经验,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名在镇级中学教了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师,也有了如下的思考。  一、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镇办中学应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我认为,那些成功的模式不能照搬,也不能流于形式,听几次报告,听几节示范课,上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