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数学后进生是中职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所学知识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后进生增多,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如何采取对策进行数学后进生的转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职数学;后进生;转化;对策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所学知识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后进生增多,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中职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中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如何采取对策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几点看法及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教师的人格影响力,达到教育与教学的双赢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进行情感和理想教育;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后进生有一部分是因为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而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趣,使学生产生“心欲求而为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积极进取状态,这样学生就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如在讲授幂的运算性质的时候,我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凡提下棋赢了国王后,国王问他要什么奖赏,他说:“我们下棋的棋盘有64个格,你在第1个格放1粒谷,在第2个格放2粒谷,在第3个格放4粒谷,在第4个格放8粒谷,在第5个格放16粒谷,……按此规律(下一个格谷的粒数是前一个格谷的粒数的2倍)放完64个格就行了。”国王一听乐了:“就那么简单吗?”阿凡提说:“就这样!”国王说:“可以。我命人算好送到你府上去。”第二天一大早,负责此事的官员慌张地来找国王:“万岁,不得了啦!我们整个国库所有的谷都满足不了阿凡提的要求啊!”国王听得一头露水,不就是那么几粒谷吗?有那么严重吗?究竟有没有那么严重,我们学好这一课,就可以初步算出。同学们听完,都蛮有兴趣地听课。
此外,我们还可在课堂中设置悬念,引起好奇,充分挖掘教科书,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导课,将生动有趣的数学名题、多姿多彩的数学佚事、悬而未决的数学猜想、似是而非的数学悖论,巧妙的贯穿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强烈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动机。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不断吸取经验,研究和改革教材教法,用自己的教学能力赢得学生尊重你并喜欢你的课。
二、给学生以信任,给学生以信心,采用积极向上的鼓励办法,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和坚定意志
在教学中,我对后进生一切从爱出发,自觉克服嫌弃、厌烦的态度与做法,主动接近,平等相待,真诚帮助,及时表扬,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友谊,使他们消除对教师的仇视心理,主动倾吐自己的心里话,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帮助,排除厌学、焦虑、自卑等障碍。如在一次课堂上,一个后进生上课特别用心,看到别的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时,眼神是渴望而羡慕的,手欲举而不敢,我便让他上来板演。虽然该生由于激动抄错题,但我仍表扬了他积极参与学习的精神,又肯定了解法合理部分。该生受到很大鼓励,学习进步很快。我们还可以结合教材讲述古今中外学者刻苦成材的故事,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知识、探究方法、启迪思维的过程。一些后进生是因为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在解答数学题时,获得正确答案后就此终止,不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那么解题活动就有可能只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如果在每一次解题以后都能对自己的思路做自我评价,探讨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进入理性认识阶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做到:(1)上课时对不懂的地方集中注意力听,弄清别人对问题是怎样讲的,如何分析的,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原因,并对自己的想法或见解加以对照,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把握正确的解题思路。(2)看懂解题过程,从中找出并归纳规律,找出解题关键,总结解题方法,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分析不同的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最佳途径。(3)要求学生做到题前认真预习课本有关知识,弄清有关概念、法则及解题方法,认真审题,分析解题思路,若遇困难不要轻易请教别人,争取独立完成作业。通过上述要求,使學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类比、对比、对应、转化等思考方法,逐步具备正确地进行判断、推理、抽象和概括能力。
四、降低教学起点,从基础抓起,因人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后进生大多数基础知识不牢,知识零散不系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降低起点,减小坡度,避免过高要求,并合理安排进度。对于难点内容,要适当分解,多台阶,小步走。必要时,应适时重复,使其易被后进生接受。在教学中,还应重视信息反馈情况,充分利用教具、模型及课件制作来加强学生直观教学,并逐步抽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还应该面对每一个后进生进行耐心辅导,针对不同情况,通过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推进,因材施教。例如:我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采取“小步幅、密台阶、循序渐进”的方法,以克服后进生的畏难情绪。我还把计划教学的内容,按所学知识点编成几道小题,安排在课堂的前几分钟,组织学生练习和讨论。这样既活跃了学生思维,又可收到承上启下的效果。这样量力而行的处理教材,学生很满意,效果也很好。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积极因素进行转化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的深刻意义。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关注班上这些后进生,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多用积极鼓励的办法,促进学生独立地运用内在潜力,自主自动地力求上进,及时发现闪光点进行表扬,激励,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后进生一定能够进行转化的。
参考文献:
[1]孙杰远.中学数学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沈阳.心理学.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3]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4]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作者简介:叶枫(1974.1~ )男,侗族,广西来宾人,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德育和中职数学。
关键词: 中职数学;后进生;转化;对策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头痛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所学知识出现严重的断层现象,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后进生增多,这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中职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中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如何采取对策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几点看法及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教师的人格影响力,达到教育与教学的双赢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进行情感和理想教育;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后进生有一部分是因为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而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趣,使学生产生“心欲求而为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积极进取状态,这样学生就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如在讲授幂的运算性质的时候,我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凡提下棋赢了国王后,国王问他要什么奖赏,他说:“我们下棋的棋盘有64个格,你在第1个格放1粒谷,在第2个格放2粒谷,在第3个格放4粒谷,在第4个格放8粒谷,在第5个格放16粒谷,……按此规律(下一个格谷的粒数是前一个格谷的粒数的2倍)放完64个格就行了。”国王一听乐了:“就那么简单吗?”阿凡提说:“就这样!”国王说:“可以。我命人算好送到你府上去。”第二天一大早,负责此事的官员慌张地来找国王:“万岁,不得了啦!我们整个国库所有的谷都满足不了阿凡提的要求啊!”国王听得一头露水,不就是那么几粒谷吗?有那么严重吗?究竟有没有那么严重,我们学好这一课,就可以初步算出。同学们听完,都蛮有兴趣地听课。
此外,我们还可在课堂中设置悬念,引起好奇,充分挖掘教科书,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导课,将生动有趣的数学名题、多姿多彩的数学佚事、悬而未决的数学猜想、似是而非的数学悖论,巧妙的贯穿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强烈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动机。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不断吸取经验,研究和改革教材教法,用自己的教学能力赢得学生尊重你并喜欢你的课。
二、给学生以信任,给学生以信心,采用积极向上的鼓励办法,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和坚定意志
在教学中,我对后进生一切从爱出发,自觉克服嫌弃、厌烦的态度与做法,主动接近,平等相待,真诚帮助,及时表扬,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友谊,使他们消除对教师的仇视心理,主动倾吐自己的心里话,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帮助,排除厌学、焦虑、自卑等障碍。如在一次课堂上,一个后进生上课特别用心,看到别的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时,眼神是渴望而羡慕的,手欲举而不敢,我便让他上来板演。虽然该生由于激动抄错题,但我仍表扬了他积极参与学习的精神,又肯定了解法合理部分。该生受到很大鼓励,学习进步很快。我们还可以结合教材讲述古今中外学者刻苦成材的故事,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知识、探究方法、启迪思维的过程。一些后进生是因为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在解答数学题时,获得正确答案后就此终止,不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那么解题活动就有可能只停留在经验水平上,事倍功半;如果在每一次解题以后都能对自己的思路做自我评价,探讨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就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进入理性认识阶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做到:(1)上课时对不懂的地方集中注意力听,弄清别人对问题是怎样讲的,如何分析的,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原因,并对自己的想法或见解加以对照,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把握正确的解题思路。(2)看懂解题过程,从中找出并归纳规律,找出解题关键,总结解题方法,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分析不同的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最佳途径。(3)要求学生做到题前认真预习课本有关知识,弄清有关概念、法则及解题方法,认真审题,分析解题思路,若遇困难不要轻易请教别人,争取独立完成作业。通过上述要求,使學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类比、对比、对应、转化等思考方法,逐步具备正确地进行判断、推理、抽象和概括能力。
四、降低教学起点,从基础抓起,因人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后进生大多数基础知识不牢,知识零散不系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降低起点,减小坡度,避免过高要求,并合理安排进度。对于难点内容,要适当分解,多台阶,小步走。必要时,应适时重复,使其易被后进生接受。在教学中,还应重视信息反馈情况,充分利用教具、模型及课件制作来加强学生直观教学,并逐步抽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还应该面对每一个后进生进行耐心辅导,针对不同情况,通过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类推进,因材施教。例如:我对教材的重点、难点采取“小步幅、密台阶、循序渐进”的方法,以克服后进生的畏难情绪。我还把计划教学的内容,按所学知识点编成几道小题,安排在课堂的前几分钟,组织学生练习和讨论。这样既活跃了学生思维,又可收到承上启下的效果。这样量力而行的处理教材,学生很满意,效果也很好。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积极因素进行转化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的深刻意义。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关注班上这些后进生,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多用积极鼓励的办法,促进学生独立地运用内在潜力,自主自动地力求上进,及时发现闪光点进行表扬,激励,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后进生一定能够进行转化的。
参考文献:
[1]孙杰远.中学数学课程实施与案例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沈阳.心理学.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3]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4]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作者简介:叶枫(1974.1~ )男,侗族,广西来宾人,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德育和中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