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尿酸不为人知的一面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no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代谢性疾病这个大家族中,原本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辈”近年来出镜率甚高,它就是高尿酸。对医学知识了解得多一点的人,或许知道它是导致痛风发作的直接原因。但是,高尿酸还有不为人知的更为危险的一面——诱发肾功能减退甚至尿毒症!
  让人既爱又恨的尿酸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遭受代谢性疾病困扰的人越来越多。基于这样的情况,血尿酸水平检测已成为体检的常规项目。成年男性血尿酸水平的上限是416微摩尔/升,女性为357微摩尔/升。要是发现自己的检查结果高于上述水平,相信每个人都会紧张,恨不得能一夜间将尿酸水平打压下去。那血尿酸的水平是不是越低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过去在人们眼中它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代谢废物。然而自从1981年的一项意外发现之后,人们对尿酸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尿酸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人类血液中的尿酸浓度极高,几乎是很多其他哺乳动物的10倍以上。正是有了尿酸的强抗氧化作用,人类的寿命才显著高于其他多种哺乳动物。有人甚至认为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尿酸扮演了维生素C的角色(很多低等动物自身都能合成维生素C,而人类及某些高级灵长类动物不具备这一功能)。医学统计也已经证实:血尿酸水平高的家族,罹患癌症的几率相对较低。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过高的尿酸水平也会让人体不堪重负。症状显著者会遭受痛风的折磨;无症状者,高尿酸在悄无声息间吞噬着肾脏的健康。尿酸这一原本平平无奇的物质,让人既爱又恨。
  尿酸高:内部矛盾是大头
  对高尿酸血症、痛风防治知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尿酸水平高和贪嘴脱不了干系。因此,在他们看来只要严格控制饮食,就能减轻乃至彻底消除疾病的困扰。在肾脏风湿科专科医生看来,这样的观点只是一厢情愿。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肾脏免疫科主任彭艾教授介绍,生物化学已经完全揭示了人体中尿酸的来源——其中的20%来自于饮食,海鲜、酒类、肉类、浓汤、菌菇类等,是血尿酸的重要“供应商”;余下的80%则来自于人体自身的合成。生命能够得以维持,新陈代谢是最根本的动因。每天人体中都有大量细胞衰老死去,细胞残骸不断分解,细胞核中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就是尿酸。
  由此可见,“内部矛盾”才是导致尿酸升高的大头。这一生理基础为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基本思路——轻症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控制乃至消除症状;但中重度患者,必须通过用药才能将尿酸降至理想的水平。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更危险
  相比“高尿酸血症”这一拗口的名词,人们对痛风的认知度更高。血液中尿酸水平持续升高,超过一定限度之后,尿酸就会在人体的小关节、耳廓等部位沉积下来,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尤其受尿酸结石的青睐。和磷酸盐、碳酸盐结石不同,尿酸不需要金属离子的参与,自身就能形成结晶。在结晶的不断刺激下,患者会遭受剧烈的疼痛,有时甚至连手摸、穿袜子,都会让人痛不欲生。但是,这种痛来得突然走得也快,就像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故而得名“痛风”。
  对于引发剧痛的高尿酸血症,人们比较敬畏,然而临床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只是在体检中偶然发现血尿酸水平超标,平时并没有任何疼痛等不适。这些患者往往不把病情放在心上,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到痛了再去治也不迟。殊不知,沉默的杀手更危险。
  彭艾教授指出,尿酸除了会在关节、耳廓等部位沉积,也会侵犯肾脏中的肾小球和肾小管,可在悄无声息间逐渐损伤肾功能。有人也许会说:“我每年体检都查肾功能的,尿素氮和肌酐都是正常的,肾脏应该没有问题的。”这完全是对医学的无知。尿素氮与肌酐衡量的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而尿酸结石早期主要影像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使人体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如果睡前没有大量饮水,同时也无前列腺疾病的困扰,却依然夜尿频多,这就是痛风肾病的典型标志。等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到影响,病程已经发展到晚期了。
  先做尿样化验再选择药物
  面对高尿酸的步步紧逼,采取鸵鸟政策显然是自欺欺人,在出现严重并发症之前积极实施医学干预方为上策。谈到高尿酸血症、痛风用药,临床上有很多误区,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错误地使用抗生素。痛风的典型症状就是足部小关节红肿疼痛,与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类似,因此不少患者都会自行口服抗生素。这样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痛风的炎症反应并不是由感染引起的,所以服用抗生素对改善症状没有任何作用;更何况一些抗生素有阻止尿酸排泄的作用,甚至会使症状更趋严重。只有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才是正确的选择。“非甾体抗炎药”一词读起来十分拗口,其实这是临床常用的一大类药,当感冒、发烧、头痛、牙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时,使用这类药物能很快缓解症状。因此,它们对于痛风急性发作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它们的药理作用仅仅是针对炎症反应,对于引发疾病的根本原因——高尿酸血症,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在急性症状得到缓解后,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减少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在不少人看来,这两类药物的区别不大,反正都能降低血尿酸水平,随便用一种就可以了。这样的观点十分有害,专科医生提醒:必须先检测24小时尿尿酸水平,才能决定用何种药物。
  血液中的尿酸最终是通过肾脏的滤过作用排出体外,检测24小时尿液中总的尿酸含量,能够对人体排泄尿酸的能力作出准确的评价。如果24小时尿尿酸总量小于3.75毫摩尔,说明人体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故而应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等药物;若24小时尿尿酸总量大于3.75毫摩尔,说明人体排泄机能是正常的,导致高尿酸的原因是内源性合成过多,因此要使用抑制尿酸合成的别嘌呤醇等药物。
其他文献
引言近来,羧基桥的双核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羧基骨架可提供较大的金属-金属间相互作用力变化范围,这正是人们兴趣之所在. 为了解Rh_2(RCOO)_4中
本文研究了锌-联吡啶络合物的极谱催化波,在PH=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当有4×10~-5M联吡啶存在下,灵敏度达6×10~-8M,波高浓度在6×10~-8M~1.5×10~-5M之间呈线性关系,可应
华纳正式进入我国影院市场 经中国政府批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下属的华纳兄弟影院公司在中国的首家合资影院——上海“永华电影城”于7月12日正式宣布。是日,华纳兄弟影院公
应用Knauer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的双检测器(Dual detector)对分离不完全的组分(R
镧系金属有机络合物对氧和水极不稳定,易被氧化和水解。进行这类固体样品的红外光谱测试时,一般在充干燥惰性气体的干燥箱中,用石蜡油糊法制样。Dubeck等曾报导用这种方法制
糖尿病的治疗已逐渐发展为综合治疗模式,即通过降糖、纠正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降压、调脂等多项措施控制糖尿病。目前,降糖的主要手段以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为主。注射胰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创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崭新事业,由此开启一场艰难的新旧体制转换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共产主
休闲活动产生的感受会让人联想到10月初上映的电影《头脑特工队》。这部影片用一个简单虚幻的低龄冒险故事讲述了只有成年人才能看懂的复杂现实,它告诉人们情绪如何操纵一个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和发展学生诸能力的核心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抓住和利用影响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表述(口头表达
在研究稀土元素光度分析法时,曾经发现,某些稀土元素单独存在时,并不与试剂产生有色反应。但当它们与另一些稀土元素共存时,则可以参与反应。例如在PH2—3时,偶氮硝羧只与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