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导图成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助推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在我们英语日常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英语交流的首要因素。如何有效地在小学高年级开展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一线英语教师非常头痛的难题。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学习与实践研究,发现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特别是在阅读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根据教材的阅读类型,选取了故事和文化知识的阅读教学,探寻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英语课程目标》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任教学校所使用的是《開心学英语》(广东人民出版社,下同)的教材,高年级的教材内容每个单元的安排是这样的:每单元共10页,除去词汇、句型、语音等板块外,一半的内容是阅读教学,包括故事阅读教学、文化知识阅读教学和与单元主题有关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内容多,个别文章篇幅也较长,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将课文内容从词到句逐一解析,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学习的惰性,缺少了让学生思考和运用语言的机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较低。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生动地展示大脑的思考方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其核心思想就是既运用左脑的词语、数字、逻辑等功能,同时也运用右脑的符号、图像、色彩、空间意识等功能,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各线条与抽象思维很地结合起来。如何让英语阅读从这个困境中走出来,笔者尝试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试图探寻出一条有利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之路。
  一、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脑科学研究表明, 大脑神经是由中心向周围发散的神经元,运用思维导图, 使人的思维方式更贴近大脑自身的思维方式, 这样与大脑进行对话、交流就会变得自然和简单。思维导图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央主干向四周放射相关的分支,将各种零散的智慧、观点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允许学生自由联想,要求遵循传统教育的 “线形思维”,而是按照大脑思维的结构进行放射性的“网状思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力,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把思维导图融入阅读教学中,通过对一大段生涩文字的剖析,变成一个似发散神经元的图文结构,使其变得更直观化、逻辑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阅读的内容。同时,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
  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思维导图在故事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 教师绘制思维导图教学阅读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增加趣味性,教材在每个单元都会编排至少一个故事的教学,而故事有其特殊性,每个故事基本上都会有五个W(What、Who、When、Where、Why)和一个H(How)。笔者根据这六个要素,设计导图,能够解决这六个要素,故事也基本上就交待清楚了。如六年级下册的Review 1的故事A boy who shouted “Wolf!”,先让学生观看故事视频,然后按要求完成老师用思维导图提示的内容,简洁的图表一目了然(图1),为学生的自由表达提供了结构清晰、明确的支架,学生很容易便能了解故事的梗概。然后,老师带着学生根据导图的内容,在几个关键词的提示下,把故事复述几次,再让学生自由复述。刚开始时只有部分优生能复述,后来中等生也能跟上去了,这时候,把具体内容删去,留下几个W和H,让学生尝试回忆,再把导图重新填写完整,你会惊讶地发现,较之前不用思维导图的情况,学生的语言更流畅,内容更丰富,学生的记忆也更深刻,也能为写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2) 让学生自己学会设计思维导图
  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基础之上,学生已经对思维导图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导图,首先要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学会寻找关键词和中心思想,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也会有提高。在六年级下册Unit 6 的故事A long journey to the west中,笔者让学生阅读完故事后,两人一组协作绘制思维导图,完成导图后让小组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并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并且复述。刚开始学生表现较冷淡,学生可能不太熟悉故事,都不知道从何画起。笔者在另外一个班的教学中,适当调整了一下教学,先带领学生朗读故事1-2遍,帮助学生充分熟练内容,为随后的复述活动扫清词汇障碍,同时把故事的中心主题和主干框架提炼出来,再让学生去自由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完成情况较第一个班都要好,(图2)为学生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去发挥,不一定准确,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慢慢掌握一些技巧。
  2.思维导图在文化知识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总结,形成层次化的知识化的知识网络,当需要提取知识时,学生就会先回忆起它所在的知识网络,从而学生可以从知识网络中提取所需知识及相关联的语言知识。如五年级下册Culture 2 The Olympic Games的教学,课文新词汇较多,较难,汲及的奥运文化知识也较丰富,笔者经过对课文的分析,将其主要信息提取,把三个部分的内容融合为一体(图3)。上课时,结合PPT的教学,由中心主题The Olympic games开始逐渐增加和丰富周围的分支。首先,给学生观看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110米跨栏上获得冠军的视频,引出主题the Olympic Games,接着,课件出示火炬(flame:an important symbol ),之后再出示奥运五环(the Olympic rings),并教学五环的颜色(blue,yellow,black,green,red) ,跟着让学生观看中山体育明星苏炳添在100米比赛中跑出9.99秒的辉煌成绩时的视频,逐渐出示各项体育项目events,并与学生一起区分 Summer Olympics 和Winter Olympics ,最后与学生一起回忆四届奥运会的举办地与年份,一幅完美的奥运会思维导图就展现在学生面前了。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就好比一个助推器,把这个助推器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散性思维、概括、分析以及记忆和复述等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运用尚未成熟,还有许多的困难,若能用心研究和坚持实践,发现更多有益的切入点,不断改进思维导图的方法,一定能够切实提高课堂实效,使我们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走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
  [2] 陈清·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
  (3):18-19.
其他文献
【摘要】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方兴未艾,反思以往,主要是缺失了教师的“在场”引领作用。教师的“在场”引领作用体现在阅读前的激趣,阅读中的通读任务设计以及阅读后的成果分享。教师的“在场”引领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推动语文教学“回归本质”。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在场;教师引领作用  配合着统编教材的推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这一概念也得到各
【摘要】导学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把教学目标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上,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所提倡的。清晰学习内容是开展“导学”的必备条件。明确学习目标为“导学”的达成指引方向。导学单是“导学”实施的重要载体。分类设计能体现“导学”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导学;课堂教学  导学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把教
【摘要】初中是学生青春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不仅要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还要给予学生真正的关怀与关爱,及时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而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使老师真正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因此,本文就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效应进行分析,为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可参考的
《数学乐园》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新教材对《数学乐园》进行了重新编写,改变了老教材中五个游戏且分别独立的形式,为更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 将前6个单元所学的内容知识点共23道题目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游戏中呈现,以问题的形式综合在一起,以“下棋”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调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游戏中梳理知识,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游戏中培养合作和交流能
温室种植实现中国北方地区蔬菜瓜果的反季节种植,对促进北方冬季寒冷时期百姓菜篮子稳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温室配套装备也随之快速发展。温室幕帘就是重要的一个配套设备。温室幕帘的使用起到很好的节能增温和遮阳降温的双重效果。赵庚义(1987,北方园艺)很早就指出,国外使用幕帘具有很好的保温和遮阳效果,日本、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许多国家都采用温室幕帘,一层幕帘节能率25%~30 %,两层幕帘可节能40%
【摘要】语言学习离不开语音、语义、语法和句法学习。句法指的是句子构成的方法,涉及句子成分、语序和结构。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不必刻意避开语法和句法学习,不必谈法色变。实际上语言是一个综合体,语法句法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但多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自我发现并归纳其中的规律。在小学高年段英语学习中,教师可适当引导,初步树立学生英语句子结构意识。  【关键词】句子结构; 7 /-2法则; 造句能力; 语篇能力 
【摘要】在当今教育的新形势下,学生家庭背景的不同和素质的差异等,难免会出现较大面积的“学困生”。“学困生”自身并不差,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他们的成绩不好,这就需要教师多去关心、爱护他们。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学困区;对策  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尤其是农村的初中学校,“学困生”多的现象更为突出。在我们学校每个班50左右个学生当中“学困生”将近有20个。经过几年的尝试,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学
一、教材分析  《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判定条件之后的一节综合应用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通过构建全等三角形、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相似、四边形等平面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授課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等相关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小学生班主任要重视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要全面了解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变化,及早发现学生心理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做好重点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加强家校合作开展健康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心理健康  随着小学生年级升高
【摘要】在信息化、数字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不断加快,市场经济和公众需求变得多样化,“地球村”的愿景在逐步实现,因此,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而是听、说、读、写样样精通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英语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形势下,国家提出了英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