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是教会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术和阅读能力,有助于指导学生学习规范化的语言,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发展认识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能力,有助于陶冶情操和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智力同时成长的阶段,情感的表达对于孩子们来说十分重要。如果善于朗读更易撞击人的心灵,恍如身临其境。此时,读者将在朗诵中找到浓厚的兴趣,是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样,放声朗读文章,可以增强倾听和表达的能力,不仅能听到不正确的读音和生硬不通的句子,可以及时的纠正过来,还能听到自己内心真实感情的表达。朗诵可让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机械的读书方法,往往让学生感到厌倦,在读书中缺少内心的欲望。如果在读书过程中挂起挑战的旗帜,面对强劲的对手,学生试着用最好的阅读成果来战胜对手,就会尽可能在阅读中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全身心地感悟和心甘情愿地走进文本。小学生喜欢听动听的故事,而且自主学习的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往往依赖老师扩大阅读量,老师可利用这个切入口,在给学生讲故事和展示阅读材料的时候,讲到精彩或者关键情节时,留下大大的悬念,挖掘学生内心想揭晓答案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会神往阅读的神秘世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也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都有可塑性,学生会在好的环境中慢慢健康快乐成长,师生一起在美好的氛围中阅读,进步和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就不会减退。
  确保阅读源泉不停歇
  语文老师要致力于给学生提供或者推荐一些他们喜欢的阅读材料,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范围。有没有书、学生是不是经常能接触到书,这与学生的阅读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让学生能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发挥阅读天性,从而爱上阅读。能够拥有自己的藏书,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在老师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时,老师最好能够和学生一起阅读,这不但可以营造读书的氛围,读完之后还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身边有喜欢阅读的老师,学生就会关心老师阅读什么,一起带着好奇心走进阅读世界。
  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小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念尚在形成中,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还有一段长长的距离。老师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打开心扉,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让学生的思想自由畅游在渴望之中,顺着求知的欲望慢慢去寻找真正的答案,通过自己的付出收获累累硕果。
  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
  读书要善于脑、口、手并用。学生在听课时不仅要善于思考文章中存在的疑难点,也要把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在思考后敢于表达还不够,还需要学生动手,把正确答案记到笔记本上,帮助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促进思维推陈出新。
  培养善于积累的习惯。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的所学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学习,今天的播种是为了让明天有更好的收获。因此,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所学过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一天天的丰富起来。这就要学生学会摘抄好的字句,不断重温所学过的知识,让知识永远储存在脑海里。
  养成勇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学习会面对很多困难和挫折,而靠个人的力量往往很难克服,那就要寻找帮手一起跨越学习障碍。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找身边值得信赖的人来帮忙是最好不过的了。此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会因胆小、自卑、高傲等原因而不去寻找帮助。其实,只要放下所有顾虑,敢于向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请教,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学习烦恼,轻快地放下心里的包袱。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表现出愿意和乐意学习的态度来,还要做到细心、谦虚,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善于总结,不断扩大阅读量等等。这些阅读习惯不能一蹴而就,是一步一步慢慢形成的,这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点拨,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随着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习惯的养成,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阅读也会逐渐走向深刻和成熟。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封开县历史悠久,人文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我们组织力量对全县德育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将思想性较强,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陆续
目前,知识迁移成了中国教育界十分重视的课题,甚至有人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现在的各级考试尤其是高考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素质的考查,其中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学习素质的核心。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新的问题和情境面前往往表现出手足无措,或是对知识点的生搬硬套,或是东拼西凑、胡乱编造,直接影响了解题的效果。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地理学
加强学习型教师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升海岛学校办学水平的瓶颈所在。  一、原因分析  生活环境不如人意。学校地处淇澳岛,交通不便利,生活环境较差。我校14位教师,有12位教师居住在香洲、新香洲等地,上班路途较远,每天早出晚归,生活压力较大。面对如此状况,大部分教师放弃了专业成长的理想,放弃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追求,放弃安贫乐道的精神。在工作中,许多教师遇到问题不去深入思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快,面对一些新的老龄问题和老年人养老的多种需求,河北港口集团离退中心结合实际,就如何打造既符合老人心态,又符合老人习惯的文化养老方式进行了有
摘 要:在建筑工程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影响建筑工程使用寿命与使用性能的关键性因素。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存的情况下,研究分析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非常具有必要性。本文就简单分析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相关情况,进而对增强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给人们的
摘 要:路基质量对于公路的实用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常见公路问题,如路面不平、纵向裂缝或路面沉陷均与路基施工质量有一定联系,提高路基施工技术,如路基填充技术、压实技术、排水技术等,加强路基施工管理,可有效提升路基修建质量,保障公路投入使用后能顺利畅通。  关键词:路基沉陷;纵向裂缝;路基填土;路基压实  0 引言  路基是公路的基础,承载着路面传递下来的所有重量。公路路基的施工具有工程量大、
摘要:中职生特殊的成长环境,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寻求最佳的道路,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迎来职业教育阳光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中职生 来源 管理 对策 心理  职业教育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生源的多样化、复杂化更加重了中职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整体素质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着“不愿学”、“不想学”等现象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一定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参与者。《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否能够取得它作为一门新课程的成效,关键还是要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学习活动,重视主体探究活动环节的设计,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努力使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发挥最大的实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更要通过阅读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  一、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激发兴趣和培养习惯
信息技术课注重上机操作和实践,知识性和技术性较强。中学信息技术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探究教学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  一、分层教学,养成自主能力  在教学前,教师应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