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zz123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如果缺乏创新能力,就很难在世界上站稳脚跟,拥有很高的地位。创新对学生的学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祖国的前途与命运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新世纪人才最重要,创新则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必然产物和必要条件。所以,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在知识经济的冲击下,我们必须转换教育观念,不断为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培养一批批创新型人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革新教育手段,开展创新性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创新潜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
  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化学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不断改变教育的理念,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走出传统的框架,消除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教师要注重与时俱进,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要面向班级全体学生,有目的、有层次地开展教学活动,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祖国培养有用之才、国之栋梁。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动真实、和谐形象的教学气氛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活动良好开展才能保证学生的自由发言权,让学生大胆地、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所以,化学教师应当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温馨友好的氛围中放松情绪,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营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其发散思维,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压抑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愉悦,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心,不断拓宽思维渠道,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从而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取得学习上的进步与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化学这门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浓厚的探索欲望,才有可能真正学好化学。学生如果对化学规律有强大的求知欲,就会想要学好化学,以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从而引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善于思考探索,挖掘无限潜能,培养创新思维,不断开展创新实践。
  二、良好使用化学教材,发散学生的思维
  创新思维注重求异性、重视灵感、强调独创性发明。创新思维的突出特点是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思维方向的灵活、思维过程的灵活和思维迁移的灵活。拥有灵活思维的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可以灵活地分析问题、综合研究;能够举一反三、求同存异,不断发散思维、立足实践,做到与众不同。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当训练一题多解的习题,在解题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问题,学会全方位地考虑问题,不断摆脱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
  在化学课本中,设计性与探索性的实验比其他常规的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因此,对于设计性与探索性的实验,教师要多做功课,不但让学生熟悉并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与化学技能,而且引导学生灵活地、合理地运用化学知识与技能。
  三、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多媒体的视听技术可以有效地把书本上抽象难懂的概念及原理转换为形象真实的例子或现象,将刻板固定的文字转变为生动活泼的事实,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
  以“蓝猫”系列动画片为例,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适当加入学生爱看的动画片,教学效果就会大大增强。比如教学“常见的盐”这一课时,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向学生播放该动画片中的一个片段“人在死海中为何不会沉下去”,以此导入新课。学生自然会被活泼可爱的蓝猫、有趣生动的故事情节牢牢吸引,不自觉地对蓝猫在海里自由自在的一幕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专心致志地听讲,大胆思考、提问,自觉探索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实践创新。由此可知,教师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维产生跳跃式的发展,不断思考进步;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提出问题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提高其创新与实践能力。
  四、合理开展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往往是从惊奇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摆在创新教育的首位,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学生作为教学的弱势一方,始终面临着众多未知的领域,教师就要善于运用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在学海里遨游,培养其创新思维,培养出优秀的化学人才。
  化学造福人类。胰岛素的合成等化学史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效忠祖国的爱国心,促进学生发奋学习。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学科在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开展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拥有创新精神。
  化学实验集味、光、色、态、声等于一体,能够时刻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化学实验包罗万象,镁条燃烧、喷泉实验、“黑面包”反应、铝热反应、钠与水反应、银镜实验等生动有趣的实验都是学生乐于尝试的。然而,学生对这种反应的兴趣和热情是出于一种本能,这种认识倾向不稳定性。因此,化学教师更应当善于观察,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此外,化学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形象,保持举止的幽默大方,课堂教学要生动有趣,老师要用热情真诚的心鼓励学生、关爱学生,在与学生的和平共处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其学习动机与兴趣。
  综上所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实施创新性教育,为化学课堂营造洋溢着创新活力的氛围,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化学教师都应当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和实践,让自己的努力劳动得到创造性的进展,闪现光辉,展现出人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思杰,盛国定.中学化学新课程与教学研究:特级教师解读新课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6-1.
  [2]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1.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三物理总复习可以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中考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总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有效的复习方法对提高总复习的整体效率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让学生“端正态度,确立目标,提高自信”;其次进行三轮复习,分别从夯实基础,专题训练和强化训练几个方面入手;最后要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防止学生心理等原因对复习考试造成大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想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把其应用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生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物理教学要有实用性,要能转化成生产力。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
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鸡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respiratory disease,CRD)和火鸡传染性窦炎(Infectious sinusitis)的主要病原菌。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
目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是由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引起的鸡、鸭、火鸡及其他禽类的一群病理综合征。REV属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可导致禽类
摘 要: 本文就现在高中生处理实际问题时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列出了几种可能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给出了相应的对策,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实际问题 困难分析 教学策略    在很多物理教师看来,“3 X”综合科目中的实际问题越来越简单,但是实际上,这给学生带来了新的难题,问题在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已经习惯于简化过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适当的物理情境呢?结合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我谈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情境教学,将学生变为参与者  在光沿直线传播中,我让学生提前练习手影游戏。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主动要求上台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明白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感觉物理有趣,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  在学习电流电压时我让学生准备了水果电池,学生准备了苹果、梨、橘子等很多水果。上课时,几乎不需要我说
摘 要: 考虑到中学生思维灵活、敏捷的心理,作者把游戏导入课堂,把课堂导入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兴趣 ,调节课堂氛围,把学生带入所学的情景中,发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会了学习方法,学会了探索知识,从而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兴趣教学 游戏    当我们对某样东西产生极大的兴趣时就会产生极大的动力。初
摘 要: 凡事都有个度,把握住“度”,事情才能办得尽如人意,过“度”了,就会从量变到质变。这个“度”在物理教学中同样适用。在有限的45分钟内,把住合理使用时间的度,把住教学容量的度,把住坡度、深度、难度,使他们“匹配”,协调,才能创造出高效率,使学生轻负高效地学,游刃有余地学。  关键词: 度 把住 成效    教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物理教学。  物理中探讨的一些问题,涉及面极广
摘 要: 初二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 初二物理课程 学习入门 学习兴趣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