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练习三例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qtc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小学体育课上,安排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应根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课的类型、学生实际等因素综合考虑,不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练习的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下面列举几个课堂教学实例片段,供广大同仁参考。
  案例1:在两个基本教材结束后安排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练习
  初中二年级某节体育课,主教材——原地侧向推铅球,副教材——快速跑。教学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原地侧面推铅球技术,发展投掷能力;改进学生快速跑技能,增强速度素质;其他认知和情感目标略。教学顺序先主教材后副教材,两个教材结束后,教师利用6~8分钟时间,安排学生做以发展力量、速度素质为主的练习,采取分组比赛的方法,即:学生原地双手向前抛实心球,球落地后快速起动向前跑进追球,然后再原地双手向前抛实心球,以此类推。比赛中看哪些同学抛得远,跑得快。
  点评:在基本部分最后,抽出一定时间,安排学生进行抛、追实心球比赛,使原本比较单调乏味的练习出现了亮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淡化了枯燥,忘记了疲劳,锻炼效果显著。学生抛、追实心球练习与原地推铅球和改进快速跑技术密切相关,可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都是围绕课的主题进行的教学活动,为实现课的教学目标服务。
  案例2:在主教材练习过程中穿插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练习
  高一年级男生某堂体育课,主教材——耐久跑(重复跑600米×3)。学生每跑完一个600米,间歇6分钟,学生在间歇时,分组做3分钟身体素质练习,即:①手持哑铃原地摆臂。②原地弓箭步交换跳。③垫上仰卧两头起。采取循环练习的形式。
  点评:本节课教师把三个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串连在一起,穿插在主教材教学过程中,安排的巧妙合理。原地双手持哑铃摆臂和弓箭步交换跳,既是身体素质练习,同时又是耐久跑中的分解基本动作,对于改进提高耐久跑技能十分有利,教师将学生所学技术和发展体能的练习巧妙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建议在课的结束前,安排一些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恢复和放松。
  案例3:主教材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练习合理搭配
  在初一某节体育课中,主教材——技巧,垫上头手倒立(男生),肩肘倒立(女生);副教材——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练习。在学生身体素质练习中,采取了情境游戏法。即分别做:①“抢运抗洪物资”(以上肢力量为主);学生两人一组,乙俯卧肩背上放实心球或一定重量的沙袋(抗洪物资),学生甲“推小车”乙负重两臂支撑前行,抢运“抗洪物资”,迅速到达指定地点。②“抢救地震伤员”(以下肢力量、速度为主);甲背乙,乙为“伤员”,甲负重快速跑,将“伤员”迅速送到救护地点“医治”。
  点评: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练习与主教材技巧项目合理搭配,使学生在体力充沛的上半时,集中精力学习技巧动作,突出了教学重点。教学中由于技巧动作多为静止的练习,技术含量较高,但运动强度小,为了使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进一步加大,课的下半时安排学生做游戏,比较科学适宜;采用情境游戏法,符合初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能有效激发青少年的学练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入情入境,提高了游戏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游戏的思想内涵。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非常喜欢。
  小结:体育课中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练习必须有针对性,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必须科学合理,巧妙安排;必须与所学体育技能紧密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必须为课的主题服务,实现课的教学目标;必须创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爱练,提高锻炼效果。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063000)
其他文献
摘 要:主题教研的直接作用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主题教研本身具有针对性强、目的性明确的特点,教师针对的是自己在平常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疑难,研究的是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或者难以处理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本文通过蹲踞式跳远课例研修为例,就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反思,以期为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主题教研;体育教学;蹲踞式跳远;教研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
关键词:水平一;限定区域;三级跳远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52-01  一、教材分析  限制区域三级跳,作为少儿趣味田径比赛项目是指:在限定区域内的三级跳练习。通过助跑、单脚跳、跨步跳及蹲踞跳技巧的组合运用,让二年级学生了解专业田径项目——三级跳远的跨步顺序。通过模仿该项目运动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在行进间变换不同跳跃方式连续
一、树立健康理念,借鉴与实践同步  作为省体育项目特色学校,我们积极作为,认真组织学习各级文件,树立“每天活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学校先后三次组织校长、体育教师代表到河南、南京等地考察学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做法,并利用周前会及时向广大教师宣传,形成理念上的共识。为阳光体育工作深入到每位师生心中、落实到每位师生的行动中奠定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二、抬高训练标杆,建
2012年5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主办的“软式足球”现场会在北京市第50中分校举行。  软式足球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与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健美操、攀岩、街舞、软式排球、软式橄榄球和软式足球等新兴运动项目。在注意对新兴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化改造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把追求时尚的项目转变成健康向上、参与性强、安全有益的教
关键词:专职;兼职;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0-0018-03  一、强化学校体育“木桶”上最短的板:体育教师的质与量  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课的强化、体育课外锻炼的活跃,这些工作哪个也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努力和工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优质的、具有奋斗精神的体育教师队伍,我们再怎样喊“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
摘 要:本期围绕“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预计技能分析”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将论坛中的主要观点加以汇总整理,以便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运动负荷;练习密度;预计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20-03  问题一:公开课需不需要测量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它是衡量好课的标准吗?  【浙江·项为人】这个应该要,理由是一堂好课的
摘要:“课课练”对学生体质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课课练”质量,结合教学内容和器材,采用创设情境教学,创编游戏教学,进行组合练习,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练习,创新器材教学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课课练”质量;有效措施;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4-0070-02  一、结合教学内容和器材,创设情境教学  在排球教学的“课课练”
对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学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这在本质上又决定了教师角色的非单一性与多元性。相对其它学科来说,体育教学不仅具备一般教学工作的复杂性,由于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又导致了教学情境的多变性,于是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角色转换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言,便显得尤为重要。反观我们过去的体育课堂,有的是单纯通过教师来主导课堂而忽视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渐失学习兴趣;有的又是过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阳光新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23-01  在一片洒满阳光的操场上,有两支比较引人注目的队伍——阳光队和壁虎队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横向攀岩比赛。在一片呐喊声和助威声中,阳光队以略微的优势击败了壁虎队,取得了小胜。这是2013年9月24日北京石油学院附属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做阳光少年、展自我
隆隆冬日,挡不住体育人的脚步;瑟瑟寒风,吹不散体育人的热情。2010年12月29日-30日,由江苏省教研室主办的“江苏省首届体育特级教师论坛”在古城苏州草桥中学隆重举行。  30日上午9:00开始,来自南京市第四中学的江苏省特级教师嵇明海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节“育人育体同在,主导主体相融,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高效”的高一年级体育课——《武术(剑术)》。嵇老师以其创新的《连环整分式》教学设计,激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