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教学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q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一起经历了同样的来自教学的迷惘和痛苦,来自教学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重读完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我们一定会有一种灵魂相遇的快慰,并由此激发起教学追求的自信,重建自己丰富的内心生活,热爱世界、热爱学习、热爱学生、热爱教学,重构精神生命与教学生命的内在一致和完整性。
  我理解帕克·帕尔默,是因为我也有着和他一样来自教学的深切痛苦。
  我敬重帕克·帕尔默,是因为他有勇气能够将这种内心深处的痛苦坦陈出来,并且努力去寻找一条突围之路。
  在去美国访学之前,我已经准备好重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简称《教学勇气》)。在越洋航班上,在离他的国家越来越近的路途中,我开始重读这本书。
  有些书,注定只能在生命的某个节点上才能真正相遇,哪怕你以前遇见过。就像小时候早能背诵的一首唐诗或宋词,可能只有在人到中年或是晚年的某个黄昏,或是在异乡漂泊的路途上,读着读着,才会泪流满面。
  几天后,在得克萨斯州郊野的一个旅馆里,当我重读完帕克·帕尔默的这本《教学勇气》并做好阅读摘记之后,窗外夜色已浓。我起来站在窗边,看到澄澈的夜空中星星点点。
  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和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再没有其他国外教育名著像这本《教学勇气》一样让我欲罢不能。
  帕克·帕尔默在美国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教师和作家,他独立地从事关于教育、共同体、精神和社会变革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仅在教育领域,他的工作范围也很宽广,他是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的高级理事,也是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教师养成计划的创立者。丰富的实践,以及他内心中的那种真诚、勇气、执着和使命感,使得他的研究拥有了深远的影响。
  《教学勇气》首先就是这么一本让人感到真诚的书,它来自作者真实的课堂教学经历,来自作者深切的心灵拷问和自我解剖。
  “上我的课时,一开始学生们就像修道士一样静默无声,任凭我使出浑身解数,他们就是没有反应。然后,我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由来已久的恐惧中:我的课一定很沉闷!这些年轻人课前还在门厅走廊生龙活虎、谈天说地,转眼间,一听我讲课就变得如此麻木不仁。”
  帕克·帕尔默关于教学的思考就是从教学现实的痛苦中出发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失去了和内心的联系,把自己隔离在讲台后面,尽管他可以利用成绩来控制和威胁学生的地位,获得教师的权力。这样的痛苦,在我们的教学经历中也非常常见。当师生无法在课堂上彼此交融,这种课堂上的沉闷和阻隔真的会让人陷入一种窒息般的恐惧中。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一开始的叙述,不是用一种学术中常有的深奥、晦涩、理论化的话语方式,而是用一种心灵独白式的随笔风格,一下子便引起了我们这些教师读者的共鸣。
  帕克·帕尔默不甘心就此迷失自己。随着对自身教学经验的反思,对同事们课堂得失的观察,对优秀教师成功所在的借鉴,以及对教学更加深入的了解,他觉得教学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技巧的提升,更在于找回自我,唤回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他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在真正好的教学中,一个教师一定能够建立起自身丰富而完整的内心生活,怀着对世界、人生以及生命的热爱,守护自我当中智能、情感和精神的整体性,能够在他的教学方式和自身之间找到一致性,还能够在真实的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
  《教学勇气》除了导言和后记,共有七个章节。整本书中,作者以这个教学认识为主题,运用广博学识,结合丰富案例,从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这一深刻的教学认识上,几位大家又都走到了一起。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成为学生知识的源泉,就要永远处在一种丰富的、有意义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中。”雅斯贝尔斯也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这种教育中,教师不是抱着投机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人的生成—一个稳定而且持续不断的工作而服务。”
  然而,以此来反观我们的教学现实,我们发现,自己也丢掉了自身的内心生活,丢掉了这种完整性,把技巧和精神分离,把自我和教学分离,把教与学分离。
  在一个技术主义的时代,尽管我们也有发自内心的对于教学变革的深切祈望,但是我们还是局限于“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教师主导”还是“学生主体”等无休止的争论中,还是局限于日常教学的技术手段的变化,还是局限于课堂空间形式主义的重组,没有能够看到教师内心生活重建的重要意义。
  在美国几所大学和中小学参与学术讨论的时候,我把自己在教学变革与转型之中内心存在的困惑和美国的同行一起交流时,他们说他们有时也会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经历这样的煎熬,也会经受孤独。
  对于这些,帕克·帕尔默也不无自嘲地说道:“当许多教师还处于为生存而挣扎的时期,我对教师内心领域的关注似乎过于执着,甚至不合时宜。有时人家问我,给教师提供一些日常教学中能够用到,从而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不是来得更实际吗?”
  他对教育教学的未来充满担忧:“我预感到,我们的社会将愈来愈沉迷于教育的外部价值—包括那无情而又愚蠢的标准化测试—我深感其对教育的冲击。”
  但帕克·帕尔默还是坚信,只有探究和达成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建立和学生、同事们的共同体,以便更多地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教学,教师一定会在实践中成长,并走向理想的教学境界。他坚定地说:“我要寻求一些方法来保护和支持位于真正的教学、学习与生活之核心的心灵旅程。”
  我也相信,当我们一起经历了同样的来自教学的迷惘和痛苦,来自教学理想和现实的冲突,重读完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我们一定会有一种灵魂相遇的快慰,并由此激发起教学追求的自信,重建自己丰富的内心生活,热爱世界、热爱学习、热爱学生、热爱教学,重构精神生命与教学生命的内在一致性和完整性。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赵彩侠)
其他文献
一、教学内容与对象分析  “地球属于谁”选自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中“做一名地球卫士”这一主题其中的一个子课题。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一基本概念。“地球属于谁”这一子课题通过对物种、生物链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不仅属于人类,而且属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各种植物和动物)。我们只有保护好物种的多
编者按: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原有的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已经逐渐转变到了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课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模式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改教室为学室,变讲堂为学堂,以学定教,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并尝试。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甄选浙江省推进“以学定教“实践研究的系列文章,从课堂模式、课堂评价、学情诊断、课例展示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
《数学分层测试卡》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梁威主持的全国及北京市“八五”、“九五”、“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的成果,自1994年诞生以来,至今已有20年,以《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的实验研究目前已在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数千所实验学校展开,并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和社会影响。  2014年8月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数学分层测试卡》实验研究20年研讨会
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多是对学习数量(how much)的考核,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how well)。教师通常会比较关注学生做对几道题,得到多少分,而在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只是对他们所回答的一系列知识点的数量进行累加而已,很少体察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状况[1]。这种只考查知识点而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很难为改进数学教学提供有用信息,很难真正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实质性发展,多数情
如何成为教师发展的促进者,已经成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日益关注并努力实践的专业领域。2015年,教育科学出版社推出了张铁道博士基于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完成的专著—《教师研修:国际视野下的本土实践》,获得教师教育界同行的认可,也引发了基层学校校长的关注。不久前,张铁道受教育科学出版社邀请,为参加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校长引导力训练营”的30位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校长进行了一次专题研修指导。学员们以《教师
通过教学实践,我悟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本文旨在以“年月日”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详细探讨适合学生的教学。  一、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自编年历  (小博士太空探秘,用电脑动画模拟地球绕太阳一周,然后出示重要信息:地球绕太阳一周就是一年,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师:我们知道了地球绕太阳一周就是一年,那么,一年有几个月呢?  生1:12个月。  师:地球绕太阳一周是365天
2014年元旦的前一天,记者从武汉驱车前往新洲区邾城街第六小学采访,被采访的是该校荣获武汉市第十届“十佳班主任”称号的教师刘晓琳。她用爱心打造阳光班级,用智慧创新班级管理,她是新洲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小学教师。  在校长余其芳的陪同下,我们来到刘晓琳所带的六年级(1)班参观。刚走到教室门口,就看见站在讲台上的学生与坐在座位上的学生正在积极互动,气氛相当热烈。刘晓林说:这是我们班的“迎接2014年元旦
口述者:张公仁(1950—),男,河南省沁阳市柏香镇杨林村人,小学高级教师。初中毕业后,1969年在杨林中学成为民办教师,1989年被评为中教二级,2002年被评为小学高级。经历了31年的坚持,终于在2000年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一、走上教学岗位  我出生于1950年,12岁南寻完小①毕业升初中,我们这一届杨林村中只有我考上了初中。1963年秋天,我开始在沁阳市第二中学读初中,因“文化大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动竟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奢侈品。很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被感动了;很多学生说:现在的老师太不会感动别人了。感动愈来愈成为教育中的稀缺资源。  有人说,社会的急速发展是以人类情感的巨耗为代价的。新工业时期,人们行迹匆匆,猎取每一次可能的机会,无暇他顾。看得见的财富在迅猛地增长,看不见的心灵却在不断地黯淡、僵麻。更可怕的是,这场工业革命带来的心灵灾难,已经蔓延到教育这块社会文明的
王曦,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科研中心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  《中国教师》:王曦老师您好!首先想请您谈一下石景山区开展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情况。  王曦:我们是从2007年开始的,当时是作为市级规划课题开展的,这在北京市也是最早的。当时我们以课题的形式在网上发布出来,高中自愿报名,当时石景山有5所高中,有3所高中自愿报名,我们就带领他们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工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