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探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R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核心,更多的强调对人文发展的培养和挖掘,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中,更是将“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为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对于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而言,更是要通过对“工程思维、技术意识、图样表达、创新设计以及物化能力”的核心素养进行升华,以此来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为他们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探究
  在对学生展开有效培养与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需求,强调其品格、能力的培养,这同样也是核心素養的一种重要体现。而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核心素养养成,每一名教师必须要通过对自身教学理念的转换来培养学生动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下面就来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同行业从业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的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不仅要强调、突出学生个人修养、家国情怀以及社会关爱,同时也要充分的结合时代进步的脉搏来关注自主发展、创新实践以及合作参与,站在学生知识、情感、技能、态度乃至价值观等角度进行深入融合,最终实现一种学习过程中的感悟认知而非结果导向记忆。
  与此同时,核心素养也存在一定的开放性、发展性以及稳定性,特别是在高中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更是要遵循对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优化,通过有效引导和培养来实现每一名高中生都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适应社会、实现终身学习。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手段
  (一)强调弹性化与个性化教学体验,提升核心素养形成
  对于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堂而言,教师必须要从高高在上的讲台走到学生们的身边,通过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来发现一些具体的问题,同时结合互动与小组合作来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可行性计划。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更加强调个性化与弹性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在通用技术中的核心素养形成,最大程度上构建诸如“互动实验”的方式,来实现学生的体验。例如在进行“建筑构造”相关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教室里的门、窗、柱以及墙等作为教学导入,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特性选择来引导学生们能够积极的提出个人所认为可行的建筑方案。相信在这种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建筑的美好与神奇,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除此以外,在进行“弹性化与个性化”教学推进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更加强调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通过一种全面而又极富个性化的教学体验来引导学生们认识到通用技术课堂的重要,从而帮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实现全面、健康、个性化的发展。
  (二)通过项目选择、项目实施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堂需要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开展,通过细致、有效的观察来体验通用技术的感悟、在观察中展开分析、在实验中进行认知、在质疑中展开联。通常而言在项目通常是由3~6人构成,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来强调合理分配、能力互补、协作分工以及共同担当。而教师则是要在项目选择、项目实施、项目总结的过程中发挥一个“导”的作用,在项目选择阶段是学生的指导者、在实施过程中则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而在最终的评价过程中则是结果的考核者与总结者。例如在进行“建筑及其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桥的结构模型的构建,通过对PVC型材选择的方式来制作出质量小于100g、墩高200mm、面宽80~110mm、长度为500mm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习小组都能够充分的发挥小组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结合小组设计出的图纸展开一比一的加工。相信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不仅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同时也能够将高中通用技术下的“工程思维、技术意识、图样表达”等核心素养进行构建与完善。除此以外在这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与作用下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很快的进入角色,通过已有的知识对桥面的承重能力进行判断和测量,通过优化设计、记录、分析来提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三、结论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探究并非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每一名教师都应当充分的结合学生的技术修养与核心素养需求,通过不断提升、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来将通用技术打造为一门以创新为核心的基础学科,充分利用对信息的获取、管理、加工甚至交流与创新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为学生提供宽阔的创造平台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最后愿每一名高中学生都能够在有限的通用技术课堂上发现无限的奥妙。
  参考文献
  [1]闫超明.精研课程性质,践行基本理念——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研究[J].华夏教师,2018.
  [2]林建煌.新课标背景下项目教学法在通用技术教学上的实践研究[J].新校园:理论版,2012(12):142-143.
  [3]孔政.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探究与实践——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关于项目教学方法的实施和评价[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2-32.
  [4]白宗刚.高中通用技术模型制作课教学研究[D].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关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抽象性、逻辑性强的重要学科,容易使学生感到过于严肃、枯燥,学习起来平淡无味。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地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这样有利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可见信
摘 要:现在教育越来越注意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也增设了音乐、美术、体育等这些课程,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但是在我国教育中,教师一般注重“主课”如语文数学英语这样的科目,而忽视“副科”如音乐美术等这样的题目,这不利于培养学生,所以需要改变这一现状。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问题  一、概述  学校和教师都不是太注重音乐这门学科的讲解,特别是在学生面临升学压力的情况下,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考对地理核心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是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面对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的困境,合理运用导学案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编写;运用  一、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运用导学案的依据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地
由上海大学出版的《中华陈设—传统民居室内设计》是“刘森林传统人居环境文化研究书系”第二册,主要内容探讨传统民居的室内设计与陈设,著作通过对历史文献场景的阅读与研究
摘 要:英语学习有四大要素,即听、说、读、写。然而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忽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感,树立学习的信心,对英语听说能力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朗读教学。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朗读;培养策略  朗读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第一技能和第一基本功,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许多人都认为朗读应该是英语学习者初级阶段采用的方法,忽视了朗读的重要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面对教育教学的新形势,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向课堂要质量迫在眉睫。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真正地做好课堂的引导者,以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要想真正地达到这种效果,课堂中就要让学生动起来的理念,这种理念的实施在实际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运用媒体;恰当评价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倡导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将模型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思想是数学基本思想之一,模型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是数学知识建立和应用的过程,也是儿童数学学习展开、推进、提升的过程。本文将小学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孕育阶段、过渡阶段、萌发阶段、生长阶段。各个阶段培养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本文基于小学数学实践,尝试对不同水平的建模素养以二年级除法单元教学为例进行解释探
摘 要:研究性学习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探究性课堂学习的特点,了解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应用的意义,针对当前研究性学习运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找到了相应的研究性学习应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应用研究  一、研究性课堂学习之特性  研究性课堂学习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特点,其表现出独一无二的课堂特色,具体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缺血引起的大量功能性心肌细胞损伤、死亡以及所导致的心脏疾病,如心衰等,已成为首要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对于各种类型的终末期心血管疾病,目前传统的
摘 要:随着土建行业的发展,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土建类专业开设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需要通过课改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以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基于行业形成及发展现状,分析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教学模块和教学单元、教学资源和实训环境、教学拓展和教学延伸等。通过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及岗位需求。  关键词:平法识图;钢筋翻样;课程教改  一、前言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