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究其形象性、情景性、暗示性的特征,研究如何利用体态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并对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如何调控学生课堂的行为,以及使用体态语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 体态语 特征 运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将英语课程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小学是学生开始接触英语的初始阶段,广大英语教师一直关注于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有效地学习英语,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其中,“体态语”对激活英语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一、体态语简述及其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斯曾对教师的体态语这样论述过:“体态语对教师帮助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以便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体态语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人员研究表明:体态语是日常教学语言中一种富有表现力的特殊语言,是指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眼神、动作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语言。
1.体态语具有形象性。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戴尔(R. L. Birdwhistell),于1963年首创“身势语”的概念,灵活地表现口头语无法直接表达出来的意义,使那些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直观,且富有动态,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如教师眉头紧锁,咳嗽两声:I’m not fine today. I had a cold. 虽然还没有学过感冒一词,学生还是立刻就意识到老师今天不舒服,感冒了。老师没有说一句话,学生就学会了cold的另外一个意思。
2.体态语具有情景性。体态语的情景性在教学中主要是用以模拟形象,再现情景,渲染气氛等。如教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苹果说:An apple, this is an apple。闭上眼睛闻一闻,咬一口说:It is sweet. I like apples! 教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都想来闻一闻、尝一尝,使原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充满活力,句型I like…的教学也水到渠成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创设情境,才能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3.体态语具有暗示性。通常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姿势对学生都起到某种暗示作用。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個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欢做小动作。此时,教师只要踱步过去,轻点这个学生的课桌,或者突然停止讲课看着他,他便会意识到应该认真听讲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少说教、训斥,多些暗示、鼓励,既解决了问题,又保证了课堂效率。
二、体态语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及其运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A.Mehrabian)指出:“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来自语言(文学),38%来自语调,而55%来自动作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非常重要。如能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等,会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1.体态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英语课堂应该轻松、活跃,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教师的一举一动犹如音乐会上的指挥家,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传递着信息和知识。例如教师的微笑可以让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回答正确了,用微笑给予肯定;学生有疑惑时,用微笑鼓励提问;学生犯了错误,用微笑予以期待。如果说老师的微笑就像一阵春风拂过学生的心田,那老师的眼神则是一道利剑,鞭笞着学生不断向前。开小差了,看看老师提醒的目光;遇到难题了,看看老师询问的目光;骄傲自满了,看看老师责备的目光……
2.体态语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的时间各有不同,小学生可维持二十几分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体态语,在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时伴随姿势、动作和表情,那更能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生动地传达给学生,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3.体态语能调控学生课堂的行为,反馈教学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敏感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通过学生的体态语言,捕捉学生瞬间的表情、动作,及时把握学生心理活动”。当学生不注意听讲时,教师可放慢语速,并用善意的眼神来提醒他;当发现学生茫然的眼神时,教师应该对所讲内容进行反复;当提出问题后,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举手回答时,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
三、使用体态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文化差异,避免歧义误会。例如在西方国家,站在马路边,面对迎面驶来的汽车,伸出一只拳头并翘起大拇指,就表示“想搭便车”,相当于“Give me a lift”。中国学生没有切身体会,教师应该解释到位。
2.感知上升语言,操练及时有效。教师在使用体态语时一方面要注意各种体态语之间的动作要互相配合,另一方面体态语要与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谐统一。教师在示范或呈现体态语后,应迅速从感知上升到语言,及时操练,形成长时记忆。
综上所述,体态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科学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好这一特殊语言,英语课堂必定会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军.中西体态语差异的文化透析[J].四川: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3).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 体态语 特征 运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将英语课程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小学是学生开始接触英语的初始阶段,广大英语教师一直关注于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有效地学习英语,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其中,“体态语”对激活英语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一、体态语简述及其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斯曾对教师的体态语这样论述过:“体态语对教师帮助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以便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体态语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人员研究表明:体态语是日常教学语言中一种富有表现力的特殊语言,是指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眼神、动作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意的一种交流语言。
1.体态语具有形象性。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戴尔(R. L. Birdwhistell),于1963年首创“身势语”的概念,灵活地表现口头语无法直接表达出来的意义,使那些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直观,且富有动态,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如教师眉头紧锁,咳嗽两声:I’m not fine today. I had a cold. 虽然还没有学过感冒一词,学生还是立刻就意识到老师今天不舒服,感冒了。老师没有说一句话,学生就学会了cold的另外一个意思。
2.体态语具有情景性。体态语的情景性在教学中主要是用以模拟形象,再现情景,渲染气氛等。如教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苹果说:An apple, this is an apple。闭上眼睛闻一闻,咬一口说:It is sweet. I like apples! 教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都想来闻一闻、尝一尝,使原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充满活力,句型I like…的教学也水到渠成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创设情境,才能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3.体态语具有暗示性。通常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姿势对学生都起到某种暗示作用。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個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欢做小动作。此时,教师只要踱步过去,轻点这个学生的课桌,或者突然停止讲课看着他,他便会意识到应该认真听讲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少说教、训斥,多些暗示、鼓励,既解决了问题,又保证了课堂效率。
二、体态语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及其运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A.Mehrabian)指出:“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来自语言(文学),38%来自语调,而55%来自动作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非常重要。如能恰当地使用体态语,如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等,会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1.体态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英语课堂应该轻松、活跃,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教师的一举一动犹如音乐会上的指挥家,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传递着信息和知识。例如教师的微笑可以让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学生回答正确了,用微笑给予肯定;学生有疑惑时,用微笑鼓励提问;学生犯了错误,用微笑予以期待。如果说老师的微笑就像一阵春风拂过学生的心田,那老师的眼神则是一道利剑,鞭笞着学生不断向前。开小差了,看看老师提醒的目光;遇到难题了,看看老师询问的目光;骄傲自满了,看看老师责备的目光……
2.体态语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的时间各有不同,小学生可维持二十几分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体态语,在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时伴随姿势、动作和表情,那更能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生动地传达给学生,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3.体态语能调控学生课堂的行为,反馈教学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敏感地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通过学生的体态语言,捕捉学生瞬间的表情、动作,及时把握学生心理活动”。当学生不注意听讲时,教师可放慢语速,并用善意的眼神来提醒他;当发现学生茫然的眼神时,教师应该对所讲内容进行反复;当提出问题后,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举手回答时,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
三、使用体态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文化差异,避免歧义误会。例如在西方国家,站在马路边,面对迎面驶来的汽车,伸出一只拳头并翘起大拇指,就表示“想搭便车”,相当于“Give me a lift”。中国学生没有切身体会,教师应该解释到位。
2.感知上升语言,操练及时有效。教师在使用体态语时一方面要注意各种体态语之间的动作要互相配合,另一方面体态语要与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谐统一。教师在示范或呈现体态语后,应迅速从感知上升到语言,及时操练,形成长时记忆。
综上所述,体态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科学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好这一特殊语言,英语课堂必定会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军.中西体态语差异的文化透析[J].四川: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3).