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養是新时期教育对于学生综合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它要求学生具备适应社会进步、自身发展的综合品质及能力。英语学科素养指的是对学生语用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文化品格等方面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有效性教学
  【作者简介】郭阳霞 (1977. 04-),女,汉族,福建莆田人,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大济三会小学,一级教师,大专,研究方向 :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引言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经过英语教育和自我认知实践活动,得到英语相关的基础知识、情感、技能、品质和观念等,它主要由思维品质、语言能力 文化品格等诸多方面能力组成。由此,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应用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及思维创新的能力,打造出每一堂有效、高效的英语课堂,是每位英语教师背负的艰巨使命,笔者基于核心素养为导向,针对如何构建小学英语有效性教学课堂进行了探究。
  一、注重语言能力培养,营造真实口语语境
  语言能力就是指以语言为载体,运用听、说、读、写、用等方式来表达自我的能力,这是学习一门外国语言必备的基础能力,也是核心素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维度。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这种成长特征,借助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营造出真实的口语交际环境,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例如,在学习“AsKing the Way”一课时,教师便播放了一首《回家》的歌曲与学生一同欣赏,学生们感受到回家的路上遇到不同的人,会问他们去往什么地方的路线,这样真实的交际语境和氛围下,学生们会应对自如:“Excuse me.How can I get to the……?You can take a……Which bus can I take……?Bus…”营造真实的语境与教师单纯解读分析相比,更能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仅掌握了问路指路的对话技巧,而且培养了学生英语的语感,有利于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培养
  核心素养的中心理念是实现每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警示教师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紧抓后进生深度学习的能力,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发展。深度学习主要指教师正确梳理教材的难重点内容,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都能顺畅地开展深度的学习。比如,在讲授“Animals”一文时,课堂伊始,教师便播放了一些哺乳动物的图片和影像,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总结它们的特征:“They give birth to their young. They feed their babies with milk.”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本节课的重要内容,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搜索寻找课本中没出现的一些哺乳动物,并描述它们的生活习性等,经过深度的学习,学生们真正掌握了本文的精髓,内化为自己深刻的认知和见解。
  三、变革固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培养
  思维品质是一个人认知思维在评判、逻辑、创造等方面体现的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课本深层的资源,依据学生学习实际,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在教学“Food and Health”一课时,老师提前布置给学生 预习作业,要他们汇总以前教过的食物与数量的有关词汇,并自主阅读和浅层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教师设计了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问题:“Does Pat have a good diet?Can you help him? Can you give him some suggestion?”以这个问题为导引,展开小组讨论,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会形成如何饮食才健康的思维,教师在课后环节,将话题“A healthy life style”,延伸分散到现实生活中,以逐步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拓展学生动手实践的平台,注重学生人文情怀培养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以地域文化为背景得以发展的,人文情怀恰是学习一门外语的核心素养其中之一,人文情怀是准确掌握各国的文化特色、迥异,汲取文化中的精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西方国家的地域文化,西方一些传统节日——复活节、万圣节和圣诞节等等,恰逢这种节日,教师应组织大家一起欢度,共同体验西方的文化风情。例如,在学习“Children’s day”“Christmas”时,要求学生搜索一下中西方节日有哪些异同,通过英语的学习,学生逐渐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能更准确地应用英语语言,掌握英语语言的思想内涵,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
  五、结语
  总体而言,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应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视阙,将学习中心转移到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推进学生英语语感的增强,将核心素养的精髓渗透至小学英语教学的各方面,构建起有效性的小学英语课堂,在整体上推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哲.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J].才智·创新教育,2019,(3):78-78.
  [2]石杰.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学校教研,2019,(7):191-191.
  [3]谢相国.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01-102.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近年来迎来了重要的转型期。其中,大学教育中,越来与强调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为此,相关部门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改革计划,并在当前的高校教育当中深入推行,旨在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本文将结合当前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  【关键词】大学教育;英语教学;教学改革;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
【Abstract】Irony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features in the Story of an Hour. When Mrs. Mallard knew that her husband died, she became wild with joy, which is an irony. When the doctor declared
【摘要】《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历经十年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女主人公郝思嘉的成长以及三段不幸的婚姻经历,成功地塑造了郝思嘉的典型女性形象。郝思嘉作为过着无忧无虑的庄园生活的女性,但由于她性格的扭曲,加上战争带来的不幸遭遇,造成了她婚姻的悲剧。本文从郝思嘉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她的性格和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造成她婚姻悲剧是必然的。  【关键词】《飘》;郝思嘉;婚姻悲剧  一、解读《飘》  《飘
【摘要】学思结合的“4T”教学模式是一种可行的教学范式,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本文展示了该模式的课例探究,把培养学生思维渗透到课堂各个环节,并通过教学反思,促进学思教学的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学思结合;教学模式;课例展示;实践反思  【作者簡介】涂剑,泉州现代中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体现英
【摘要】针在农村小学,学生英语成绩参差不齐,学困生居多。笔者积极探索从学习的最初阶段预习出发,利用导学案提高预习效率,提高学生学积极性。本文阐述了农村学生的预习现状,提出了分层学习目标、围绕板块设计导学案、结合学科特点创新设计三种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有效预习策略,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前预习;农村;学困生  【作者简介】谢璐,南京市六合区竹程小学。  在农村小学,学生的英语学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词块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词块教学法,并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分析,然后对词块教学法在口语教学的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突出强调词块教学法在口语中的作用,希望帮助广大学生提高英语口语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记忆词块,以加强他们语言的输出能力。  【关键词】英语口语;词块教学法;有效性  一、词块教学法  《词块教学法》是1993年出版的一本书,作
【摘要】英语学习作为高职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高职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自我认同感,严重影响了高职生英语成绩的提升。鉴于此,各大高职院校必须要让高职生清楚的认识到自我认同感对学习英语的主要性,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不断提高高职生学习英语的自我认同感,进一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高职生;
【摘要】英语一直是我国教学的主要科目,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是重要板块之一。阅读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英语课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此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甘丽娟,甘肃省兰州市第七中学。  英语阅读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传统
In recent years, due to globalization and expansion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is increasing demand for specialists speaking several foreig
【摘要】也许是“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人笃信开课很重要,所以老师们会绞尽脑汁地设计一堂课的导入,而对即将曲终人散的结课却一般不大重视 ,总是急忙草率收场, 结束手段随意、盲目,缺乏艺术构思。笔者通过几十年的教学经历结合新课标要求对初中英语课堂的结课艺术做了一点浅显的思考,希望通过各种形式活泼的结课活动推动课堂最后的精彩,激发兴趣,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回味无穷。  【关键词】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