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探究式教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注重上机操作和实践,知识性和技术性较强。中学信息技术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探究教学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
  一、分层教学,养成自主能力
  在教学前,教师应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和态度等。调查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访谈、查阅学生成绩档案、询问班主任等方法进行。
  在此基础上,根据班级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在微机室上课时,教师要根据其座位特点组建6—8人左右的学习小组,小组的建立应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自愿组合”相结合的原则。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我一般会采用竞聘的方法,选出一些操作能力高又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热爱帮助同学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分层教学不仅需要学生进行分层学习,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都得根据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分层。
  例如,在教学《幻灯片制作》一课时,我所教的十个班级中,有四个班的学生在这一内容上有一定的基础,其他六个班中很多学生根本不会。于是针对这个情况,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我不再重复讲解他们已经学过的幻灯片知识,而是直接采用综合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以科技创新为主题,通过自主学习并尝试制作一份电子报刊。其时,我通过展示、讲解一两个以前学生做的优秀作品案例,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在制作过程中他们会遇到新问题,如模板的制作,这时我并不急于帮助他们解决,而是利用他们的求知欲,先让他们通过网络寻求帮助,或者在学生之间进行互助。如果还不能解决,我再给他们讲解。这样,通过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了激发。对于其他班的学生,我也进行了分层,已经学过幻灯片制作的学生直接进入电子报刊的制作,电脑不受教师控制,而其他学生则必须听教师讲解如何制作幻灯片,如文字图片的插入,动画的设置以及幻灯片的处理和播放等。同时,我还把能力强的学生分到各小组当“小老师”,帮助、辅导其他学生学习。
  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不仅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教学理论认为,探究学习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有一个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焦点,最好是一个能够引起学生惊异的时间或者现象,使其开始学习就怀有探究的欲望。因此,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时,一开始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例如,在教学Photoshop时,向学生展示教师自己或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利用图文并茂的精美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产生想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又如,在进行Excel教学时,我没有让学生看课本,而是先把自己制作的一些表格展示给学生,表格里罗列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我当场轻松地计算总数,排出成绩榜单。学生看到这么简单就能快速获得统计结果,都很好奇,这时就可以在学生急切的期盼中开始知识的传授与探求了。
  三、伙伴教学,培养互助精神
  伙伴教学指由一个学生教另一个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方法。采用伙伴教学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互教互学,带动全体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的意识和合作互动的精神。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是由学生的学习条件、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再提供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信息技术课规定的基本目标与要求。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和学生基础知识、兴趣等方面差异性,想要在目前班级容量大、教学设施尚不完善、采取班级制教学形式的条件下达到课程的全部要求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因为一个教师很难同时兼顾到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探究教学实践表明,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学习好的学生来充当教师的“小助手”、学生的“小老师”,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教育者要想培养“优生”,必须深入调查了解、仔细分析,弄清楚“优生”的两重性。那么怎样加强“优生”的教育工作呢?  一、树立远大志向  一般来说,“优生”智商比较高,即使不那么刻苦,学习成绩也能名列前茅,大都能考上大学。这就导致有相当部分的“优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特别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珠三角,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当然,仅仅从“应试教育”的角度看,这类学生升学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仅以升学为目标,那么对
封开县历史悠久,人文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我们组织力量对全县德育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将思想性较强,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陆续
目前,知识迁移成了中国教育界十分重视的课题,甚至有人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现在的各级考试尤其是高考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素质的考查,其中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学习素质的核心。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新的问题和情境面前往往表现出手足无措,或是对知识点的生搬硬套,或是东拼西凑、胡乱编造,直接影响了解题的效果。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地理学
加强学习型教师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升海岛学校办学水平的瓶颈所在。  一、原因分析  生活环境不如人意。学校地处淇澳岛,交通不便利,生活环境较差。我校14位教师,有12位教师居住在香洲、新香洲等地,上班路途较远,每天早出晚归,生活压力较大。面对如此状况,大部分教师放弃了专业成长的理想,放弃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追求,放弃安贫乐道的精神。在工作中,许多教师遇到问题不去深入思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快,面对一些新的老龄问题和老年人养老的多种需求,河北港口集团离退中心结合实际,就如何打造既符合老人心态,又符合老人习惯的文化养老方式进行了有
摘 要:在建筑工程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影响建筑工程使用寿命与使用性能的关键性因素。在多种影响因素共存的情况下,研究分析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非常具有必要性。本文就简单分析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相关情况,进而对增强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给人们的
摘 要:路基质量对于公路的实用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常见公路问题,如路面不平、纵向裂缝或路面沉陷均与路基施工质量有一定联系,提高路基施工技术,如路基填充技术、压实技术、排水技术等,加强路基施工管理,可有效提升路基修建质量,保障公路投入使用后能顺利畅通。  关键词:路基沉陷;纵向裂缝;路基填土;路基压实  0 引言  路基是公路的基础,承载着路面传递下来的所有重量。公路路基的施工具有工程量大、
摘要:中职生特殊的成长环境,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寻求最佳的道路,走进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迎来职业教育阳光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中职生 来源 管理 对策 心理  职业教育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生源的多样化、复杂化更加重了中职教育工作者肩上的重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整体素质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着“不愿学”、“不想学”等现象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一定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参与者。《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否能够取得它作为一门新课程的成效,关键还是要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安排学习活动,重视主体探究活动环节的设计,重视学生的实践参与,努力使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发挥最大的实效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更要通过阅读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  一、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激发兴趣和培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