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文化与幼儿课程相融合的实践研究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jian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幼儿园充分挖掘自身周边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园本课程,使得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育形式趋于多样化。而地方特色文化源自幼儿生活,具有地方性、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把地方特色文化与幼儿园多种活动相融合,通过各种地方特色文化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欣赏地方特色的艺术、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既培养幼兒爱家乡的情感,又是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方式。
  一、地方特色文化与环境的融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皮亚杰也提出:“儿童的思维是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幼儿的生长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而地方特色文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幼儿园特色的环境创设资源。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利用幼儿园的走廊、楼梯,赋予它们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如:在每一层的廊道垂挂不同的剪纸作品,并与漳浦的特色“名片”相结合。如:漳浦海鲜、漳浦花都中各种花朵、竹马戏中脸谱等,让幼儿通过垂挂的饰物与剪纸“对话”,与漳浦的地方特色(漳浦海鲜、漳浦花博会、漳浦竹马戏)“对话”。在楼道中布置幼儿的剪纸作品和幼儿的剪纸绘本,让孩子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美的熏陶。每一班还结合本班的特色主题活动创设相关的门饰、主题墙、挂饰等,使得班班的环创彰显漳浦特色文化,幼儿也从环境中感受到漳浦地方特色文化的艺术氛围。此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不断深入地利用环境进行地方特色文化环境创设的探索与实践。
  二、地方特色文化与园本主题的融合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随着新《纲要》贯彻实施和课改的不断深入,主题活动被幼儿园广泛推广和施行,把幼儿生活中接触、了解到的地方文化转化为园本主题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园本主题活动建构在幼儿已知和想知的更多知识背景上。在漳浦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真设置各个年龄段的主题活动内容。然后实施预先设定的主题教学计划,同时关注课程的开发与生成,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经验、兴趣与思考,和孩子们共同寻找主题的新“线索”。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的园本主题活动是不断发展和积淀过程,是在创新中形成,又是在创新中发展的。比如在《漳浦剪纸》的主题活动预设中,我们通过“剪纸作品美”“剪纸工具多”“剪纸手法奇”三个分主题来开展主题活动,展示漳浦剪纸的特色美。但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了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剪纸技能在“剪纸吧”设计剪出了许多作品,如:裙子、帽子、耳环等。于是,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了第四个分主题“剪纸用处大”,通过“节日的盛装”“剪纸服装美”“我是小小设计师”三个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设计潜能,展现自己的剪纸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地方特色文化与户外活动的结合
  地方民间游戏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游戏材料简便易行、很强的趣味性。但游戏形式或过程较复杂。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简”游戏玩法。在地方特色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设置了“民间体育游戏区”,提供了铁环、绳子、跳皮筋、竹竿等有趣的民间玩具让幼儿探索它们多种的玩法。我们还选择适宜的场地,设置了“磕炮城”场地,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磕打竹竿上的“鞭炮”,在活动中既锻炼了幼儿的投掷能力,又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当年郑成功在操练水师抛掷、瞄准的训练场景;在操场上画上几条简单的直线,就可以开始玩“冲关”游戏了,幼儿在游戏中锻炼了跑和躲闪能力。趣味横生的民间游戏在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手眼协调和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地方特色文化与其他活动的融合
  各个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多彩——传统民间游戏、童谣、竹马戏、漳浦剪纸等,它们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选择的最优结果。它们具有课程化的潜质:蕴含着《指南》中所有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成为幼儿园活动的“生长点”。因此,我们将收集到的民间游戏、童谣和竹马戏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成小、中、大活动内容,并在不同的时间开展。我们因地制宜开展户外民间游戏活动;在点心后的等待时间,开展桌面的民间游戏;我们还把民间游戏、童谣、竹马戏与区域活动中的体育区、益智区、表演区等进行融合。此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结合竹马戏的曲调曲式的特点,组织教师编唱竹马戏歌仔戏,如:《十二生肖歌》《划龙舟》等朗朗上口的竹马戏曲,引导幼儿在饭后、活动前等自由活动的时候吟唱,幼儿非常感兴趣。
  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走进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既丰富了幼儿的一日生活内容,发展了幼儿合作、动手操作及创造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又使得地方特色文化在幼儿园中传承。因此,我们在进行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的实践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倡导“快乐活动”“快乐游戏”,让孩子体验学习地方特色文化带来的乐趣,最大限度地适应幼儿的特性,让孩子的童年像“地方特色文化”一样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对羊群危害性极高的疾病,患羊常以脑炎、脑膜炎及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为特征,最后衰竭死亡。2016年8月,邵阳市小沙江镇一黑山羊养殖场的4只羊经确诊感染山羊
创伤愈合是一个极端复杂的过程,包括炎症过程、上皮形成、收缩过程和胶原形成四个基本的相继发生的过程。这几个阶段是相关的,并且受到伤口环境和宠物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摘 要】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对教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现阶段,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对此,教师就应当将现有资源利用起来,实现游戏微课的开发与应用,以期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优化学生学习实效,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 数学理解;小学数学;游戏微课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极其普遍的现
【摘 要】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以对话呈现出来,以言语交际为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授课和同学们互动,创设情境促进对话理解,表演对话促进言语运用,使孩子们在言语交际中实现口语提升。  【关键词】 小学英语;言语交际;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形成言语技能,顺利实现交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对话主题展开言语交际活动,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说英语和用英
鸽毛滴虫病是常见的鸽寄生鞭毛原虫病,又称口腔溃疡、俗称为“鸽癀”,病原体是鸽源禽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简称为鸽毛滴虫,自然宿主种类较多[1],流行广泛,于1878年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文化知识教学应该与德育同时开展。为了发挥德育的作用,引导学生紧跟时代的脚步,应该将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并在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成为有文化、有素养的现代人才。本文从课堂教学、教材、社会实践三方面着手,对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 初中;德育建設;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是
【摘 要】 作为初中语文教材当中一个较为罕见的文体,童话的教学偏向于小说教学化。在童话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具备文体意识,紧紧围绕童话文体的内在规定性,注重情节幻想的特点,体现童话语言的童化特点,以及遵循童话规律展开教学。  【关键词】 初中语文;童话教学;文体特点  在初中语文童话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童话人物类型进行分析,要突出情节幻想的特点,还要体现童话语言的童化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童话教
针对精密数控机床热误差补偿问题,在基于主轴热误差测量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FCM聚类、多元线性回归的热误差补偿模型。通过对某卧式加工中心主轴恒定转速和变速工况下进行温敏点测量,建立关键温敏点与机床主轴热伸长的几何关系,通过补偿结果和切削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主轴热伸长误差,提升零件的加工精度。
通过调研国内关于落震试验装置的研究资料及深空探测着陆器对地面落震试验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星表着陆缓冲装置全工况落震的试验系统。采用三维建模软件对该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