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意义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悟史、明理。如学生朗读、观赏相关影像资料、表演历史剧、看图说史、绘图大比拼等活动,鲜明、形象、 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这些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自然而然就掌握了相應的历史基础知识,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一些再现历史场景的“活动”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并能引起心灵的震撼,唤醒他们的良知,陶冶他们的情操。总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意义重大,历史教师应该重视此项工作,并将其引向深入。其主要意义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活动设计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 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明白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自己作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历史的主人。
  二、有利于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
  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 要真正做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很多历史课堂因为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立意翻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能“华而不实”光图表面热闹,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我们要引导学生不能只为了感官的刺激而活动,而是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教师应在学生“活动”中随时提醒学生本“活动”的“目的”。 因此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能只重形式而轻知识,不能因活动而偏离主题和抛弃重点。让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既要创新又要主题鲜明,并且要目的明确、任务清楚。
  三、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历史课堂中“学生活动”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朗读、记忆等,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索,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思考、积累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开拓延伸从而培养学习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以及团结协作的意识等。 历史课堂中的“活动”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限于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新。 这样的历史课堂的学生“活动”就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自主性。当然学生不可能达到老师的素质和技巧,这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工作,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和帮助。
  四、有利于“三维目标”的有机达成
  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目标是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而历史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不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历史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要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一体化。 教师每设计一个学生活动都应该想到:此活动要使学生记住哪些历史知识?理解哪些历史现象?对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样的思考和启示?这样也使学生在表演和观看表演中自然体会了张杨二人的强烈的爱国激情,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最终完成了本课的三维目标的有机达成。
  总之,历史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和培养。而这种情感和态度的提升就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而最好的载体就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习立体几何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各类考试,最主要的还是掌握一门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还需要将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在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前提下,把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来,把数学思想运用进去,把数学方法总结出来,这就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境界.  关键词: 看;画;理;悟  在高中阶段,立体几何普遍成为一些学生的学习心病,刚学时担心学不好,学习中好多地方会力不从
期刊
多媒体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为现代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 使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利用多媒体巧设情景,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教学情景,从而自然地用自己的情
摘 要: 由于数学基础的薄弱以及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正逐渐地减淡。众所周知,兴趣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内在动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新课的导入技巧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因此,根据数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总结出适合该课程的几个新课导入方法。  关键
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厌学的情绪,是形成差生的主要原因。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就对后天形成的差生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初中化学差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由于初一、初二成绩较差,所以对于初三的新学科化学没有信心,进而引不起学习的兴趣导致成为差生。  (2)在初一、初二的學习成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学习日益抓紧,由于方法欠妥,造成了很多孩子的心理不健康,蛮横,自私,打架斗殴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密切关注。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背景介绍  小同,男,12岁,比较自由散漫,学习成绩很差,虽然父母工作比较忙,但是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因为教育方法不当。该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经常发呆,与同学相处,关系属于火山喷发,而且
一、基本情况:  辅导对象:AA A 性别:女 年龄:20岁 年级:高中一年级  父母文化水平:父亲小学 、母亲不识字  背景资料:家庭组成成员有父亲、母亲、弟弟;这名学生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普校随班就读9年。初中毕业后,考不上健全高中。回流到日照聋校八年级,后转入我校九年级就读,一年后考入我校聋高中。  家庭教育状况:其父母亲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发烧耽误治疗引起听力残疾,对其心生愧疚,娇惯异常。 
摘 要: 语文重在阅读,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深刻体会到语文的魅力。阅读主要是针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感情培育和能力方面的培养。本文将通过对目前小学阅读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通过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期望通过此次的研究,能给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广大教师一些启发,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如何让学生在几年
摘 要: 中职数学后进生是中职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所学知识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后进生增多,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如何采取对策进行数学后进生的转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职数学;后进生;转化;对策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所学知识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学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