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v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使学生真正有所获,确有所得,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新课标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相应地发生改变。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自主探索
  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把学生的学习看作一个静态的过程,课堂上只有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没有师生双方的互动,学生身心发展被压抑,学生的学习无非是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然而,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完整的个体,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性的有思想的人,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只有促进作为人的生长和发展的教育才是最需要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只有在教学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他们真正提高自己发现并独立或合作处理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实现创新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当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室的物体等)。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而这便是“授之以渔”的过程,是传授方法的知识。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在这里,教师一定要注意对教材深入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提出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与此同时,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差异,允許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师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决,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二、动手实践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我们在教材的编写和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必须有意识地增加实践直观因素,便于学生实践、理解和产生兴趣。倡导“从做中学”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指出:“一种经验,一种非常微薄的经验,能够产生和包含任何分量的理论(或理智的内容),但是,离开经验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因为“制作”的冲动或兴趣是人的主要本能之一,知识经验均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即生活过程中得到的。我们应该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他们自己的知识经验,而这正是我们教学所倡导的“授之以渔,受用终身”的理念。
  新教材的内容编写就实现了这种理念,改变了以前纯知识的编排。在新教材中设计了不少学生方便操作的内容,如小棒搭建三角形、用搭积木、折叠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等等。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教材中能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的内容很多,而我们的教学则需要对此不断挖掘,尽量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方便理解和数学。但在使用时应注意,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
  三、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围绕新教材数学目标,创设使学生对自然与社会中的自然现象有好奇心、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操作活动的情境,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如:丰富的图形世界、有趣的七巧板、教育储蓄、打折销售等等数学问题的学习,使数学基础知识都镶嵌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使数学知识注入了生活气息,从而赋予了生动、丰富的意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因此我们在课堂数学中,要做到根据教学内容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带着浓厚兴趣并愉快地学习,而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会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和谐,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要实践新课标目标,就要在我们的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都参与数学,亲自体验数学的生存和发展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去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意义,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方法与途径。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學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
“悟学理念”是广西贵港市教育局姚伟文局长提出的着眼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主要从学习的理解、学习的视野、学习的方略、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要求等五方面展开,指出“教以生为本,教是为了不教”是学习的本质要求;而“学以悟为根,学是为了活学”则是学习的根本要求。“悟学理念”以“感”为前提,以“悟”为根本,以“感”与“悟”的有机结合作为支点,使学习理念成为了一种反映时代发展、社会进步
初中数学新教材,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处理这些内容,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培养学生“读”数学  “读”也许是语文的专利,但运用在数学教学有时也会耳目一新。如:在讲授七年级教材——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内容时,发现该节介绍性内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延续和补充,更是发挥学生创造力、张扬个性的渠道之一。新教材的编写不仅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更能体现出知识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教师如果结合教材的内容,布置学生利用课外的有利条件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不仅会对课本上的内容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还会把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情感价值观落到实处。因此在设计初中生物作业时,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
通过分析单模光纤SMF中的LPG对的传输特性及几个因素对干涉透射谱的影响,并结合前期工作,主要研究光子晶体光纤(PCF)中的LPG对在1665nm附近U波段传输特性。结合光栅耦合强度
礼仪在酒店业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酒店管理专业中礼仪教学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如:对礼仪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礼仪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讲求礼仪的大环境等.针对上述情况应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礼仪在酒店业中的重要作用礼仪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明程度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个人而言,礼仪是衡量其道德水准、文明程度高低、文化修养、精神面貌好坏的尺度;对有"窗口"之称的酒店业而言,礼仪可以反映出一个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