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求知欲一旦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弱、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呢?下面我就此谈谈看法。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要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而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于是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因此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学生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很多时候,这一环节让学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更快更牢地掌握课堂知识,使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得到更大限度的提高。
  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我在教学《长度单位》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利用过家家做游戏的形式,把长度单位组建成一个家庭,分为兄弟四个,让学生表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生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如:在解决问题的题目中,看两个数字相加超过一百肯定不对,一定用减法做了,因为1-3册只学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又如:在求两数相差的题目时,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在此基础上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四、借助扮演角色再现数学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入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中“镜面对称”的内容时,先让同学都照一下镜子,然后在小组交流:人在镜子里的特点,镜子内外人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学生通过活动和交流能总结出:照镜子时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五、巧设实景,创设富有想象力的教学情境
  创设学生体验实景,体验情感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机会。例如我在讲“统计初步知识”一课时,有个内容是让学生数出一分钟四种机动车通过情况。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对学生说:“公路局长让我们帮助统计一下南口路段一分钟机动车通过情况,让同学们看录像,进行统計。”统计开始了,学生个个聚精会神,认真地统计,可是,当汇报结果时,几十个人几乎没有相同的数据。学生主动找失败的原因。当他们急切的时候,我说:“看来这任务很艰巨,我通知公路局长一声,就说我们没有统计出来。”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坚决地说:“不行,您能不能把这个录像放一遍?您能不能让汽车放慢速度?”当排除这两种方法后,有学生站起来说:“我们可以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话音未落,学生哇的一声惊叫,不等老师说话他们自发地组成小组,立即分工,那种积极主动、团结合作的氛围,真的难以用语言表达。通过合作统计数据,学生获得了成功,个个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同样是小组合作,在老师的命令之下的合作与自发的合作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同样的教学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从这一次教学中,我感受到了实景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分类”时,充分利用主题图启发学生:“来到商店,你们发现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毛巾是生活用品,不应放在卖文具的地方。”另一个学生很快发现:“皮鞋也应放在卖鞋的地方,放在这里不方便卖也不方便买。”还有个学生说:“墨水瓶太小,放的位置太高不好拿,应该与地球仪的位置对换。”……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学生不仅懂得了分类的实用性、多样性,还体验到了作为探索者发现奥秘的乐趣。
  总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和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会让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
其他文献
对中学生来说,最常见的家庭暴力是躯体暴力和精神暴力,偶尔存在性暴力。  首先,你需要分辨,自己遭受了哪些暴力。例如,有同学说父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骂自己是“下等人、废物、畜牲、神经病”,这可能是某种程度的精神暴力。它让你感觉到被贬低、被忽视、被攻击。而躯体暴力的形式就非常具体,通常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遭到家庭暴力时,你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得帮助——   1. 朋友。进入中学时期,同伴关系对我们的
期刊
摘 要: 在素质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核心。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潜能,重视学生创新品质的塑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手段推动学生主体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创新情境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只有创新才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毋庸置疑,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摘 要: 随着我国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的引入显得更加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侧重点主要是帮助学生打好学习数学的基础,让学生形成独立的数学思维,为往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但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引入概念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引入的方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概念引入 方法探究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概念的引入
摘 要: “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地促进性地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沟通,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香菊感冒颗粒是由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由广藿香、香薷、野菊花和青蒿四味药组成。主要用于四时感冒,尤其对夏季感冒发热,头痛,胸闷无汗等,更为适宜。由于香菊感冒颗粒现行标准存在质控指标少且代表性不佳,方法专属性差、结果不明显等问题,本研究在其现行标准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系列简单、快速、准确的新方法,从而形成更完善的科学的质量标准。论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定位目标;创设有效情境,实现有效合作;关注学生情感,实施有效评价”等有效教學策略,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能学,提升课堂效益,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件事物的一种积极性的认识倾向和情感态度。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爱好数学,才能学好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就会充满好奇心,不自觉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体会。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
摘 要: 伴随着教育改革春风的大潮,许多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想脱颖而出,随着新课改走入民勤县的各个学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涌动生命的热潮,焕发青春的气息,充满活力,激情飞扬。在新课改下,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乐园,是演绎生命华丽乐章的地方。那么如何让我们小学数学课堂焕发青春的气息,激情飞扬呢?要想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