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p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讨背景: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妥当处理的随机应变的行为方式。教师应变中的“变”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与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有关的变化,也包括与之无关但会影响教学进程的变化。教师应变中的“应”主要是指教师面对课堂教学变化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由于体育教学活动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的,其在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概率往往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这项能力的培养,以保障体育教学高效顺畅的进行。本期研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提高全国一线体育教师对该项能力的认识,提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效处理的能力,以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话题一:在体育教学中,容易出现哪些“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笔者认为发生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有:1.教师没有提前排查学生的体检结果;2.课上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过大;3.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安排学习内容,对学情分析不够深入;4.教师没有提前预判教学内容蕴含的潜在危险;5.学生所穿戴衣物不符合体育课的教学常规要求,未检查学生身上是否有尖锐物品,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6.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不严;7.课上所用器材未进行安全检查,保护与帮助不到位等。都会导致体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发生。
  ——山东宋晓露
  在体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发生不外乎如下两种状况:1.外界干扰因素(如,邻班的干扰、阵雨来袭、器材突然损坏等)导致的课堂秩序混乱、教学过程中断;2.自身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练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保护帮助方法不正确、疲劳或带病练习等)造成的诸如扭伤、挫伤、拉伤、骨折、晕厥、休克等运动伤害。
  ——山东王朝杰
  在体育教学中,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有:师生之间的冲突、学生之间的冲突、场地与器材安排不合理、器材使用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学生身体的疾病、运动损伤、外界环境的干扰、气候的突变等。
  ——江苏朱绮
  在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有:学生不小心从练习器械上摔下,场地狭小学生发生碰撞受伤等;产生原因有:保护与帮助不到位,场地安排不合理等。
  ——甘肃杨虎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的主观因素有: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課堂纪律、不按要求进行练习、做超出自身运动能力的动作、保护与帮助方法不正确。
  ——甘肃赵彩莲
  “突发事件”多发的原因有:1.教学设计不合理;2.外界环境的干扰;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互动”。
  ——山东李新革
  体育课在室外进行,本身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教学设计不合理,场地设施不完善,学生自身素质差,教师平时疏于管理,学生自身不遵守课堂纪律以及不可预见的自然原因都是容易导致“突发事件”的原因。
  ——辽宁王金艳
  在体育教学中,容易出现的突发事件及产生的原因。1.事件:上课时,学生的身体出现不适,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现象。如,学生晕倒、摔倒、骨折、腹疼、中暑等;原因:天气炎热,练习强度过大,学生难以坚持;开学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调查;2.事件:师生之间为了目标的达成发生冲突;原因:学生未按教师的要求积极参与学练,教师处理不当;3.事件: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冲突;原因:学生间出现不和谐音符,教师没有及时发现或及时处理;4.事件:学生出现严重违纪;原因:教师教授的内容比较枯燥或者难度过大,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师没有积极引导,而是过分指责;5.事件:场地器材出现特殊状况,不能继续上课;原因:在上课前教师未检查场地器材,场地器材未及时维护;6.事件:班与班之间的场地与器材出现使用冲突;原因:场地器材有限,在课前教师之间没有相互沟通;7.事件:突然出现雷电、暴雨等天气,学生乱做一团;原因:教师未制订有效的课堂安全预案,遇到突发状况,师生乱作一团;8.事件:上课期间学生出现群体性骚动,教师无法控制课堂;原因:教师缺乏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及应对能力。
  ——安徽詹焰平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突然跌倒,或出现肢体碰撞而晕倒等都属突发事件。多种因素都可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处理突发事件,除了事前制订安全预案,还要具备处事不惊,从容应对的应变能力。
  ——内蒙常德玉
  容易出现事件有:学生在课上捣乱;教师说话时,学生接话;解决策略:提前预防,机智应对。
  ——河南赵卫东、江苏李维娟
  造成突发事件的原因很多,但是有些是可以避免的,如,课前考虑细致周到,对课中所需器材提前做好检查,强调上课安全,准备活动充分。课前,将带病上课的不良后果告诉学生,让学生将病情主动告知老师,可以有效地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安徽刘书奇、山东徐志伟
  体育教学中突发事件有因学生违反课堂纪律造成的,如,学生迟到,不穿运动鞋、运动服;也有教师未预设好课而造成的,如,教师讲解示范的失误;教师错误口令的下达;还有非教师与学生引起的不可预料的事件,如,学生在学练时,突然出现的身体损伤(摔倒、晕倒、腿抽筋、胳膊脱臼等);器材出现故障,临近班级的干扰,突变天气的影响等。
  ——江西李贵龙、河北李伟、辽宁姜军
  容易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有:1.教师备课不充分,忘记教学内容或示范动作错误等;2.学生上课“走神”,不能跟上教师的进度,与其他学生打闹等;3.场地器材安排不合理;4.不适宜的上课环境;5.教师教授内容未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广东黄宁波、陕西潘雪妮
  在体育教学中,容易出现的“突发事件”可以简单地分为“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和“人为的突发事件”两类。
  ——江苏王杰尘
  最常见安全事件有以下几个方面:器械不足或存在安全隐患,如,前几年学生经常使用的“山羊”,因为器材较重,需要几名学生一起抬,学生在做动作时,“山羊”也不容易晃动,而现在开发了小“山羊”,轻便的同时也带了一些安全隐患,在练习时很容易被学生推到,造成学生受伤。   ——江苏夏添
  只要所有准备工作与安全防范工作到位了,上课是按正常的程序进行的,如果出了问题,甚至上了法庭也不要害怕。但教师一定要注重平时经验的累积,做到有备无患。出现安全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实施救治,体育教师注意学习相关的急救知识。体育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每学期的第一课要讲解相关课堂要求与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同时也要向学生明确,如果自己的身体有不适时,应及时向教师报告。
  ——江苏黄继东
  出现突发事件时,教师首先不要慌张害怕,因为紧张往往让受伤学生更加不安,应在出现事故的第一时间赶到学生身边询问学生情况,切忌匆忙施救,避免二次伤害事故的发生。如确认学生的损伤较严重,应及时汇报学校、班主任及家长,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应遵循的原则:坚持课堂常规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作为体育教师,身在空旷的场地上,时刻要有安全防范意识,时刻让学生处于教师的视野内。
  ——吉林吕忠伟、安徽詹焰平
  防范于未然最重要,将事故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状态。
  ——浙江胡海华
  有的学生在上课时故意接教师话茬,故意说一些离题的话,笔者在处理这类事件时,除了用智慧的语言巧妙地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之外,还适当给予批评。
  ——江苏林书军
  针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有:1.以学生的安全为第一要务。如,学生的受伤、晕厥等突发事件应及时处理,保证学生的安全;2.加强课堂组织调控,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如,强化体育课的课堂常规;3.产生矛盾及时处理。如,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时,教师应找到原因,并及时化解;4.做好五备。备教材、备学情、备场地、备器材、备天气。
  ——山西宋小飞
  课堂上出现“突发事件”时,教师通过沟通来了解事发原因,用爱心感化学生,用宽容的心胸对待学生,用幽默的语言化解问题。
  ——江苏张烨
  体育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生理发展规律以及适度的运动负荷原则,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出现问题也不必惊慌,根据个人的经验巧妙“化险为夷”。
  ——江苏黄继东
  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首先,要对所教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对运动场所的环境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有必要针对性地关注有可能出现意外的学生,不要让他们脱离教师的视线。
  面对突发事件,教师要拥有举一反三、机智幽默的化解能力和方法,要有因势利导的教育能力和方法,要有处惊不乱、对症施救的能力和方法。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平日里针对性的知识学习、思想交流、经验积累,对事件、过程的反思等。
  ——湖北姚志坚、山东王朝杰
  在体育教学中,面对突发事件教师应沉着冷静,敢于面对问题,学会处理学校与家长的关系,简单的急救方法能力和方法。掌握更精湛的教学方法和急救方法,多学习,多求教,关爱学生,学无止境。
  ——山东宋晓露
  首先教师应该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免给学生带来恐慌。然后,教师经过判断、分析后,冷静处理突发事件。最后,处理要及时,抓住时机,以免扩大成“大事件”。
  ——辽宁王金艳、江苏徐春兰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有时会影响课堂的正常教学,应本着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原则来处理这些意外的事件:1.及时提醒,但教师要控制好情绪,以免影响到課堂气氛;2.走到学生跟前,用眼神暗示学生;3.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4.同伴相互监督、评价;5.课后教育。
  ——山东贾振君
  针对体育课堂中的突发事件的应变行为有:1.察言观色,沉着冷静。找到突发事件的原因;2.迅速判断,及时处理。分析原因做出及时应对。如,学生发生呕吐晕厥时,应让学生仰卧,头部稍高,保持呼吸道畅通和周围空气流畅,必要时掐人中穴,同时视情况电话联系班主任、家长等;3.运用教学机智,及时应变。如,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冲突。应视情况将学生的对抗情绪合理转化为学习动力等。
  ——四川邓汉君、山西宋小飞
  足球教学与训练中,要注意选择地面软硬度达到规定标准的场地进行训练比赛,要确保场地的平整,没有坑洼或碎石,还应要求小队员穿戴符合规定的着装和护具。如在运动过程中擦伤皮肤,如果只是一般的皮肤擦伤,在伤口上涂抹碘伏即可。如创面有残留物,可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干净后再进行药物治疗。
  ——甘肃钱海龙
  话题小结:课堂出现突发事件时,如是备课时预设到,教师可按既定方案执行;如不是预设的突发事件,首先做到冷静面对,顺势利导,争取化危为安,化弊为利。处理突发事件应考虑学生的健康因素,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对有利教学活动生成的,以灵活应变为原则;对于器材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以器材合理使用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为原则;对于教师教学理念引起的突发事件,以遵循现行课程标准与尊重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等为原则。
  ——广东黄宁波
  话题三:例举在体育课堂中发生典型的“突发事件”,请阐述您是如何处理的。
  案例:笔者带着学生在场地内学习足球,而另一个班级在跑道上练习竞走,由于学生没有学过竞走,总是好奇地看跑道上学生的竞走,无心练习。
  处理方法:笔者将学生集合在一起,与学生进行“交易”:带着学生近距离地观摩竞走课,但前提是,观看回来后应全身心地投入足球学习中,并完成运球跑3圈的练习。通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解决了学生在学练过程中不专心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江苏徐春兰
  案例:夏季的一节体育测试课,天气较闷热。准备活动完毕后,开始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男生1000m跑、女生800m跑)练习,每组都进行得很顺利,就在最后一组男生跑完1000m时,一个“小不点”晕倒了,笔者急忙赶过去,“小不点”说:“我的头有点疼、眼发黑、心慌、恶心……”笔者赶紧摸了一下他的身体,感觉皮肤发烫,笔者断定是中暑了。
其他文献
一、2019年第5期征稿主题  (收稿截止时间:2019年3月23日)  (一)为师之道——崇尚立德树人,共享职场情趣  1.“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参与有乐》版块,欢迎大家参与投稿,扩展评比效益,文字量以2200字以内为宜。2.做一个睿智的体育教师。不论是教育方法、手段、时机或教学诱导有道、辅助有方还是处理突发事件的机智与果断,只要是体现教师睿智之处的情节故事,能给大家带来启
立定三级跳远是很多省份选拔高考体育生的素质测试项目。它是急行三级跳远的辅助练习手段,由原地双脚起跳开始,经跨步跳和跳跃,最后双脚落地的动作过程。动作节奏变化明显,三跳瞬时起跳速度逐“级”加快,三跳的距离逐“级”增大。  以往的训练中,过早注重完整技术训练、体能练习手段单一、技术细节把脉不准等问题往往导致训练效果不佳。实践中,笔者基于立定三级跳远的项目特征,针对高考体育生的备考梳理了该项目的训练策略
主持团队: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体育骨干教师团队  主持人:李 伟 项亮宏 何 健  成 员:崔海燕 舒灵华 雷 寅 陈 米 潘锋琴  研讨话题: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研讨网址: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   viewthread
在快速跑的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反复、单调的加速跑练习,学生的练习兴趣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进而产生厌烦心理,甚至出现讨厌体育课的现象。因此,在平时的快速跑教学中,笔者利用数字卡片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练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增加了体育课堂乐趣,还避免了速度慢的学生在游戏分组时“没人要”的尴尬。  一、异程接力  游戏目的:提升学生速度素质;培养其规则意识。  游戏准备:在
2017年10月13-17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聚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体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ALA150010)(以下简称“重点课题”)研讨会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教授,“重点课题”主持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汪晓赞教授,重庆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赵小刚、牛晓,广东省深圳市原体育教研员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循环练习的教学方法, 进而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提高力量耐力对于提高学生参与持续时间较长、
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站。而现阶段,多数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给幼儿教育造成较大的影响。若教师和家长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幼儿的焦虑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社会的接受程度,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幼儿园要采取一定措施,稳定幼儿入园情绪。幼儿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  幼儿年龄较小,在刚入园时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不熟悉的环境。在进入幼儿园后,幼儿周边的所
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通常一个自然班只有一名体育委员,且较为固定。久而久之,难以给学生们“眼前一亮”的感觉,不能在课的开始部分就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育人功能。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让更多的学生都得到锻炼——体育委员“轮流坐庄”,静待百花齊放,以有效提升体育课堂的育人功能。  一方面,“轮流坐庄”可以为表现欲强的学生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激发出对
随着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更加凸显,体育课堂教学在学校体育教育的重心地位更加明显。体育课堂改革如何落实?基于核心素养如何做好教学准备?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就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交流。  一、做好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规范性  教学设计形式可以多样,但必须遵循基本的规律和要求,做好教学设计的规范性。教学设计是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
“问题生”出现“失范”行为已成为困扰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难题,但是案例《“他们”,渴望被关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给笔者留下来了深深的感动,一堂生动活泼、和谐温暖的体育课仿佛展现在眼前。笔者认为课中孙娟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值得提倡,她能将课程标准“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名学生受益”的重要内涵充分体现到教学实践中,用行动诠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而用细节去关注学生,是一切教育情境中最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