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翻转课堂的分类
1.翻转课堂在我国实践多年来,各种研究理论不断创新,目前翻转课堂的形式主要有:
一是“家校翻”。这种形式的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把微课和学习资源发给家长,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在家看微课、做练习,然后到课堂上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校内翻”。即前置学习和课堂讨论都在学校内完成(如东莞市比较典型的麻涌一中),只不过分成两个时间段来做。第一次时间段在晚修时完成观看微课、做练习等前置学习任务,第二次时间段是在教室进行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是“课内翻”,即前半节课看微课和做练习,后半节课讨论。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操作比较便利,教师自己就可以掌控。不过这种做法比较适用于有较好软硬件平台支撑的经验型教师。
2.根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信息技術课按教学内容是否新知识分成新授课、复习课两大类。
二、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的实施策略
“课内翻转”教学遵循“先学后教”和“任务驱动”的理念,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图1:
“课内翻转”教学采取了“微课 导学案”的形式组织教学,建立一个“导学网站”模板,里面集成了“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每一个环节,每节课用该模板集成一些微课,建立一个导学网站来实施“课内翻转”教学。
1.精心制作微课
在“课内翻转”教学中,微课是极其重要的组成元素,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制作好微课。“课内翻转”教学“导学网站”微课的制作方式有两种:
一是自己录制。根据课堂需要自己录制微课给学生使用,这种方式制作的微课更适合“课内翻转”教学。
二是从教育资源视频库下载后修改。
2. 构建“导学网站”
“导学网站”模板由八个栏目组成(图1), 其中“首页”显示本节课的课题;“导入新课”栏目是每节课的导课部分,可能用时1-2分钟进行激趣导入;“学习指导”栏目分两部分:一是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二是本节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让学生集中学习记忆理解。“微课学习”栏目是本节课的所有微课的链接,让学生在此进行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栏目主要是给学生的操作理解性任务;“拓展提高”栏目是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任务引导”栏目是为完成“问题探究”栏目的操作理解性任务而提供的操作指导,图文并茂,学生因前面看过视频,只要一看就明白操作过程了;“学习评价”栏目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电子教室系统对学生进行课堂小测,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这个学生交卷后可以马上评分并反馈结果,让学生知道对错及分数,同时教师能掌握每道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可直接在网页上做一个调查问卷的表单(这可以通过模板代码程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问卷网”制作学生的自我评价调查问卷,然后链接在“学习评价”栏目网页上),让学生在下课前填写提交,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这一节课的学习情感态度、学习效果等情况的自我感觉。
3. “课内翻转”教学的实施
“课内翻转”教学模式从时间上把课堂时间分成两大块,以40分钟一节课为例,第一阶段时间一般为15(或20)分钟,学生通过微课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完成自主学习和知识构建。在这一阶段,通过激趣导入新课,再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导学网站”进行非线性的自主学习,通过“学习指导”与“微课学习”栏目自主学习主要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二阶段时间一般为25(或20)分钟,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学习的形式完成“问题探究”栏目的任务,实现知识内化。知识内化是指在学生完成知识传授后,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完成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协作、情境创设、任务完成等,让学生体验知识运用的整个过程。
(二)课外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
课外翻转课堂的模式通过课前的预习任务、课内的内化任务和课后的拓展任务实现了知识传递、知识建构和内化、知识巩固和拓展。
1. 构建网络应用平台
网络应用平台的构成:QQ 云盘 微课掌上通。“云盘 QQ群 微课掌上通” 网络应用平台建立的步骤:
(1)360云盘的申请:
①注册
登录360云盘官方网址(http://yunpan.360.cn/),单击“注册新帐号”,输入手机号、验证码、校验码、密码等就能成功注册。
②下载客户端安装:电脑使用下载PC客户端(如果手机使用的下载手机客户端),然后进行安装,安装完成会出现 。
(2)资源结构的配置:
采用树型目录结构(如初三信息会考复习)
每个文件夹里可以有课前使用的课件、试题、微课(配合操作题)、素材等,还可以有课后反馈用的成绩、学生答卷(作业)等。
(3)QQ 群的建立与应用设置
QQ群的建立:要求各班学生搜索老师提供的QQ群号(我使用的是198834257),加入老师设置的QQ群,要求学生的群名片修改为“班别 姓名”,方便管理。
QQ群的应用设置:进入群聊天面板,单击“群设置”按钮,进入设置,将群成员进入聊天面板看到的扩展选项选择为“作业”,可以利用这个功能来布置作业。单击面板上的“作业”按钮,单击“立即布置作业”,添加“信息技术”这个科目,然后可以布置作业。
(4)微课掌上通
微课掌上通是东莞市教育系统全面推广应用的学校教师与家长联系的应用平台,它能有效地承担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作用。现在基本上家长都能通过微课掌上通来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 (5)设置网络应用平台
教师把微视频等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360云盘),并设置共享和设置过关任务单,搭建在线答疑、在线讨论等信息化学习环境。
2.“课外翻转”教学的实施
教师准备阶段
(1)复习内容的分类处理
教师要根据复习的需要,重新梳理单元教学内容,如把一些基础知识类的内容直接编成选择判断题,而操作性强的内容则制作成微课来辅导学生。
(2)教师制作微课
教师选择一些操作性强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加强学生对操作题的理解,如有关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操作。也可以找其他现有的微课资源来修改成适合复习使用的微课。
课前自学阶段
教师通过QQ群作业功能或群公告、群聊天的形式布置作业,同时将学生要完成的复习任务通过微课掌上通来通知家长。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云盘下载微课,通过观看微视频或基础题的参考答案,通过QQ群聊天参与在线答疑、讨论等环节完成教师所设置的过关任务,实现知识(技能)的传递;教师通过批改学生过关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在线答疑和讨论情况,了解微课的教学效果并发现学生的问题。家长通过微课掌上通了解学生应完成的复习任务,能起督促學生完成复习作业的作用。
课中内化阶段
教师通过课堂考试或组织探究式、讨论式课堂,解决学生课堂前遇到的问题。根据考试过程中学生的答题情况,在后段进行点评或强化。
课后巩固阶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后,把优秀的学习作品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展示;教师还可以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设置拓展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挑战拓展任务,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巩固和拓展。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原来我校信息科组使用常规方法教学,成绩很不稳定,常出现成绩低于东莞市平均分的情况。通过开展课题实验,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以2013级学生为例,初一时没有应用“云盘 QQ群 微课掌上通”进行复习,复习效果不好,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比市平均分低了9.9分。通过老师两年应用“云盘 QQ群 微课掌上通”进行复习的实践应用,不管是期末复习还是初三的会考复习,都取得了很好的复习效果,考试成绩不断提高。初一下学期平均分81.1,超市线7分,初二上学期平均分82.59,超市线12分;初二下学期平均分82.2,超市17分;初三上学期平均分86,超市线5.1分。2016年的信息技术会考中,我校学生合格率为100%。其余各年级的信息技术期末质检全部超市平均分5分以上,初三信息技术会考合格率达99.8以上。
翻转课堂是应用微课资源实现教育创新最好的途径,遵循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通过优化实施策略开展翻转课堂,能让所有学生,特别是中等生与后进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能力,从而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1.翻转课堂在我国实践多年来,各种研究理论不断创新,目前翻转课堂的形式主要有:
一是“家校翻”。这种形式的翻转课堂需要教师把微课和学习资源发给家长,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在家看微课、做练习,然后到课堂上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校内翻”。即前置学习和课堂讨论都在学校内完成(如东莞市比较典型的麻涌一中),只不过分成两个时间段来做。第一次时间段在晚修时完成观看微课、做练习等前置学习任务,第二次时间段是在教室进行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是“课内翻”,即前半节课看微课和做练习,后半节课讨论。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操作比较便利,教师自己就可以掌控。不过这种做法比较适用于有较好软硬件平台支撑的经验型教师。
2.根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信息技術课按教学内容是否新知识分成新授课、复习课两大类。
二、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的实施策略
“课内翻转”教学遵循“先学后教”和“任务驱动”的理念,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图1:
“课内翻转”教学采取了“微课 导学案”的形式组织教学,建立一个“导学网站”模板,里面集成了“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每一个环节,每节课用该模板集成一些微课,建立一个导学网站来实施“课内翻转”教学。
1.精心制作微课
在“课内翻转”教学中,微课是极其重要的组成元素,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制作好微课。“课内翻转”教学“导学网站”微课的制作方式有两种:
一是自己录制。根据课堂需要自己录制微课给学生使用,这种方式制作的微课更适合“课内翻转”教学。
二是从教育资源视频库下载后修改。
2. 构建“导学网站”
“导学网站”模板由八个栏目组成(图1), 其中“首页”显示本节课的课题;“导入新课”栏目是每节课的导课部分,可能用时1-2分钟进行激趣导入;“学习指导”栏目分两部分:一是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二是本节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让学生集中学习记忆理解。“微课学习”栏目是本节课的所有微课的链接,让学生在此进行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栏目主要是给学生的操作理解性任务;“拓展提高”栏目是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任务引导”栏目是为完成“问题探究”栏目的操作理解性任务而提供的操作指导,图文并茂,学生因前面看过视频,只要一看就明白操作过程了;“学习评价”栏目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电子教室系统对学生进行课堂小测,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这个学生交卷后可以马上评分并反馈结果,让学生知道对错及分数,同时教师能掌握每道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从而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可直接在网页上做一个调查问卷的表单(这可以通过模板代码程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问卷网”制作学生的自我评价调查问卷,然后链接在“学习评价”栏目网页上),让学生在下课前填写提交,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这一节课的学习情感态度、学习效果等情况的自我感觉。
3. “课内翻转”教学的实施
“课内翻转”教学模式从时间上把课堂时间分成两大块,以40分钟一节课为例,第一阶段时间一般为15(或20)分钟,学生通过微课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完成自主学习和知识构建。在这一阶段,通过激趣导入新课,再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导学网站”进行非线性的自主学习,通过“学习指导”与“微课学习”栏目自主学习主要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二阶段时间一般为25(或20)分钟,让学生通过自主、互助学习的形式完成“问题探究”栏目的任务,实现知识内化。知识内化是指在学生完成知识传授后,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使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完成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协作、情境创设、任务完成等,让学生体验知识运用的整个过程。
(二)课外翻转课堂的实施策略
课外翻转课堂的模式通过课前的预习任务、课内的内化任务和课后的拓展任务实现了知识传递、知识建构和内化、知识巩固和拓展。
1. 构建网络应用平台
网络应用平台的构成:QQ 云盘 微课掌上通。“云盘 QQ群 微课掌上通” 网络应用平台建立的步骤:
(1)360云盘的申请:
①注册
登录360云盘官方网址(http://yunpan.360.cn/),单击“注册新帐号”,输入手机号、验证码、校验码、密码等就能成功注册。
②下载客户端安装:电脑使用下载PC客户端(如果手机使用的下载手机客户端),然后进行安装,安装完成会出现 。
(2)资源结构的配置:
采用树型目录结构(如初三信息会考复习)
每个文件夹里可以有课前使用的课件、试题、微课(配合操作题)、素材等,还可以有课后反馈用的成绩、学生答卷(作业)等。
(3)QQ 群的建立与应用设置
QQ群的建立:要求各班学生搜索老师提供的QQ群号(我使用的是198834257),加入老师设置的QQ群,要求学生的群名片修改为“班别 姓名”,方便管理。
QQ群的应用设置:进入群聊天面板,单击“群设置”按钮,进入设置,将群成员进入聊天面板看到的扩展选项选择为“作业”,可以利用这个功能来布置作业。单击面板上的“作业”按钮,单击“立即布置作业”,添加“信息技术”这个科目,然后可以布置作业。
(4)微课掌上通
微课掌上通是东莞市教育系统全面推广应用的学校教师与家长联系的应用平台,它能有效地承担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作用。现在基本上家长都能通过微课掌上通来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 (5)设置网络应用平台
教师把微视频等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360云盘),并设置共享和设置过关任务单,搭建在线答疑、在线讨论等信息化学习环境。
2.“课外翻转”教学的实施
教师准备阶段
(1)复习内容的分类处理
教师要根据复习的需要,重新梳理单元教学内容,如把一些基础知识类的内容直接编成选择判断题,而操作性强的内容则制作成微课来辅导学生。
(2)教师制作微课
教师选择一些操作性强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加强学生对操作题的理解,如有关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操作。也可以找其他现有的微课资源来修改成适合复习使用的微课。
课前自学阶段
教师通过QQ群作业功能或群公告、群聊天的形式布置作业,同时将学生要完成的复习任务通过微课掌上通来通知家长。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云盘下载微课,通过观看微视频或基础题的参考答案,通过QQ群聊天参与在线答疑、讨论等环节完成教师所设置的过关任务,实现知识(技能)的传递;教师通过批改学生过关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在线答疑和讨论情况,了解微课的教学效果并发现学生的问题。家长通过微课掌上通了解学生应完成的复习任务,能起督促學生完成复习作业的作用。
课中内化阶段
教师通过课堂考试或组织探究式、讨论式课堂,解决学生课堂前遇到的问题。根据考试过程中学生的答题情况,在后段进行点评或强化。
课后巩固阶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后,把优秀的学习作品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展示;教师还可以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设置拓展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挑战拓展任务,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巩固和拓展。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原来我校信息科组使用常规方法教学,成绩很不稳定,常出现成绩低于东莞市平均分的情况。通过开展课题实验,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以2013级学生为例,初一时没有应用“云盘 QQ群 微课掌上通”进行复习,复习效果不好,初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比市平均分低了9.9分。通过老师两年应用“云盘 QQ群 微课掌上通”进行复习的实践应用,不管是期末复习还是初三的会考复习,都取得了很好的复习效果,考试成绩不断提高。初一下学期平均分81.1,超市线7分,初二上学期平均分82.59,超市线12分;初二下学期平均分82.2,超市17分;初三上学期平均分86,超市线5.1分。2016年的信息技术会考中,我校学生合格率为100%。其余各年级的信息技术期末质检全部超市平均分5分以上,初三信息技术会考合格率达99.8以上。
翻转课堂是应用微课资源实现教育创新最好的途径,遵循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通过优化实施策略开展翻转课堂,能让所有学生,特别是中等生与后进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能力,从而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