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讲与说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满堂讲弊大于利,精讲才能有的放矢的解惑,精讲不是缩讲、少讲,而是讲的精当,讲之有效,要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提高针对性,精讲必须与学生多说有机结合,通过教材的精讲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讲之精当 讲之有效 说的训练 说的能力
  语文教师是离不开讲的,但如何讲,确实大有必要研讨一番,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废除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方法”,这个意见十分精辟。以前,我在课堂上一讲到底,滔滔不绝,学生只管听,但听得厌倦,昏昏欲睡,从表面看,这一讲一听,似乎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讲深、讲透、讲满、讲全”,必然导致讲“散”。看了许多特级语文教师的课,感受颇深。因此我认为,课文不求讲深讲透,而求讲的精当,讲在要害,才能讲之有效。
  一、通讲不如精讲
  唐朝的韩愈对教师的职责作过很好的说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即解决学生头脑里的疑难问题。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惑在哪里,教师应当心中有数;如果对学生之惑心中无数,讲的再多,也不过是隔靴搔痒而已。学生有惑教师不讲,学生无惑教师大讲,那么学生之惑始终不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当然,学生之惑因人而异,大到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小到字、音、词、义,乃至标点符号,这就必须从教学大纲、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出发,只有了解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理解教材的困难之处,才能有的放矢的解惑,而不是漫无目的,不分主次,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地讲。
  例如,针对不少学生阅读文章不尝试去理解,尝试去揣摩,因而出现作文语言往往比较抽象、笼统的毛病,在教学阅读课文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钻研课文语言,着重讲解如何把句子写得具体、有形象性,使人读了有实在感受的问题。比如让学生辨析课文的一组组句子,哪一句写得具体形象生动,为什么。经过辨析,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细加体会课文中不少表现了具体内容和个性特征,写的实在,有形象的语句,及学生平时忽视之处。经过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在谈和写两方面都得到启发。教师讲的虽少却是解了学生一惑,使学生懂得了怎样避免抽象笼统的表情达意,把句子表达的具体实在、有形象。收到精讲的效果。
  二、怎样精讲
  教材所选的课文,按语言分为文言文和现代文;按体裁分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篇幅上有长短之分,难易有高低之别。当然精讲绝不是一刀切的压缩讲的时间,如果只是机械的划分时间,有形式的少讲则是不行的。精讲必须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讲的内容和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能全部照搬任何经验。
  一般的说,文言文由于时代变迁,词语的变化,使学生理解的难度增加,特别是初学者,就需要讲解得精一些,而有些白话文可以让学生自读,老师稍作指点即可,不必详讲。
  精讲,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精炼,在课堂上教师对语言应特别讲究,就好像在写文章是时推敲用词选句,琢磨谋篇布局一样,切莫“水分”太多,更忌“开无轨电车”,言不及题,为了言之有效,教师语言应做到言之有的,言之有物,言之有趣,言之有味,言之有理,此“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实在的内容,分析疑难问题要有道理解惑,要使学生收益,要讲的引人入胜,使学生越学越有味,越学越想学。
  三、精讲要与多说相结合
  仅有精讲还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承受知识的机器,将不利于学生探索,掌握知识,并且阻碍了对学生智力的启发。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那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真正认识说的价值,把精讲与多说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明白自己已经学到了什么。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如果不给学生以说的主动权,即造成了单调沉闷的教学气氛,又压抑了学生智力发展,这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屡见不鲜的,应当坚决摒弃的。我认为如下几个方法可以一试。
  1.首先,要让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去说,认识到口头语言的重要性之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是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的,总结一些教师的语言教学经验,他们即重视学生说的训练,也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说的条件。比如,组织班级的故事会、报告会、举行班级文娱演出等。某一个问题各自发表见解,及读书心得等。上海育才中学“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八字经验,都是有战略眼光的。他们教学方法的出发点是变“授”为“学”,教会学生思考。改变老师“包干”到底的教学局面,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目的则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当他们走向社会后便能很快的适应工作,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2.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讲话中的缺点错误进行精讲。要抓住“说”的弊端,进行精讲训练。进行说的训练开始时,教师要积极热情的鼓励学生去“说”,但要求不要过高,不要使学生为难,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旦打开那种金口难开的局面,待学生有了说的习惯后就可以使训练向高一级的要求发展,也就是说不仅要学生讲得清楚,还要学生讲得准确,语言要合乎规范,还要求学生要讲得迅速,这就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对于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的缺点要及时更正。使学生得到迅速提高。
  3.通过教师的精讲为学生说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消除语言的污染现象,提倡运用文明语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用语的规范化。对语病较多的学生,要提倡、指导他们多诵读课本上声情并茂的文章。教师也要注意以身作则,教学用语力求简洁明了,不要拖泥带水,牵强附会,甚至疙疙瘩瘩,废话连篇,每一个字都要有一定意义,说一句话都要有足够的分量。这样,教师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总之,教师讲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都很重要,进行说的训练,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定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语文教学适应于现代化,适应于未来。
  【参考文献】
  [1] 洪宗礼《初一语文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六版.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二十六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课改对美术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课堂教学的任务由传统的重视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转化为注重学生审美经验的获得。新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美术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  新课程改革后美术课已由传统的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为主,转化成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新课程体系。这就要求美术教师
许多语文教师在谈到古文教学时,经常深有体会地说:古文易上,难教。之所以说“易”,是教学中多采用板鸭填食之法;说“难”,学生理解、感悟难;师生交融、共鸣难。鲁迅也曾对古文的教法提出质疑:“我们先前提出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老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然而到底弄不懂的也多得很”。的确,古文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比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拍摄法,运动生物力学等方法,提出用“水平速度转换垂直速度”的指标。同时提出起跳过程中的重心提升角度指标,并对这一指标的定义应用做出研究,为改善陈亚玲起跳技术指标,从而提高成绩。  【关键词】陈亚玲 跳远 起跳技术 评定指标    1研究对象方法  1.1 研究对象是我省田径女子跳远优秀运动员陈亚玲(全国冠军,个人最好成绩6.62米)。  1.2 研究方法 
【背景材料】最近听了一节思想品德观摩课,教师在讲授“乐于劳动 善于劳动”时,设计学生采访活动,然而在采访的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的明显。课后交流中,执教者说“唉!怎么会这样呢?与我的预设有很大的差距呀!”。笔者对此作了一些不成熟的分析,与大家共享。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日益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教学手段现代化、学生活动形式多样化、教学案例兴趣化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广泛地被老师接受,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在阅读教学各环节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将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伟大的艺术魅力。本文重点谈的就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在阅读教学各环节中的运用,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活用 技术 提高 效益    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不仅能多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呼唤着新型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具备现代化的语文教学理念、丰富和谐的教学情感,以及坚实的教学基本功。  【关键词】教师课程标准素质要求  实施创新教育每位语文教师都责无旁贷,可放眼我们身边的语文教学现状堪忧:创新教育虽是舆论中的热点,却是实际中的盲点。究其原因,教师思想僵化,方法陈旧,知识与能力结构滞后于现代的需要,以致于创新教育高挂于口头上,应试教育落实于行动
[内容摘要]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是英语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我认为发展性课堂教学能够实现这一目的,使学生想学、愿学,最终达到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那么“发展性英语课堂教学”这一课程改革新名词究竟是什么呢?本文作者试图从基本原则和关系来分析。  [关键词]发展性课堂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分
我在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的评改工作结束后,迫不及待地翻看我班学生的成绩时,吃惊地发现,班级里综合素质最优秀的男生作文仅得了15分(作文分为40分)。原因是他的作文与另外两位学生的作文属于雷同卷,都写了雨天与朋友同撑一把伞回家,在相互照顾,相互关爱中诠释了同学间真挚的友谊。  我很不服气,找阅作文卷的老师理论,认为这三篇作文只是素材类似,不能以抄袭作文论处。事后静心细想,自己“护犊子”的心理固然
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良好文化涵养。从高考的角度来看,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词鉴赏是近年来各地的必考项目,也是文学性最为突出的题型之一。  明确考纲  《考试说明》把古诗词鉴赏定位在阅读“浅易”诗词,“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评价文
众所周知,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作文无疑是他们的重头戏。“作文写得好,语文差不了”,这基本成了一个口头禅。所以老师们忙于让学生不停地写,孩子语文成绩差的家长也带着孩子到处找作文辅导班……到底如何有效地改善学生作文状况,真的需要老师花大量时间在作文课上,真的需要家长找所谓的作文名师吗?其实我认为如果每堂语文课都能渗透作文教学,虽不专为作文但效果比那一味讲写法、技巧、念范文的作文课来的更有效、更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