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耐力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_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循环练习的教学方法, 进而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提高力量耐力对于提高学生参与持续时间较长、力量要求较高,并能发挥一定力量的运动来说,有较大的帮助。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在体能模块中力量耐力学习主要有以下作用:1.发展學生力量与耐力兼顾的双重能力;2.在进行需要较长时间发力的运动时,可以预防运动损伤;3.提高学生在其他耐力性项目运动表现。本课主要采用徒手练习的循环练习方法,内容以身体激活、力量耐力练习为主,从而提高全身的力量耐力能力。为提高学生学练的积极性,避免受伤,提高练习效果,主要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上下肢激活动作练习,能使学生快速提高运动表现,避免伤病;2.上下肢交替练习,降低练习强度,避免运动损伤;3.2名学生1组协助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升学生合作练习的能动性及团队意识;4.采用循环练习方法,促使不同肌群的力量耐力得到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男生,人数为28人,学生处于力量耐力发展的敏感期,学生需要力量与耐力的训练,通过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参与其他运动项目时的表现。
  针对学生身体特点,采用组间间隔较长及循环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力量耐力的水平,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力量耐力练习的规范动作。教学难点:练习过程中发力的速度及爆发性。
其他文献
5月9日—11日,由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杭州市富阳区洪健平乡村名师工作室主办,杭州银湖实验小学承办的杭州市富阳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推进会暨五区一院二室体育教学联盟第七届教学研讨活动在杭州银湖实验小学举行。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原副院长周建新,富阳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文明,嘉兴市南湖区体育教研员曹强,杭州市江干区体育教研员莫豪庆,杭州市临安区体育教研员刘泉国
一、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现状  为满足学生需求,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等已是必然之势。“全员运动会”是全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反映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思想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相对传统的校园运动会,“全员运动会”更重视全体学生的参与,改变过去中小学运动会中“极少人在跑,大多数人在晒太阳”的情况,与传统的校园运动会相比,“全员运动会”更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参加多个比赛项目。同时校长、教师以
课时计划是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能、运动能力以及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等因素设计的上课方案,同时,课时计划是具有传播性的、严谨性的,规范的课时计划能够正确地引导青年教师的成长。因此,科学地、合理地进行课时计划的编写是十分有必要的。随着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的积累,课时计划也可以由简到繁。现阶段在编写体育课时计划时,不同的教师有着相同与不同的设计风格及要素,促使课时计划的编写呈现出了多样性。所以,体育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攀、爬等基本活动能力是生命运动的基础,随着运动能力的增强而逐渐丰富。身体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反映,是人体在运动时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是为了完成某项竞技比赛所具备的专项身体运动素质。本文以青少年田径短跨跳(远)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为例,阐述身体发育状态与运动训练程度的控制问题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是教育部下设的一个专家组织、一个咨询机构。长期以来,“教指委”对推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体育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职业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职教体育工作委员会”)则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分支机构之一,面向全国职业教育系统各类院校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工作),成立10年来,工作富有成效,到目前为止,每年举办11项比赛、1次年
一、2019年第5期征稿主题  (收稿截止时间:2019年3月23日)  (一)为师之道——崇尚立德树人,共享职场情趣  1.“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参与有乐》版块,欢迎大家参与投稿,扩展评比效益,文字量以2200字以内为宜。2.做一个睿智的体育教师。不论是教育方法、手段、时机或教学诱导有道、辅助有方还是处理突发事件的机智与果断,只要是体现教师睿智之处的情节故事,能给大家带来启
立定三级跳远是很多省份选拔高考体育生的素质测试项目。它是急行三级跳远的辅助练习手段,由原地双脚起跳开始,经跨步跳和跳跃,最后双脚落地的动作过程。动作节奏变化明显,三跳瞬时起跳速度逐“级”加快,三跳的距离逐“级”增大。  以往的训练中,过早注重完整技术训练、体能练习手段单一、技术细节把脉不准等问题往往导致训练效果不佳。实践中,笔者基于立定三级跳远的项目特征,针对高考体育生的备考梳理了该项目的训练策略
主持团队: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体育骨干教师团队  主持人:李 伟 项亮宏 何 健  成 员:崔海燕 舒灵华 雷 寅 陈 米 潘锋琴  研讨话题: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研讨网址: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   viewthread
在快速跑的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反复、单调的加速跑练习,学生的练习兴趣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进而产生厌烦心理,甚至出现讨厌体育课的现象。因此,在平时的快速跑教学中,笔者利用数字卡片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练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增加了体育课堂乐趣,还避免了速度慢的学生在游戏分组时“没人要”的尴尬。  一、异程接力  游戏目的:提升学生速度素质;培养其规则意识。  游戏准备:在
2017年10月13-17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聚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体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ALA150010)(以下简称“重点课题”)研讨会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教授,“重点课题”主持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汪晓赞教授,重庆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赵小刚、牛晓,广东省深圳市原体育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