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对策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x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受到传统教育思想以及高考压力的影响,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培养,通过多种模式的共同作用,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表达能力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口语交际;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现代社会的人而言,口语交际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口语交际能力,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在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倾听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不断提升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就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培养,从而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低下,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结合当前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在新形势下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一、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说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能力,能够有效地彰显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却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问题:
  (一)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对口语教学的重视程度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高考才是重头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力求促进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而在此过程中,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学往往不够重视,所采取的教学也基本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忽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忽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低下,部分学生甚至教师提问都会面红耳赤,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
  (二)对教材的利用不充分,不科学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基本每一册教材后面都有“交流表达”的模块,该模块的建立,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口语交际内容,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质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根本没有重视该教学模式,要么让学生自学,要么就一带而过,有效的教学资源被无情地浪费,最终所影响的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关键。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而言,如果教学评价体系中有关于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考核,那教师势必会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阶段的教学评价重点还是在高考上,对于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则不够重视,或者说是流于形式。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关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无论学生怎样回答,他们只关注答案,不关注过程。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笔者在执教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总是认为应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格外重视。为何?主要因素在于: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国际化的时代,如今,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考试成绩,更多的是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对于现代的学生而言,流利的语言表达,则是彰显个人综合素质的根本。那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该通过怎样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立足新课改思想,转变思想认知
  如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知识化、经济化和网络化的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空前的挑戰。对于现代社会的学生而言,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学生进入职场或者面试的过程中,较强的口语交际,是学生取胜的基石,同时也能够为今后进入职场奠定基础,给领导、同事留下好的印象。因此,作为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立足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从思想上、行动上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培养,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前面我们谈到,在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一册后面都会有“交流表达”模块,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第一单元的“阅读鉴赏”为诗歌,而“交流表达”模块则为朗读,基于此,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现代诗歌,将诗歌的讲解、朗读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诗歌的相关内容后,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把握朗读的技巧,渗透适当的情感,这对于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在课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中诗歌的内容,举办小型的诗歌朗诵比赛,提升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丰富教学模式,创新口语培养机制
  笔者在执教高中语文的过程中发现,其实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提问的方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亦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交际水平。此外,让学生扮演小小老师,充当教师的角色进行讲课,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前三分钟”模式的构建,让学生在课前三分钟,轮流上台为其他同学讲一个成语、歇后语等等,都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而这些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培训模式,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培训模式,促进学生语言交流表达能力的提升。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有一个人,放弃了一切世俗的牵挂,退隐到树林里,建了一栋小屋住进去。  他唯一的服装是一块布,他将它围在腰间。但是时运不济,树林里老鼠肆虐,所以他养了一只猫。猫需要用牛奶来喂,所以必須养一头牛。奶牛需要喂养,所以雇了一个牛仔。男孩需要房子住,所以给他建了一栋房子。为了照看房子,招聘了一个女佣。为了给女佣找同伴,不得不修建了更多的房屋,邀请人们在里面生活。就这样,出现了一个小镇。  那个人说:“我试图
几年前,伦敦国际顶级权威医学杂志Lancet刊载过给一个经典案例。此案例极好地说明了精神力量对于保持身体年轻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   有位女士因为被爱人抛弃,精神受到刺激而出现问题,她丧失了对时间的感知能力。这是个什么病呢?就是指病人对时间失去感知。这位女士认为她的爱人会回来。她每天都会站在窗前等他的身影出现,一直多年都如此。70年过去后,一群美国人(包括医生)发现了她的情况,认为她年龄不过20
【摘要】当代语文教育的基本背景之一是生态教育全球化,接受美学的提出与发展不仅成为我国学术研究的热点,而且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有着重大的启发。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语文作品当成审美对象,去开展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灵与人格,同时结合语文自身学科规律性,在合理吸收生态学和谐共生的理论基础上,对生态语文教育进行了阐释和建构。  【关键词】生态课堂;语文教育;和谐;平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
吕后虐杀戚夫人,制造“人彘”事件,这是她人生的一大败笔!   戚夫人确有取死之道。她最大的失误,是不应当仰仗着刘邦的宠爱挑战吕后和太子的位置。但是,这个失误罪不至诛啊!她被虐杀的史实昭示着吕后道德高地的彻底沦陷。   “人彘”事件发生后,吕后还让汉惠帝去观摩她的“杰作”。汉惠帝是吕后的亲生儿子,看完后只说了一句话:“此非人所为!”这不是人做的事!连亲生儿子都这样看,历史将会怎样看待吕后?  
当身体罹患某种疾病时,到底应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手段?在求医问诊的过程里,我们的心理状态和决策过程,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干扰?  乍看之下,我们坐拥网络,信息触手可及。即便是将自己的医疗问题发到微信朋友圈,几分钟内就会有许多人给你支招儿。可仔细一想,做决定并不容易,选择项也往往不够明确。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曾说过:“我们面对无尽的信息,却依然渴求智慧。”  若从数据来看,世界上有1.3万个疾病名称
纸可以包火,用坚硬的纸,包星星之火,例如,包住一枝烛光。   这个信条一代一代传下来,即使是大火,只要有更大的纸张,仍然可以四面包抄。在想象中,那是一番兴奋炽烈的光景,以致,一代一代有人去做,抱着孩子过年的心情。   我在卧房里点一枝烛,展开一张纸。纸张燃烧,我再用一张更大的纸。我有很多很多纸,一张比一张大,也一张比一张烧得旺,等所有的纸用完了,火舌开始吞噬房子。   等到整个房子烧完,我就
【摘要】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学习的本能,教育就是充分发掘并展示这一潜能。”可是,当下中国的教育情况又如何呢?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以考为纲的教育压抑儿童生命成长,也从根本上压抑了孩子内在潜能的发挥。  【关键词】优化合作;激发学生潜能;生本理念;课堂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对酿酒人来说,时间是最重要的参数,只有时间到了,酒才能荡气回肠。  节气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实证的“存在与时间”,堪称中华文明的智慧。像曾经的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循环;像诗人那样,去欣赏“时间的玫瑰”,去收获“时间即粮食”。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我在渺无人迹的山谷,不受污染,听从一只鸟的教导,采花酿蜜,作成我的诗歌。美的口粮、
【摘要】课后习题作为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之一,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苏教版”教材相比,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题干表述的具体使教学目标指向更清晰,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使思维训练更高效,联读任务的安排使阅读素养提升有路径。通过挖掘部编本教材课后习题的新特征,笔者提出课前定向、课中活动和课后拓展的相关策略,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教材展开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摘要】統编版语文新教材,古诗文篇目相较原人教版增幅达80%左右。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感受古诗的音韵美和汉语美?古诗教学中注重“四融入”,即:借助图文,融入画面之美;配乐作画,融入诗人心境;穿插要素,融入古诗写法;知人论世,融入诗人情怀。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统编语文;古诗教学;四融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