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从国有中小企业背景、特征、主要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五个方面分析,并结合陕西省渭南市的国有中小企业的相关案例进行研究,提出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扭亏的几点建议: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中小企业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市场;深化国企改革、转换经营机制。
【关键词】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困境;机遇;对策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建国初期,我国国有经济只有少量的解放区军工企业和接管的官僚垄断资本企业,经过建国后40多年来的经济建设,我国的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国有经济的发展也同其他所有制经济一样,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有时也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是管理体制不顺,企业管理落后。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国有中小企业背景、特征、主要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五个方面分析;并且结合了陕西省渭南市的国有中小企业的相关案例分析;得出最后结论。
2.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理论分析
2.1 中小企业及其重要作用
在我国,规定工业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的企业划归为中小型企业。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必须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国有中小企业是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是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是诸多社会职能的承担者。
2.2 国有中小企业的特点
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非国有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由此决定了中小企业是以发展为重点。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重在“二次创业”。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小企业主要是地方企业,自身基础薄弱,由此决定了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应走为大企业配套的路子。
3.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国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
认识上的误区:技术创新等同于创新,这是中小企业在认识上的一大误区。以制度创新促进生产力更大的解放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还在于资金严重短缺,人才资源匮乏,以及环境缺陷。现在社会对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3.2 我国国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管理模式僵化,财务控制薄弱。
3.3 国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缺少整体战略规划,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复合型人才匮乏,缺乏适合的信息化方案。
3.4 国有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的营销观念没有转变,高层营销管理缺位,导致营销部门以外的其它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营销职能。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营销战略,开发新市场的能力欠佳,忽视了营销网络的功能。
3.5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中小企业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缺乏长远性,存在盲目性。
4.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4.1 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首先要更新观念。其次是创新经营机制。再就是要加强管理和制度创新,另外还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中小企业投资应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降低投资风险。要苦练内功,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要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
4.3 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对策
中小企业必须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政府应给予资金方面的扶持,加快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分阶段地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4.4 市场营销的有效策略
建立科学、实战的营销组织框架,确立企业整体营销观念,使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紧密地协作,共同实现理想的经营业绩。要树立辩证的买方市场观,确立名牌战略。制定合理实务的营销政策,充分发挥业务人员的促销作用。建立科学、高效的营销网络。
4.5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对策
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清晰,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以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坚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透之以利”的管理原则。灵活的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逐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坚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制度化。
5.相关案例分析
近几年,渭南市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在发展规模、经营机制、现代企业意识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截止2005年底国有中小企业数量已达14312个,从业人员65684人,实现增加值12.5亿元,实交税金1.9亿元,不难看出中小企业已成为渭南市经济增长、财力增强、职工增收的主体和支柱。但从有关调查数据来看,全市国有中小企业亏损还比较严重,亏损额较大,且近两年亏损额居高不下,原因何在?具体情况如下:
国有中小企业亏损特点有:亏损额较大且增幅上升;中型企业亏损情况好于小型企业。渭南市亏损企业多集中在电力、专用设备制造、化工企业,这些企业亏损额和增幅都较大。
导致渭南市国有中小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有:原、燃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企业利润;资金紧缺,融资困难严重制约企业发展;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科技人才缺少,研发费用投入不足,影响产品竞争力;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顺,新产品开发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扭亏的几点建议: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中小企业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市场;深化国企改革、转换经营机制。
6.结语
新世纪的到来,给国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为开创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继续完善国家政府和社会配套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地也应尽快组建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以加强和完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构建中央和地方相互配合,以地主为主的监督体系,以达到避免行政、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改善针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建立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经济的规律和要求,探索有效思路,加强产权激励、收入激励、物质激励,真正把企业家和生产者推向市场,实现责权利的明晰化和最佳统一。
参考文献:
[1]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2005(05).
[2]张永艳,张丽丽.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果,2006(11).
[3]赖文燕.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05).
[4]姚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与对策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1).
[5]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赵红艳(1977—),女,陕西三原人,管理学学士,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经管学院助教。
【关键词】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困境;机遇;对策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建国初期,我国国有经济只有少量的解放区军工企业和接管的官僚垄断资本企业,经过建国后40多年来的经济建设,我国的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国有经济的发展也同其他所有制经济一样,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有时也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是管理体制不顺,企业管理落后。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国有中小企业背景、特征、主要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五个方面分析;并且结合了陕西省渭南市的国有中小企业的相关案例分析;得出最后结论。
2.我国国有中小型企业理论分析
2.1 中小企业及其重要作用
在我国,规定工业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的企业划归为中小型企业。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必须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国有中小企业是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是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是诸多社会职能的承担者。
2.2 国有中小企业的特点
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非国有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由此决定了中小企业是以发展为重点。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重在“二次创业”。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小企业主要是地方企业,自身基础薄弱,由此决定了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应走为大企业配套的路子。
3.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国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
认识上的误区:技术创新等同于创新,这是中小企业在认识上的一大误区。以制度创新促进生产力更大的解放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还在于资金严重短缺,人才资源匮乏,以及环境缺陷。现在社会对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3.2 我国国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管理模式僵化,财务控制薄弱。
3.3 国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缺少整体战略规划,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复合型人才匮乏,缺乏适合的信息化方案。
3.4 国有中小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的营销观念没有转变,高层营销管理缺位,导致营销部门以外的其它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营销职能。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营销战略,开发新市场的能力欠佳,忽视了营销网络的功能。
3.5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中小企业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缺乏长远性,存在盲目性。
4.我国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4.1 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首先要更新观念。其次是创新经营机制。再就是要加强管理和制度创新,另外还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2 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中小企业投资应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降低投资风险。要苦练内功,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要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提高企业全员的管理素质。
4.3 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对策
中小企业必须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政府应给予资金方面的扶持,加快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分阶段地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4.4 市场营销的有效策略
建立科学、实战的营销组织框架,确立企业整体营销观念,使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紧密地协作,共同实现理想的经营业绩。要树立辩证的买方市场观,确立名牌战略。制定合理实务的营销政策,充分发挥业务人员的促销作用。建立科学、高效的营销网络。
4.5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对策
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要清晰,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以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坚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透之以利”的管理原则。灵活的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逐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坚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制度化。
5.相关案例分析
近几年,渭南市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在发展规模、经营机制、现代企业意识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截止2005年底国有中小企业数量已达14312个,从业人员65684人,实现增加值12.5亿元,实交税金1.9亿元,不难看出中小企业已成为渭南市经济增长、财力增强、职工增收的主体和支柱。但从有关调查数据来看,全市国有中小企业亏损还比较严重,亏损额较大,且近两年亏损额居高不下,原因何在?具体情况如下:
国有中小企业亏损特点有:亏损额较大且增幅上升;中型企业亏损情况好于小型企业。渭南市亏损企业多集中在电力、专用设备制造、化工企业,这些企业亏损额和增幅都较大。
导致渭南市国有中小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有:原、燃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企业利润;资金紧缺,融资困难严重制约企业发展;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科技人才缺少,研发费用投入不足,影响产品竞争力;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不顺,新产品开发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扭亏的几点建议: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增强中小企业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融资市场;深化国企改革、转换经营机制。
6.结语
新世纪的到来,给国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为开创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继续完善国家政府和社会配套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地也应尽快组建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以加强和完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构建中央和地方相互配合,以地主为主的监督体系,以达到避免行政、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改善针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建立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经济的规律和要求,探索有效思路,加强产权激励、收入激励、物质激励,真正把企业家和生产者推向市场,实现责权利的明晰化和最佳统一。
参考文献:
[1]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2005(05).
[2]张永艳,张丽丽.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果,2006(11).
[3]赖文燕.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05).
[4]姚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与对策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1).
[5]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赵红艳(1977—),女,陕西三原人,管理学学士,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经管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