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师如何转化后进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一般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上进心,经常违反纪律。他们往往生活在老师的冷眼、家长的呵斥、同学的戏谑、集体的排斥之中,缺乏应有的关爱、尊重和信任,最终有一些后进生走向错误的人生。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想方设法做好本职工作,以达到对后进生进行转化的目的。
  
  一、拉近师生距离——尊重后进生,给予学生人性化的关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想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而我们对待后进生更要小心。后进生犯错时,宜个别谈话,宜就事论事,不宜在公共场合点名批评,更不宜新帐老帐一起算。后进生“顶牛”是与其谈话时常发生的事,有时还會发生强烈的对抗行为,这时教师需要冷静思考,耐心疏导,缓和矛盾,否则“以毒攻毒”只会使后进生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使转化工作更加难做。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去赢得学生的爱和尊重,才能共建师生感情的桥梁;只有耐心细致地做到厚爱学生,尊重其人格,不贬低学生,才能“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们,这是做好转化的前提。
  
  二、感化和熏陶后进生——利用教材中的物理史对后进生进行鞭策激励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忽视物理史对后进生的启发作用。例如以下一些经典的例子。
  1.爱迪生与白炽灯灯丝
  制造白炽灯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找一种合适的材料做灯丝。在爱迪生之前,炭、石墨、白净金、铂铱合金等耐热材料都有人用来试验过,爱迪生也曾试验过,但无论用什么办法都很快就被烧断了,有的只有几分钟的寿命。1878—1879年,爱迪生用1600多种耐热材料一个个进行试验,却未发现合适的材料。经过不懈的坚持,最后爱迪生终于发现合适的材料钨。
  2.安培与电磁学
  安培是法国物理学家,电磁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生于里昂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博览群书,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和非凡的数学才能。1820年9月,当他获悉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后,意识到这一发现非同寻常,立即转向电磁学研究,对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欧姆与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发现的,他揭示了电路中电流遵循的基本“交通法则”,是最重要的电学规律之一。
  欧姆把电流与热流、水流进行类比,提出电位差和高度差在分别形成电流、热流、水流过程中起着类似的作用。他从中受到启发,猜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但在设计实验检测自己的猜想时,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那个年代,科学上还没有电压、电流、电阻的明确概念,更没有精确测量它们的仪器。最初欧姆试图用电流的热效应来测电流,但没有成功。后来,欧姆利用电流可以使磁针偏转的现象,制成了一台能精确测量电流强弱的仪器。经过不懈努力,在1827年,欧姆发表了《伽伐尼电路的数学论述》,归纳出了欧姆定律。
  物理教师要让后进生知道:对于这些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精神,我们应从中受到启发和鞭策,初步感知认
  的价值观——要努力学习为人类服务。
  
  三、勇于接纳后进生——利用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转化后进生
  
  1.在实验中转化后进生
  在物理课上物理教师经常进行实验,这是转化后进生的很好机会。例如课前,教师安排后进生帮助准备实验器材,并时不时向他们暗示在课堂上将要进行的实验多么精彩有趣。这就提前给后进生设下一个悬念,后进生由好奇会认真观察思考。或者教师在做实验中,让后进生配合参与,这样后进生就不会开小差走神了。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对后进生人格的一种尊重,有利于增强师生的感情,把他们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2.在实践活动中转化后进生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物理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这一优势转化后进生。有些后进生往往考试分数不高,但动手能力较强。因此书面作业可以布置少些,多一点实践活动如苏科版9年级下第15章的实践活动:
  (1)研究自己家的用电线路
  调查自己家的用电线路,画出电路图,并表明各种用电器,以及电能表、熔丝、开关的名称与规格。
  (2)研究家庭消耗电能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种类的家用电器。实际上,家用电器就是利用电能工作的装置,它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
  物理教师对转化后进生的实践活动要进行适当指导,并对结果给予评价,不能光布置不检查。这体现了物理教师对后进生的负责,同时也能提高后进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其将来的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帮助后进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1.多注意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树立信心,取得新的进步。
  2.发挥后进生的特长,让他们分管班上小方面工作,让他们在管别人的同时树立起自己的好形象。
  3.挑选优生和后进生结成对子帮扶,放学后组成学习小组,督促后进生完成作业。
  4.当后进生犯错误时,不能硬压,应多给他们讲道理,引导他们自觉地改正缺点。
  
  五、健全后进生的人格——对后进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有一些后进生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跟老师、同学对着干。教师要全方位地了解后进生,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要求他们释放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心态,有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而有信心地生活在群体当中。
其他文献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地理教学改革的开始。新课标反映了现代地理教育鲜明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方式等方面体现出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从各个层面指明了高中地理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重要内容。通过认真学习和体验新课程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新课标。    一、激发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    1.以内在的“情”感化学生,以情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摘 要: 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应紧扣课本,把握历史信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乡土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历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历史教育 爱国情感 途径方法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学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从学生的心理状态来说,他们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思维最主动、最活跃,智力与能力也发挥得最充分。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效率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而课堂教学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得枯燥无味,理科文讲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我就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实施理科文
在较低原药成本下,通过低容量喷雾评价了10种杀虫剂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 表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对玉米保叶效果与草地贪夜蛾防效分别为95.25%、93.95%;
学生在作业中出了错,教师当然要纠正错误。许多教师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先分析题意,然后依据题意列出有关方程并求解得出正确答案,或者指出学生作业中的种种错误进行反复强调。但是等到下一次遇到该题,或者类似题,学生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怎样才能有效纠错,做到一题不二错呢?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题目:如图1,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深穴打夯机”,电动机带动两个
近几年在物理试题中常出现一些含有诗词的题目,如:在古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所选择的参照物是什么?“山间铃呤马帮来”,铃响是怎样产生的?在“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明月”两句诗中,表现了光的哪些传播方式?这样的题目,看后让人耳目一新,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这就是在物理教学中融入了我们民族的“乡音”,使我们倍感民族文化的魅力无限。如果在教学时,把物理知识同我们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就一定
正确的思维是人们为追求一定的目标、达到一定的目的而使物体的本质属性和内部发展变化在人脑中的反映,为了使这种反映客观地表达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人们就必须在认识上不断地有所突破,发现新的东西,也就是在思维上要随时突出一个“新”字,而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其思维能力的手段,它是以创新人格为指向,以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可以说,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因为它是人们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